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综合医院全科规培学员毕业后科研工作现状调查

2020-09-17 03:08:20赵家义王子钰冯连鹏韩一平顾雪辉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军事医学全科医师规培

赵家义,王子钰,冯连鹏,韩一平,顾雪辉

(1.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上海 200433;2.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处,上海 200433)

近年来,全科医学发展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1]。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并与国外医疗发达国家的先进体系逐步接轨[2],尤其在临床知识技能方面已形成一套系统完整成熟的培训评价体系。然而,全科医师除了应该牢固掌握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而临床科研意识及能力的培训是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3]。有学者认为在住培阶段对住院医师进行全面系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建立起基本的科研思维,将有益于毕业后的长远发展[4]。本院作为一所面向军民服务的三甲综合性军队医院,为全面了解全科规培学员毕业后的科研工作情况及相关培训需求,对2009—2015年于本院参加上海市全科规培并于2012—2018年毕业的学员进行随访调查,了解其毕业后的科研工作现状,为进一步夯实军队医院全科规培学员科研能力教育提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将2009—2015年于本院全科规培基地招收并于2012—2018年毕业学员作为实验组,纳入标准:①毕业后从事全科医学工作;②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③完成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并通过考试。排除标准:①因各种原因未完成规范化培训;②规培考核未通过;③未取得医师资格证;④未从事与全科医学有关的工作。截止到2018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实验组毕业学员共有46名。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采用王健等人[5]所报道的于2011年6月第一次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130名规培毕业学员并依据文献选取相对应的研究指标。

1.2 研究方法实验组毕业学员采用自行设计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学员科研综合能力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①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单位性质、工作年限、工作岗位等;②科研工作现状的指标包括论文发表情况、专利发表情况、课题获得情况、涉及军事医学(战创伤或急救)等科研内容情况和学术交流情况;③自我科研综合能力评价、科研培训需求、参加科研培训情况与满意度:自我科研综合能力评价采用10分制,以≥6分判定为对自我科研综合能力评价为满意,反之为不满意。科研培训需求采用10分制,以7~10分认为“非常需要”,4~6分认为“较为需要”;1~3分认为“不需要”。参加科研培训情况与满意度包括毕业学员每年参加科研相关培训的次数以及对本院科研培训内容进行满意度评分,采用10分制,以7~10分认为“非常满意”,4~6分认为“较满意”;1~3分认为“不满意”。通过互联网在线问卷形式进行发放46份问卷,回收46份,回收率100%;同时进行问卷审核,将回答所有问题的问卷定义为问卷有效,共有有效问卷46份,有效率100%。

2 结 果

2.1 实验组毕业学员的基本情况46名学员中男性12名,女性34名,平均(31.15±2.58)岁。工作平均年限(5.52±2.68)年;本科学历38人(82.61%),硕士研究生学历8人(17.39%)。具有初级职称22人(47.83%)、中级职称24人(52.17%)。有41名学员的单位机构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9.13%),5名学员的单位机构为二、三级医院(10.87%)。所有学员均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

2.2 实验组毕业学员的临床、管理、教学工作情况46名毕业学员中,目前从事全科医学临床一线工作的学员43名 (93.48%);有50%的毕业学员获得全科医师师资带教资格。46名毕业学员的具体医疗、教学和管理工作情况(表1)。

表1 实验组46名全科规培学员毕业后参与医疗、教学和管理工作情况

2.3 两组毕业学员科研工作现状的比较在科研论文发表方面,有46名学员发表论文共75篇,人均论文发表量1.6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论文72篇,占96%;核心期刊论文39篇,占52%; SCI论文3篇,占4%。课题项目方面,参与或承担各级课题项目共51项,人均课题数1.11项;其中院级课题11项、区级课题27项、上海市或军队级课题19项和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共24项,占47.06%。值得注意的是,论文或课题涉及军事医学(战创伤或急救)等内容的分别有19篇和7项,分别占论文总数的26.39%和课题总数的13.73%;而对照组的130名规培毕业学员,其人均论文数为0.87篇、人均课题数0.2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占15.38%。两组比较发现实验组全科毕业学员在论文发表量、课题资助量和省部级以上课题比例等科研综合指标方面有显著提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3。此外,实验组的46名毕业学员中有5人获得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有9人获得各级学术会议论文奖,有12人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的发言交流。

表2 全科规培毕业学员论文发表和课题申请情况比较

表3 全科规培毕业学员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比较

2.4 实验组毕业学员科研综合能力自我评分与科研培训需求46名毕业学员科研综合能力自我评分≥6分的有16人,占34.78%;64.22%的毕业学员对自我科研综合能力评价不满意。而毕业学员对科研需求调查发现,有31名学员对科研培训需求认为“非常需要”,占67.39%;认为“较为需要”的学员有9人,占19.57%,有6名学员则认为不需要科研能力培训(表4)。

