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刍议

2020-09-15 02:27李学有
读天下 2020年17期
关键词:学生培养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摘要: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尤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将其作为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要想让学生有效掌握小学数学相关知识,首先要提高学生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提高重中之重是数感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之下,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培养;核心素养

随着我国教育方面的不断改革与推进,我们已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为了保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整体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了使学生的数感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培养学生数感素养的有效方法,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所提升。

一、小学数学数感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大多数教师都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课上的教学活动相对枯燥,导致学生在课上的学习热情并不高,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比较有限,这种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各个环节对学生产生的影響,并采用相关手段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课上所学知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教师能够在小学阶段就注重学生的数感培养,同时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小学数学的课堂质量将会有明显的提升。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素养,一方面能够加快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速度,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数感素养培养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过于枯燥

教学内容枯燥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尽管教师不断更换教学方法,但仍然很难改变课堂枯燥无味的状况,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也不高,导致教师并不能清晰地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传统模式的灌输式教学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往往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由于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只能保持短时间的记忆,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学生的数感素养也难以得到培养。

(二)学生课上参与度较低

由于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大部分课堂时间都对教师用来讲解数学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没有发言机会。当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时,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就会有所限制,也难以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很容易产生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情况,在遇到稍有难度的数学题目时也会产生畏难心理,不愿意主动思考去解决问题。此外,由于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师生关系也处于一种相对紧张的状态,很难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数感素养培养的有效手段

(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课堂,让学生有机会能够表达在数学方面存在的疑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去解决内心存在的困惑。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素养,还能够使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讨论鸡兔同笼的相关问题,并通过讨论得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在面对同一问题时,同学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当各种想法相互碰撞,就会有效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眼界变得更加开阔。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生能够更加明确数学知识的学习价值,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态度产生正面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

(二)强调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以体会到学习知识的成就感,潜移默化当中就会实习生丧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为了使学生能够有坚实的数学基础,教师要强调学生在课上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从而来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改变,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创设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数学课堂,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都服务于提高学生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比如在学习如何求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基础的计算方法传递给学生,然后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行选择图形进行求解,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相关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数感素养也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素养。就目前看来,小学数学阶段在培养学生数感素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教师需要采用恰当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并根据学生情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有所提高,同时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素养,不断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智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刍议:例谈数感素养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6(33).

[2]冉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数感的培养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2):152.

[3]梁尚扬.浅谈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培养数感[J].数学大世界,2017(1):79.

[4]张为.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2017(8).

[5]毛崇腾.数学核心素养之首:“数感”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18(12).

作者简介:

李学有,湖北省丹江口市,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猜你喜欢
学生培养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等数学教学研讨
中职新生英语教育之我见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论机加工实训的综合一体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