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班级命运共同体”

2020-09-13 22:57徐国芳
速读·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任课老师共同体班级

徐国芳

时下,有一个词语世界流行,有一种理念深入民心,它便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独具东方智慧的理念不仅告诉世界:国际社会只有携起手来,权责共担,才能实现共赢共享。这也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构建有效命运共同体,才能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才能打造积极向上的活力班级。

曾经的我,对待学生,凡事以“提分”为第一要务。每天只知道“抢逼围”。“抢”即面向全体学生,抢时间。每天第一个来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让学生在教室里的一切行为都处在我的威势之下;“逼”即紧抓“偏科生”,采取课间谈话,课后辅导等方式,逼迫他们增加学习时间和作业量;“围”即盯住个别“学困生”,联合家长、学生干部,多管齐下、多方围堵,让学习成为“学困生”的唯一选择,逐渐学生中就有人偷偷在私下为我起了“灭绝师太”的绰号。

一、理顺关系,搭建平台

我尝试重新定位自己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尝试借助班级体系化建设来丰富班级的教育内涵,拓宽班级的成长空间。于是,我开始在班级实行“合伙制”:班主任、学生、家长不再是班级教育的管理者、被管理者、旁观者,而是追求各自梦想的“合伙人”。我们共同秉持“问题就是资源”的理念,分享各自的教育资源与平台,在实现自己成长的同时也助力他人的成长和班级的发展。因此,我们的班级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更像是一个大家一起合伙建立起来的教育成长“社区”。

初中的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的邸交,所以通过组建班级邸交群,在学生中传递一些正能量和信息;通过组建家长微信群,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情况,传递和分享教育经验,共同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

二、构建载体,推动发展

班级共同体的构建,主要包括任课老师共同体、学生小组共同体和学生家长共同体三大载体。

(一)任课老师共同体

班级的整体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任课老师的努力,因此在课余,我会主动到各个任课老师那边“打探消息”,相互交流班级教育教学中的情况,学生的表现等。在班级举行的一些主题班会时,主动邀请各位任课老师参加,让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能感受到来自班级每一个成员的尊重,也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来自每一位任课老师的关爱,彼此成为良师益友,感受到班级集体带来的温暖。

(二)学生小组共同体

学生小组共同体中,不同的小组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在班级建设初始期,我会鼓励学生主动去寻找自己的“成长合伙人”,组建自己的团队,提出自己团队的班级建设主张,进而实现班级学生团队“自治”。在这个阶段,大家一般会去寻找与自己经历相近的同学合伙组建团队。这样一来,班级就会出现两类学生团队。第一类是基于班级常规管理需要而组建的“职能型”团队,它们各司其职,承接传统班级的管理职能。学生团队“自治”,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参与班级建设的热情。一时间,全班上下忙得不亦乐乎。不过,一段时间后,团队内部以及各个团队之间出现了缺乏合作的现象。其实大家都明白,问题出在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团队之间缺乏协调方面。不过,碍于情面,没有谁愿意主动去化解。

当大家都期盼着班主任拿出“雷霆手段”力挽狂澜的时候,作为班级“合伙人”,我却有自已的“小算盘”:问题就是资源,这么好的资源不加以利用,岂不是白白错失学生成长的良机?于是,我开始行使“合伙人”权利,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团队能力养成策略”。为此,我抛出了“团队任务”这个“班级发展助推器”。学生们没有等来他们想要的促膝长谈,也没有什么“雷霆手段”,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是一份“团队任务”清单:①布置美化主题教室;②各项主题班会认领;③给“老班”定规矩;④让各位任课老师喜欢我们班;⑤自主召开家长会……各个团队在这一系列“团队任务”中自主选择任务。但是,我要求:各个团队只负责活动方案的起草、班级意见的征集,在得到大家支持后,组织全班学生去完成。

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学生们还是极其不情愿地認领了这些任务,并开始尝试整合“团队”内部的“资源”制定相关活动草案,然后分头征求全班学生的意见。在一轮又一轮的‘磨合”之后,这些任务都被顺利完成了。学生们在完成团队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彼此尊重与合作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尝试颠覆自己原有的“惯性”思维,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渐渐地,大家开始尝试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面对团队伙伴、面对班级生活。那群“孤芳自赏”的学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在与人沟通时能够保持谦逊、在班务工作中能够相互体谅、在平时生活中懂得自我约束的学生。

小组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势必要求小组成员携起手来,既在互相监督,也互相帮助。强有力的小组竞争,不是班级分化,而是提倡小组间既科学竞争,也团结协作,以小组优秀带动个人优秀,以小组进步带动班级整体进步。

(三)家长共同体

在班级管理中,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不仅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还能增进良好的亲子关系。

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开展“主题班级”建设的顶层设计,即采用什么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借助不同主题的班级生活丰富各自的“角色体验”,在承担不同的班级职责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思维,触发主动求知的欲望,提升各自的团队适应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虽然学生能通过思考讨论大致构建出类似“议会制”“人大制”,“公司制”等模式,但在具体运作中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而许多家长身在各个部门,对于相应的运作模式比较清晰,正好可以给孩子作参考。

借助网络平台,我还以“电影课程”的形式再次为学生和家长创设全新的沟通“情境”。每个周末,向学生和家长推荐一部电影,周一返校后,在班级组织观影分享活动。这种电影课程的意义在于帮助家长在看电影和评电影的过程中,将自已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传导给孩子。

三、统一要求,保障实施

从班级体系化建设角度讲,我必须慎重考虑开放班级的方式和途径,并在实施过程中统一要求,有相应的考核奖惩措施,以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尝试将班级“开放”,将学生推向更为广阔的平台进行历练,帮助学生在班级发展的各个阶段逐渐明确自身的职业愿景。

一群积极的学生,汇成向上的班级;一个优秀的班级,孕育学生的梦想。良好的班级风气,更需要我们全体成员的共同监督与提醒。当我们心存集体,时刻不忘班级荣誉至上,我们便会严于律已,督促自己成为更棒的自己!

猜你喜欢
任课老师共同体班级
爱的共同体
班级“无课日”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如何协调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等教育转型期的素质结构与养成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