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刍议

2020-09-14 12:13陈芳
读写算 2020年25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中音乐教学运用

陈芳

摘要在教育改革持续而深入的推进实施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学展开了多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目的,不仅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思维引导上,既能展开自主探究,还促进其协作能力的提升。为此,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相关探讨与分析,希望可以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中音乐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D92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5-0088-02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需要教师切实注重合作小组的组建,并在组建小组时,要秉承一定的原则,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奠定基础。以下笔者就此展开详细的分析。

一、加强学情分析,切实做好小组组建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首先就需要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学情的分析,通过分析学生的学情,将学生进行科学地组建小组,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鼓励,引导学生学会表现自己,每个小组要有一个共同目标,进行合理分工,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而这些的前提就是要引导学生要明确自身在小组中的职责,并成立一个小组长,设置一个优等生、学困生和两个中等生,组成四人小组。

二、致力于良好学习氛围的的营造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所以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指导,引导学生感觉到自身在小组中的作用,需要强化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才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致力于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加强对学生表演过程的鼓励,使学生得到尊重和肯定,才能强化学生的自信心,进而避免传统的被动学习的课堂。例如在一些名曲鉴赏中,由于初中音乐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把大多数课堂时间都用在乐理的讲解上,有些教师还要求学生如同其它学科的学习一样,对定义和名词解释进行熟背,乐曲鉴赏只能一直处于被动地听音乐作品,完全没有理解与演唱的契机,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生不但难以形成属于自身的乐感,还会对音乐课产生厌倦。所以初中音乐课堂上,需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不但要确保学生能学习到必要的乐理知识,还需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在学生的演唱练习上,使学生可以在歌唱过程中,了解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自身的乐感。在歌唱的练习过程中,开始时需对学生听觉进行训练,之后经过慢慢地引导,把听觉训练和歌唱训练相互有效的结合,提高学生演唱的水平和能力。而这一过程,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还可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进游戏的过程中,并且合作中所涵盖的乐理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如此可以让学生对乐理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样形式的教学是需教师来组织实现的。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需要强化学生的点拨和引导

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为确保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点拨和引导。通过点拨和引导,给学生进行释疑解惑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对《大海啊,故乡》这一作品的学习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教师的点拨,小组成员寻找此作品创作的背景,是20世纪的80年代,在我国历经10年动荡以后,人们都向往着安定和谐的全新生活,作品表达出作者对于大海、故乡和祖国的强烈感情。在对这些基本信息进行了解以后,学生才可以充分的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培养学生自身的乐感。最后由小组代表将自身的感受说出来,再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再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爱我中华》內容时,可以举办学生演唱比赛活动,让学生分组演唱比赛,并且设置相应的奖项,让学生在欢快、活泼的气氛中提升自己的音乐学习兴趣。而为了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各民族特色的过程中提高音乐能力,比如播放《二泉映月》《楚商》《秦王破阵乐》等优秀且富有民族风情的音乐作品,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认同感。

此外教师在《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课程中也应该将作品的相关背景及历史文化知识进行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在音乐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妙,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为了将音乐的育人价值发挥出来,教师还要在教学中给学生教学具有育人价值的歌曲。比如军旅歌曲、经典老歌等,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将其育人价值发挥出来。以《父亲》的音乐教学为例,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父爱的表现有哪些?再给学生聆听《父亲》这首歌曲,学生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曲调抒情、声音甜美和歌词感人的感受,再让学生向父亲说一句感恩的话,从而利用音乐实施感恩教育,达到良好的育人目的,促进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同时,还能彰显音乐的育人价值。再以《让世界充满爱》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歌曲写作的背景是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为背景,学生在当时还处于幼儿时代,通过歌曲的学习,掌握当时全国众志成城、上下一心的团结情怀,在学习歌曲的同时促进情感教育的实施,达到美育的目的。

四、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音乐素养培育作用

音乐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们将审美作为音乐教学工作的核心,在注重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中,还要注重音乐艺术的渗透,通过以美施教促进审美教育的实施,进而将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有效的激发出来,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音乐是一种抽象性较强的听觉艺术,为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需要强化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在音乐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丰富,在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音乐审美素养的培养,将音乐艺术美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彰显出来。而审美情趣是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音乐的热情和主动性,有助于在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音乐素养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天赋、后天教育、生活经历和文化积淀等等,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的音乐素养存在着一定水平的差异。因此初中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感受与见解,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和引导学生主动体验音乐的魅力。例如初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塔间奏曲》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自己能够真正地体会到该作品的欢快意境。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对各种音乐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意见,并且针对学生的音樂和审美能力素质水平进行针对性教学,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提升音乐审美能力,最终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小学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需要教师们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按照组内明确的分工各自完成自身的任务,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和总结,在整个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施新宇.初中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J].学周刊,2020(03):157.

[2]张艳红.初中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分析[J].北方音乐,2018,38(23):220-221.

[3]蒋宏兰.初中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09):127-128.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中音乐教学运用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构建探析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