2.5 实验组毕业学员参加科研培训情况与满意度46名毕业学员中每年有35人次参加各种类型的科研能力培训等继续教育。其中对本院举办科研培训的满意度调查,有34名学员认为“非常满意”,11名学员认为“较满意”,整体满意率达97.82%(表4)。

表4 实验组46名全科规培毕业学员科研评价与需求

3 讨 论

2010年起,上海实施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做出大量的尝试与实践,使大量的年轻全科医师掌握全科医学理念和具备全科临床技能,从而将全科医师真正担任人民群众健康“守门人”的角色成为可能[6]。

3.1 全科规培毕业学员有效保证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本院作为首批国家级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和成熟的全科医师培养体系。通过对2009—2015年于本院参加上海市全科规培并于2012—2018年毕业的46名学员进行随访调查发现,所有毕业学员均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且均为本科和硕士以上学历:93.48%的学员在全科医学临床一线工作,89.13%的学员工作单位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半数学员为全科师资带教人员,成为全科医学社区基地教学的中坚力量。此外,有58.7%的学员担任包括院长/副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等各级行政管理岗位。上述结果表明,随着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对全科医师的各项配套政策完善落实,能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7],使绝大多数全科规培毕业学员能主动在社区为居民提供持续的、优质的医疗服务,改变以往不愿意留在社区、不愿意从事全科医学、不愿意做全科医生等现象[8],使得上海市全科医师队伍数量稳定、质量提升,较好地满足上海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求。

3.2 军队综合医院在军事医学和急救战创伤方面的科研培训优势明显本调查结果发现,本院46名全科基地规培学员毕业后共发表论文共75篇,人均论文发表量1.63篇;参与或承担各级课题项目共51项,人均课题数1.1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共24项,占47.06%。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在论文或课题内容方面涉及军事医学(战创伤或急救)等的分别有19篇和7项,分别占论文总数的26.39%和课题总数的13.73%,这充分体现本院作为军队综合医院在军事医学和急救战创伤方面的科研优势。此外,有多名毕业学员不仅获得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而且还在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言交流并获奖。

临床科研能力不仅是专业知识掌握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也是全科医师规培毕业后独立行医的必备条件[2]。目前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中普遍存在“重临床、轻科研”的现象[9],不少规培基地仍将完成基本医疗工作视为评价全科医师规培质量的唯一标准,忽视对全科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直接制约其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本院以军事医学和急救战创伤特色的科研为全科规培学员科研能力培养的切入点,在实现“六位一体”(即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于一体)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全科医师科研思路和科研能力。具体举措包括①结合军队综合医院军事医学和战创伤急救的优势,建立适合培养全科医师战创伤急救临床水平和相应的科研能力的培训,既做到培训的全面性又突显出培养的特色。②建立高水平、专业化的科研教学团队,从根本上保证全科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③建立“全科医师导师制”制度,帮助全科医师熟悉并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循序渐进地启发和鼓励其科研思路及独立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建设科研公共平台,设立与全科医师相关的专项科研基金,提供高层次科研活动。

3.3 以军事医学研究为特色开展全科规培学员的科研能力培训不少全科规培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对临床科研的过程和方法不了解,科研意识不强,缺乏挑战,导致职业竞争力和成就感不足[10]。本研究调查发现64.22%的毕业学员尚不满意自身科研综合能力,86.96%的毕业学员认为科研能力的相关培训非常有必要,并且在46名毕业学员中每年约35人次参加各种类型的科研能力培训等继续教育。针对全科毕业学员强烈的科研兴趣和提升科研综合能力的迫切需求,全科基地利用军事医学特色的优势从科研基础、科研方法、科研思路和科研技巧等四方面设置科研培训内容。科研基础主要讲授常见研究类型的概念,包括临床试验、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现况调查等;科研方法主要是社区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定量/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假设检验、非参数统计、统计图与统计表、参数估计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科研思路主要是有关军事医学和战伤急诊等科研的选题方法和设计;科研技巧主要包括循证医学的运用、全科医学论文写作技巧和投稿常见问题。通过对本院科研培训内容满意度评分调查发现,45名学员均“非常满意”或“较满意”科研能力培训课程的内容,整体满意率达97.82%。

全科规培毕业学员已成为社区全科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医疗技能、教学、管理和科研等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针对全科医师对自身科研综合能力尚不满意、对科研培训需求大且要求高等特点,作为军队综合医院的全科基地应该明确培训方向、整合军事医学优势资源、精心设计有军事特色的科研培训,这对全科规培毕业学员的科研综合能力和职业发展空间均有较大提升。

猜你喜欢
军事医学全科医师规培
《实用医药杂志》专栏展现军事医学研究成果
医学人文融入全科医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口腔全科医师执业范围(讨论稿)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46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2
微格教学法在《军事医学地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29
《高原军事医学地理学》模块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51
“规培”的上海模式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6
中医全科医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