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联网信息科学技术的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带来了新的方式,能够促进人们的休闲娱乐形式,更加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往人们在休闲之余都关注报纸、杂志上的信息,而人们在应用网络平台进行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也开始注意到新闻媒体的传播手段,新闻媒体在对于新事件的发布形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关注新闻事件的形式也迅速转型,微信、微博都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之中,作为新闻媒体要积极进行媒体融合,积极创新新闻传播的手段,秉持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展现出高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情怀。这样,才能令新闻媒体成为人民群众了解社会、关注民生、注重社会发展的主要窗口,才能有效突破传播模式的桎梏,获得最好的新闻传播效果。作为一所高校面对新闻媒体的融合教学要注重发展性原则,在教学中以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转变,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注重软件的开发和使用。
关键词:高校;媒体;融合;教学;策略
新时代呼唤新的教学理念,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众的发布媒体,正在面临新的转型,以往的媒体教学需要工作者又敏锐的视角,能够具有新闻人所特有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现在面对媒体融合,作为高校教师要有新的教学方向,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软件的技术技能训练。媒体融合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具有传统媒体所有的特性,还要能够运用新的媒体形式进行编辑和分析,并且需要接触多种专业软件,十分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每一个专业学生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技能操作练习才能够精通使用,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都各有所长,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团队合作能力也是该专业学生必备技能之一。
一、 融媒背景下的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
较之传统媒体,现阶段新媒体已经逐渐融入教育教学领域,新形象使得新媒体在当前国内教育行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当前国内形势下,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较为乐观,而且各行各业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新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需要专业人才的技术引导,这样才能使充分发挥媒介的重要作用,实现其价值。目前高校新媒体学生培养过程中,应当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手段,准确把握技术应用时机。在当前高校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体新闻报道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等多个方向。
二、 高校媒体融合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基于以上对现阶段高校新媒体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应当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优化设置课程
高校在教育学生方面要考虑到当前的媒体发展环境。面对当前的媒体环境,新闻媒体从业者已经从传统的单项式传播模式转化成如今媒体融合时代下交互传播的概念:以往信源通过媒介到受众的单向传播,而现在演变为三方交互传播完成服务行为。以往的传播,是传者为中心,而新的交互式传播形态下,媒介需要提供受众参与的可能性,激发创作的场景。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平台能够产出低成本实时海量内容,对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能否实现对人群的无限链接和广泛的发动能力,是未来对媒体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指标。时下引发大量关注的抖音平台,正是对这些新的理念最好的注解。新的发展需求,就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中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进行发展提供条件。如今,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体关系的框架愈发明朗,传统媒体处于上游,提供专业的媒体内容制作;下游新媒体平台如今日头条、抖音、微信等提供平台进行分发。媒体融合要从形式融合到实质融合。关键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运营模式创新,这样才能产生有价值的转变。
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院系超过900所,其中有大约60所高校已经设立了新媒体以及相关专业。从各类高校来看,其设立的媒体融合专业优势大相径庭,而且课程的设置也体现了特色性。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其传播学课程设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新媒体特殊传播人才的培养;再如中国传媒大学,其设立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新媒体传播运营以及管理方面的人才。新时代背景下,基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定位,国内高校可依靠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来改革新媒体专业教学,从新闻报道、产品经济以及数字媒体技术三方向设立主干课程。在此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毕业后尽快走上岗位,高校除安排专业教育课程外,还应当设立教育课程,比如礼仪、伦理以及传媒经济和企业文化等相关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专业设计
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复合型以及应用型人才为重点,实践中应当有层次以及有节奏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根据现阶段新媒体的特征,实践活动主要包含四个环节,即课程本身、假期、比赛以及自主创业。第一,课程内部与假期实践之间的有效衔接。媒体融合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多课程需要加强课堂教学实践,要给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为此,需将课堂教学与假期实践衔接在一起,对课堂实践进一步延伸,并在此基础上拓展课堂教学空间。采用该种模式,可以使学生直接获得经验和融媒信息,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与理解。第二,鼓励学生多参加比赛。在当前新媒体背景下,本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做出参赛作品,以赛代练。通过该种方式来有效检验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的运用情况,并且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能够看到自己作品与其他作品的不同,以此找到差距,找准努力的方向。第三,构建校企协作平台,为学生创造自主创业的平台。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专业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实践,实践才是检验学生学习的专业文化知识最好的方法,校企合作能够培养出新型的专业人才,学生在多样化的实践操作中能够促进媒体融合专业的发展,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打通专业人才培养通道,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职场经验。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媒體时代背景下,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高校可能成为当前新媒体知识架构的组成部分。为此,高校应当保持与时俱进,融合新、旧媒体教育,加强教育教学基础建设,从而使专业人才能够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高校在媒体融合的教育教育策略上要保持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要能够保持传统媒体的特性,同时还要具有新媒体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活动操作,善于运用多种平台,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为培养出具有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都过硬的人才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宋皓.浅谈新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教学的改革[J].北方文学,2017(8):148-150.
[2]柯宁,刘涛.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探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88-92+118.
[3]陈秀宏.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计算机教育,2015(5):55-58.
作者简介:
林淼,四川省眉山市,眉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