侯新兰
[摘 要] 在新高考背景下,班级管理应聚焦在“双班并行”中所遇到的核心问题,探索“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指导学生的生涯教育和导师制度是“走班制”班级管理上的新挑战。
[关键词] 走班制;新高考;班级管理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传统固定班級形式已无法满足现在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走班制”的班级管理模式实施形式更灵活、更能满足分层分类教学多元需求。在全面实施“走班制”教学之后,学生生活场所扩大,班级管理方面也变得复杂,传统班级管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走班制”的班级管理。“走班制”在班级管理方面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需要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积极探索、主动应对。
一、“走班制”的班级管理下班级存在的问题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新需求实行了“走班制”教学,在走班类型上基本保持高一上学期行政班不变,从高一下学期开始走班,以“大走班”“中走班”或“小走班”三种方式为主。只有一部分学校实行了全员全科的走班方式。从高一下学期开始走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都在行政班不走班教学,其他学科实行走班教学。实施“走班制”之后,班级形态出现两种状态:一是彻底取消行政班,只有教学班;二是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而教学班又分为“分层走班”“分类走班”两种情况。学校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生涯规划及高考科目的选择来划分不同类别层次的教学班。学生选择到了相应的教学班去学习。这些班级形态多种形式并存,我们班主任在这种“走班制”班级管理上产生很多困惑,同样在管理班级过程中会存在了很多问题.
(一)“走班制”的班级管理下班集体观念淡化的问题。“走班制”的班级管理教育理念就是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化教学,实行一个学生一个课程表。实施“走班制”后,每名学生的所选课程、教师都不相同,即使在同一个行政班,同学之间真正相处的时间也不多,彼此间的熟悉程度大打折扣,同学之间联系少,感情变得淡漠。班级归属感缺乏、集体观念弱化等状况就变得明显。
(二)“走班制”的班级管理下行政班主任在班级建设育人上的问题。在“走班制”的教学下,学生的学习可能分布到好几个教学班级中,其活动场所和之前相比扩大了,需要行政班主任对每位学生关注的“空间”也随之扩大。这些新的特征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尤其是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在实行“走班制”后班级建设上,行政班班主任感觉到以前惯用的有效教育方法,现在好像效果都不是那么好了。另一方面,在实行“走班制”后,行政班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班走班学习,行政班主任与学生见面谈心的机会减少了。行政班班主任与学生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减少了。班级对于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生活来实现的。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除了具有完善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和班级文化制度外,还需要班主任、各科科任教师以及学生之间长期连续互动。而在“走班制”的班级管理情况下,由于学生在行政班中停留时间相对减少,同学之间的互动时间也会相应减少。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导致班级凝聚力、班级文化建设与培育的过程要么拉长,要么问题重重。
(三)“走班制”的班级管理下教学班的班级管理与育人功能的问题。实行“走班制”教学后,学校采取了针对“走班制”教学班的一些措施,但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促进教学班的教学有序和高效进行。如在教学班设立教学班的临时班主任,在教学班指定班干部,在教学班组织班级活动,提高凝聚力等措施。目的主要是为了收发作业和维持教学秩序,这些措施主要还是聚焦于教学班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班会课、班级活动等有关班集体建设工作还是回到行政班。学校要求教学班的学科教师能够担负起“临时班主任”的职责,但事实上教师很难做到,由于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对于教师来讲要去了解学生的情况难度就加大了。学校对于学科教师应该具有哪些育人职责并没有明确规定,学科教师还是认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就是完成教学任务,对于班级管理方面和学生发展指导方面是行政班主任的责任,所以学科教师只是尽自己能力去“配合”。
(四)“走班制”的班级管理下行政班与教学班之间班级管理的缺位问题。以前在传统教育的监管模式中,主要是通过家长和班主任、学科教师来进行管理的,而现在实行“走班制”后学科教师对于教学班的管理松散,这样对于学生情况的监管就显得无力,也使得学科教师、行政班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不够畅通,使得监管的开展很困难了。对于教学班,课后辅导也很难开展,学生来自于不同的行政班,上课时在一起听课,但是上完课后回到各自的行政班,这样在课后的学习辅导方面,学科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了,学生各自所选的课程不同,这样同学之间也不好交流。如果在课程学习上遇到了问题,可能会无法解决,使得学生疑惑重重。
总之,“走班制”的班级管理下,学生的生活场所扩大,班级管理方面也随之变得复杂,传统班级管理以行政班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走班制”的班级管理。探索“走班制”的班级管理模式,成为当前学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走班制”的班级管理上的一些策略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在行政班管理上仍然是班集体建设育人的主要核心,同时,教学班也要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阵地。应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在学生发展指导方式上加以改革,对全员育人模式进行探索与推进,逐渐形成“全员育人,双班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
