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莹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0)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非常常见的一种骨折,因为胫腓骨位于小腿,实际上人体小腿部分含有两根骨头,一根相对较粗,叫胫骨;一根相对较细,叫腓骨[1]。胫腓骨骨折主要原因为机械冲击,如果损伤发生于中下部位,则损伤常常难以愈合。因此,运用合适的护理方式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骨骼恢复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综合护理方式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接受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患者进行随机编号,每组患者54例,其中奇数号码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15-59岁,平均年龄为(38.89±3.1)岁,偶数号码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17-59岁,平均年龄为(40.01±3.3)岁。两组患者胫腓骨初次发生骨折,均无过敏史。本研究中所选取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其他指标分析。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术后基本运动锻炼、骨骼固定等。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
1.2.1 体位护理 受伤胫腓骨部位需抬高,切忌低垂,否则可能导致肿胀的加重。石膏固定后,由于患者长时间保持单一体位,因此常常出现血液流通不畅,使局部皮肤缺血发紫,此时,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病人腿部状态,如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以防患者因肢体缺血导致截肢的发生。另外,患者卧床期间务必定时变换体位,至少2~3小时翻身一次,防止褥疮的发生。
1.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耐心开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详细向患者介绍胫腓骨骨折的特殊性以及治疗方式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项等。患者进行接合手术后,可能急于行走,因此护理人员需及时调整患者心情,使患者焦虑感降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向患者介绍其他骨折案例,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有利于疾病的缓解。对于患者所处病房,需时刻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环境清洁,营造一个舒适良好的氛围,有助于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2]。
1.2.3 运动护理 患者术后卧床期间可在床上增加非骨折关节及肢体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骨折部位,可以增加肌肉的局部收缩运动,或由护理人员帮助按摩局部,可在护理人员帮助下,增加床上翻身等活动、进行腹部按摩,患者部分恢复后,可进行床下抬腿或屈伸膝关节活动,以防骨骼因长期活动量微小导致功能减退。
1.2.4 饮食护理 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禁食油脂含量高的食物,由于损伤后活动量大大减少,排便存在一定困难,油脂类食物容易导致便秘。患者应适当增加纤维类食品的摄取,例如蔬菜、水果等[3],尤其增加富含维生素C食物的摄入,维生素C能够起到促进骨痂成长的作用,并且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疾病的消除。另外,病人需增加钙含量的摄入,鱼类含有丰富的钙源,护理人员可嘱咐家属协助患者进行钙的摄取。
比较两组患者骨感染、骨髓炎、创伤性关节炎、骨筋膜间隙综合症等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骨牵引时间及住院时间,由患者及其家属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利用SPSS 21.0 专业统计软件对本次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分别利用卡方值、t值检验计数、计量资料,利用P值检验组间差异,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骨牵引时间统计数据如表1 所示,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54.34±4.8)天、骨牵引时间(49.89±6.6)天显著延长于观察组的(32.15±5.6)天、(36.11±7.1)天,对照组患者骨感染、骨髓炎、创伤性关节炎、骨筋膜间隙综合症等并发症发生率24.07%与观察组5.56%相比明显增高,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9.63%与观察组96.30%相比显著降低。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指标比较
本文综合探讨了综合护理方式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根据调查数据可以得出,综合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骨牵引时间,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骨感染、骨髓炎、创伤性关节炎、骨筋膜间隙综合症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对于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