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作为理论框架,详细介绍了原型范畴理论的框架及其特点。探讨英语词汇教学中要注意的三个方面:重视基本范畴词的学习,重视多义词的讲解,重视转喻和隐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高词汇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词汇教学;一词多义
【作者简介】杨迪(1992-),女,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建筑学院基础教学部外语教研室,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简介
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原型范畴理论,此后,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研究以及英语教学等领域,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原型范畴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随后详细阐述了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形成及其特点,最后分析了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时应重视的三个方面。
二、文献综述
Austin是首位将Witgenstein的理论应用于词汇意义研究领域的,他的研究为现代认知语义学奠定了基础,他提出了“语义链”和“原型理论”两个概念。 Fillmore使用动词climb将原型理论付诸实践于语义分析(1982)。Lakoff将原型理论应用于多义词的理解中,他认为中心语义和其他语义是联结在一起的 (1978)。Taylor讨论了原型范畴理论和家族相似性,“同义词在语义范畴中所处位置不完全相同,他们处于典型或边缘状态”(1995)。
国内研究者中,基于原型理论,张维有(1997)从历时和共时角度探究了多义词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廖光蓉(2005)探究了多义词的教学方法;王寅(2007)认为“原型理论可以对语义的微观系统进行良好的解释,基于一个词的核心意义,它的几个语义经过扩展后形成语义链”;随着词汇的语义构建、语义扩展或缩小等,一个词汇将产生和原始意义相关的语义(伍燕萍,2009)。
三、理论框架
原型范畴理论起源于客观主义范畴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发展。客观主义范畴观的代表人物要追溯到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客观主义范畴观具有唯理性,将二元划分作为定义物质属性的标准方法,范畴必须由必要和充分条件联合定义,范畴的界限是明确的且内部成员地位平等。随着语言学家的不断研究和语言教学的蓬勃发展,客观主义经典范畴理论受到挑战。20世纪50年代,实用主义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对“game”的定义范畴进行了研究,提出范畴内的成员关系犹如家庭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相似性,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自此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1969年,柏林和凯探讨人类认知中颜色的基本范畴“焦点色”。后期,罗施用“原型” 替代“焦点色”并将实验范围由颜色扩大到自然范畴,总结形成了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
原型范畴理论具有以下特点:(1)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同,存在等级性。(2)人类语言的语义范畴中存在着与原型典型范畴中类似的家族关系。(3)“原型理论范畴的界限是模糊的,对范畴研究的新趋势表明范畴的界限未必是明确的”(罗施,1981)。(4)没有任何标准化属性可以定义原型范畴,“许多词的含义并不包含它区分于其他词汇的必要和充分条件,而物或事只有满足某些必要和充分条件才具备成为这个词所标明范畴中成员的资格”(柏林,1991)。
四、分析
重视基本范畴词的学习。相关实验表明,基本范畴词属于中性词,使用频率很高,儿童指称事物时,习惯用最简单的基本范畴词,例如儿童常用“猫”指代“布偶猫”等。“基本范畴词汇大多是词形简单、音节较少且不可分析的本组词”(何燕,2014)。基本范畴词的数量虽然有限且已经大体固定,但运用合成构词法,在它们的基础上可以形成无限的非基本范畴词。在对基本范畴词进行语义扩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隐喻和转喻意义。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优先且重点教授学生基本范畴词,掌握基本范畴词有助于学生推测合成词的含义,而且基本范畴词难度较低,从其入手符合由简入繁的规律,可以使学生的词汇学习更轻松,降低焦虑感。学生良好的学习、掌握基本范畴词有助于其形成基本认知,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学习相关词义并展开运用。
重视多义词的讲解。根据原型范畴理论,一个词的众多意义是具有关联性的,这些意义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由原型意义衍生而形成其他含义,从而产生了词义的辐射范畴。注重一词多义的讲解,有助于学生构建词义网络认知,整体掌握词义有助于学生辨识词语的相近含义以及显著的不同含义,原型范畴理论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悉知词义的发展规律及演变机制。
教师要重视转喻和隐喻的认识。Langacker认为,“实体具有多面性,并把能够互动或发挥作用的方面称为激活区(active zone),激活区实质上就是转喻,转喻是一种指称现象,词义的转喻性扩展是通过视角化实现的”。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人们加深对“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的认同。作为英语学习者,在掌握词语的基本含义基础之上,要深入开展语言文化的研究,注重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重视词语的外延含义及其在日常英语及学术英语中的应用,重视衍生词汇的学习,注意词汇的使用语境。
五、结论
原型范畴理论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开拓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详细阐述了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形成,并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教师在开展词汇教学时的“三个重视”:重视基本范畴词的学习,让学生务必掌握英语词汇的“原型”,为学生的词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词汇扩展;重视多义词的讲解,使学生认识一个词不同含义之间的本质联系,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素养;重视转喻和隐喻,培养学生使用词语的外延含义进行写作与会话,提醒学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根据语境在翻译时进行语义调整,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抽象思维。
参考文献:
[1]Berlin Brent & Paul Kay. 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ity and Evolution[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2].Lakoff, George. Woma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7.
[3]WITTGENSTEIN L.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78:156.
[4]廖光蓉.多义词范畴原型裂变、次范畴化及相关问题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0):12-13.
[5]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38-40.
[6]伍燕萍.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 “一词多义“学习的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375-377.
[7]张维友.英语词汇学教程[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何燕.原型范疇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启示[J].中学生英语,2014(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