(一)“走班制”的班级管理下实行行政班班主任管理制和教学班导师制的双轨制管理。行政班班主任是行政班中的管理者,负责组织班集体教学和活动;负责班级全体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管理,对学科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负责班级学生与导师的分配工作等。学科教师导师制的分配是通过双向选择,为每一名学生配备一名个人成长导师,学校全部教师都参与学生成长指导工作。学生导师要充分了解所带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科学去地指导学生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专业发展方向和生涯规划,而且也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态度。学科教师要做到让自己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二)“走班制”的班级管理下推行行政班班委制和教学班班委层制的双管制;在行政班中,开展推举或自荐的活动来产生班委,让品学兼优、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同学担任班长,班长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成立班委會,班委会带领全体学生开展班级各种活动,并且进行自主管理,班长将班级管理细化、落实到位;在教学班,担任行政班班委职务的同学,他们的职责不能因为走班而发生变化,而且要做到在教学班级内管理本班的同学。还可以根据班级实际人数,建立多个“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一名组长,小组长负责本组的各种学习活动,带领本组成员开展互助学习和自主管理,还负责及时汇总成员平时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并反馈给学科教师。这样在行政班内没有职务的同学也比较少了,保证了每个教学班级的同学都处在班委管理之下,在这种班委的设置中,组长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组长分布广泛,可以很好地起到细化班级管理的作用。因此需要给组长更大的职权。
(三)“走班制”的班级管理下宽严相济进行有序管理。在“走班制”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同学之间的交往不再固定在一个班级,而是拓展到整个年级。班级管理好了可能带来良性的竞争意识,班级管理不当也可能造成恶性发展。这样就对各个行政班的班风、学风提出了更高更统一的要求。在“走班制”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全年级在行为规范方面上要做到统一、有序、细致,如早晚自修到班时间、进入教学班时间、作业收发时间、教师答疑时间和地点、对违纪学生的处理等都要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在“走班制”的班级管理中,“宽”指的是适当放手,让学生自治;“严”指的是统一规范,严格落实。在“走班制”的教学班和行政班中貌似形散而神不散,依然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教学工作,同时也讲规范、讲自主、讲合作学习。在宽严相济的班级管理模式下,相信“走班制”的教学会取得预期的成效。
(四)在“走班制”的班级管理下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管理班级。实行“走班制”班级管理之后,行政班级的制度对学生的约束力被削弱了。行政班班主任无法做到细致入微地掌握学生在学校的状况,更不用说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过去固定班级授课模式下,班主任被赋予了重大责任。回顾近几十年学校班级管理,教育模式与当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已经严重脱节,最近学校是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的领域而非班级管理方面。班级管理主要还是靠班主任亲历亲为的行为,在实践中感性观察远大于理性数据分析。在信息技术非常成熟的今天,班主任不能浪费这一宝贵资源,可以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班级管理中,这种形势是势在必行的。学校已经有校内一卡通,但只是起到学生在校内的消费功能和到校离校时间上的作用。实行“走班制”班级管理之后,学校应该扩大一卡通的覆盖面。如学生学习生活全覆盖,学生在校各功能区的出入记录功能,同样将这些数据同步反馈到班主任的电脑或者手机客户端上。这样便于班主任宏观地了解学生生活状态和规律。也可以一卡通记录家校共享,这些记录应该要定期反馈给家校,这样可以促进了家校沟通。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说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走班制”班级管理过程中,“行政班班主任和教学班导师制”的双轨制管理、“行政班班委制和教学班班委层级制”双管制、宽严相济进行有序管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管理班级,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新高考下“走班制”的班级管理学习模式。学科教师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并且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促进“走班制”班级管理有效的进行实施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润.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实施走班制的问题审视与路径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
[2]赵小雅.选课走班:种种现实应如何应对[N].中国教育报,2014-06-04(06).
[3]周常稳.普通高中走班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3).
[4]张雅楠.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7.
(责任编辑:刘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