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和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数学学科特点的素质和技能。它是数学教学价值的综合体现,对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就要加强对核心素养的重视,并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来调整教学方法。争取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更好地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方法;有效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催动着教师创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策略。但是,数学核心素养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其不同的特征,自然需要不同的培养方略。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就要深入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了解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实际水平,据此探索相应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加强演示教学,培养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包括:从数量关系或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等等。所以说掌握了数学抽象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体系,准确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但是,数学抽象能力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而这恰恰是大部分学生的弱点。为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妨加强演示教学。也就是以实物、多媒体为媒介,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几何图形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演示出来。从而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帮助学生发现事物的数学本质。
例如,在学习《椭圆》一课时,我先借助多媒体展示几个不同的椭圆,然后以动图的形式演示绘画椭圆的过程。在学生明确画椭圆的方法之后,我便给学生下发纸板、钉子、细绳等工具,让学生合作来完成椭圆的绘制。之后我选择一组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上台演示。接着我向学生提问:“在画椭圆的过程中哪个量是不变的?”学生答道:“绳子的长度是不变的。”我继续问道:“绳子的长度在椭圆中代表什么?你能据此抽象出椭圆的概念吗?”这时学生先将绳长抽象为“动点M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并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椭圆上的点的集合,最后抽象出椭圆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椭圆特征的深刻理解,并锻炼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二、渗透以形助数,锻炼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就是利用几何图形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核心素养,可以简化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准确领悟事物的本质。而“以形助数”是数形结合的一种方式,它是指在解决一些“数”的问题时,用图形加以辅助,借图形使数以及数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了。这不仅可以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应用以形助数的思想,让学生运用图形去思考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例如,在学习《集合的基本运算》一课时,我便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用图形去表示集合。比如针对这道题目:集合B={a,b,c},C={a,b,d},集合A滿足AB,AC,则集合A的个数是?在分析这道题目时,我先让学生画两个相交的椭圆,分别命名为B、C,并在椭圆中写上对应集合中的元素。学生很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中有同样的元素a、b,便将这两个元素写在两个椭圆相交的范围中。之后,学生根据条件AB、AC得出A含于B∩C,并根据图示顺利得到正确结果。通过这一过程,可以锻炼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简化学生的探究过程,并促进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进步。
三、引导综合类比,提升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使学生掌握一种有效地得到数学结论的方法,并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系统。但是,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必须从简单处着手,逐渐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品质。而类比是指将两个相似的对象进行比较,根据其中一个对象的性质推测另一个对象可能具有的特点,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推理形式。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采取综合类比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想等差数列的定义,然后我引出“等比数列”这一名词,并提问道:“这两个数列的名字有何相似之处?你能猜一猜等比数列的特点吗?”学生注意到两个数列中的“等”字,并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推测等比数列具有“每一项除以它的前一项,结果都相同”这一特点。于是我让学生尝试写出一个简单的等比数列,并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总结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我再让学生继续将两种数列进行类比,根据等差数列的知识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中项等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构建生活情境,加强数学建模
随着科学家在数学领域研究的进步,数学在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加强数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便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理念。而数学建模正是数学与生活相连接的纽带,它具体是指利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实际问题,并利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构建模型去解决问题。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根据知识内容构建合理的生活情境,借此引出实际问题。争取让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得到锻炼和施展,进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一课时,我先给学生描述如下生活情境:“小冬的课桌因为某一条桌腿短了一点,使用时总是上下晃动,影响小冬写作业。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将一张白纸进行反复对折,然后将其垫在桌脚下……”接着,我展示一张白纸,并向学生提问道:“一张纸非常薄,大概是0.1毫米。那么它为什么对折几次就变得这么厚?”在学生思考之际,我便鼓励学生拿出一张白纸进行对折实验,并写出纸的层数与对折次数之间的变化关系。而后,在我的点拨下,学生根据上述关系顺利构建出指数函数的模型。最后,我再引导学生利用指数函数去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发展。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来改进教学手段。争取提高教学水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房兵.关于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8(36):61-62.
[2]卜小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课堂教学管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31.
[3]宗火祥.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现代教育,2018(11):55-56.
[4]胡学平,李院德.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8):74-76.
作者简介:
毛厅,贵州省六盘水市,贵州省六盘水市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