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旭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与此同时,高等院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难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因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受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先天不足”、就业市场供需失衡、不合理的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等问题的影响,其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文章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以其涉农专业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环境、市场供需状况和涉农专业招生、人才培养实际及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等维度,充分剖析了部分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从高校、政府、社会、企业以及学生的角度,就做好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就业困难学生的职业指导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涉农专业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职业生涯的有效设计和就业竞争力的准备与提升等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推动高校涉农专业学生一方面更好的实现就业,另一方面实现更好的就业。
关键词:农林院校;涉农专业;就业困难;职业指导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政策主张,明确“三农”问题是国计民生最根本的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设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与使用机制等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部属,为涉农专业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和平台。但是由于受到对现代农业发展“先天不足”的片面认识,“小农经济”观念根深蒂固,“学而优则仕”的“精英情结”和对口领域就业存在着的工作环境差、薪资水平较低、专业口碑不佳等现实性问题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林专业毕业生不愿回到农村、扎根农村,甚至不愿从事与务农相关的职业,这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文章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以涉农专业就业困难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从涉农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及其职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等视角出发,就如何开展好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中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指导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探讨。
一、当前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向分析
据中国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同比增长1.69%,再创历史新高,834万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涉农学生正在遭遇着史无前例的就业困难。而由于涉农学生就业领域的行业特征,其就业困难又有别于其他专业毕业生,主要表现为国家对农业人才的渴求,与部分涉农学生不愿到农业农村领域就业这一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作为省属农业高校,在我国农林类院校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2013-2015届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特征,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学生主体的角度对上述矛盾的产生进行解释说明,另一方面也能适当的反应出目前国内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就业的一般性趋向。具体而言:(一)在毕业生就业流向方面:16.81%的毕业生选择考研或出国出境留学,9.51%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0.17%的毕业生选择参军入伍,4.24%的毕业生待就业,12.73%的毕业生选择其他就业形式。(二)在毕业生就业门类方面:36.33%的毕业生选择在工程技术门类单位就业,23.77%、30.05%、9.85%的毕业生分别选择在行政办公人员、社会服务人员、金融业务人员等门类就业。(三)在毕业生就业途径方面:校园专场招聘会占比23.6%,求职网站占比22.75%,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占比18.51%,亲友推荐占比15.11%,通过学校发布的就业信息实现就业的占比只有15.96%,值得注意。(四)在毕业生求职因素方面:“良好的发展空间”占比33.28%,“满意的工作待遇”占比26.99%,“满意的工作性质”占比16.98%,“满意的工作地点”占比15.79%。(五)在毕业生就业地区方面:14.94%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就业,18.51%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就业,59.76%在省会或省内二三线城市就业,仅有6.79%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或农村地区就业。(六)在毕业生对口就业方面:10.87%很对口、34.63%比较对口、33.96%一般对口、10.84%比较不对口、9.68%很不对口。而在导致工作不对口的原因中,27.5%因为“就业机会少”,26.49%因为“工资待遇差”,16.47%因为“工作环境不好”,19.35%因为“对口工作不感兴趣”。(七)在毕业生就业满意率方面:对工作满意占比8.83%,对工作比较满意占比36.5%,对工作一般满意占比39.56%,对工作不满意占比15%,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比重超過50%。(八)在毕业生未就业原因方面:7.55%单纯不愿就业,48.11%有岗位可就业、但不理想要继续找,25.47%考研或考职业资格证书,15.1%一直遭受失败,没有工作,5%其他原因尚未就业。
二、广东海洋大学涉农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如表1所示,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2016—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比全校的总体就业率低3.81%、4.53%和7.55%,且一定程度上呈现逐年增高趋势;专业对口率也分别比学校总体对口率低17.23%、7.07%和13.86%。在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的各专业中就业率较高且相对稳定的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林和园艺等4个专业;生物技术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和农学专业就业率较低。专业对口率较高的专业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园林等3个专业,其他专业对口就业的比例相对较低。2018届就业相对稳定的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两个专业的就业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专业对口率也分别下降至53.13%和48.85%,这与近年来市场供需失衡有着较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企业提供给以上两个专业的就业岗位更多的集中在养殖和销售等方面,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期待落差较大,这造成了“有业不就”的尴尬局面。部分毕业生因选择跨专业就业而增加了就业难度,就业率较大幅下降。2017年生物技术专业就业率达到93.33%,主要原因是是当年在学校的政策支持下该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较高。总体来看,在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的各专业中,虽然部分专业就业情况相对可观,但与学校总体就业情况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特别是生物技术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和农学专业的就业情况相对堪忧。
三、广东海洋大学涉农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分析
(一)市场供需结构失衡,职业前景难以预测
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天不足”,“小农经济”观念的根深蒂固,农业农村市场的不完备等诸多原因,使得很多涉农专业毕业的高校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太明朗。他们即使有志愿从事相关工作,但在广袤的农村一定程度上也缺乏能够充分发挥其专长的平台。而从2012年国务院《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的关于:“完善现代农业体系,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发展目标。”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关于“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的政策蓝图来看,未来农业发展有着广阔的空间,农业人才必将大有用武之地。因此不难看出部分涉农专业学生的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是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市场供需失衡。
(二)学科专业不具优势,职业技能相对薄弱
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以建设海洋和水产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理念的角度来看,涉农专业的办学资质、软件硬件基础与学校特色学科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投入相对不足。另外学校虽属于农林类院校,但与周边相关涉农高校如华南农业大学、佛山科技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院校相比,海洋大学涉农专业在办学条件、财政支持、师资力量和区位环境等方面与之相比也有较大差距。这一定程度上致使学生在同等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存在着专业技能方面的就业困难。
(三)招生情况不容乐观,职业意识难以培养
从近些年来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各专业招生计划及缺档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有近1/3以上的生源需要靠调剂来满足。通过调剂而来的学生往往带有很严重的专业思想问题,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因为害怕没有书读,才选择来到了某个涉农专业,他们的专业兴趣较难被启发和培养。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有调整专业的想法,为此难以去形成符合专业特色和自身实际的涉农职业意识,这于无形中增加了涉农专业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比重。而就广东海洋大学涉农专业2016-2019年招生的实际状况来看,调剂的学生多集中于招生相对困难的非龙头专业和非重点建设学科。从专业建设发展的实际考虑,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涉农学生的就业困难。专业思想的不稳定、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势必会迫使学生通过转行来实现就业,给涉农学生带来了不对口就业和“有业不就”的就业困难。
(四)工作环境比较艰苦,职业信心严重不足
广东海洋大学涉农专业的学生一大部分来自农村,且家庭经济情况相对困难,这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生长环境及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极易出现自卑的就业心理问题。他们受经济状况和生活环境的压迫,并据此而形成了尽可能远离农村的非合理的择业观念,不愿再回到农村或者农业领域就业。另一方面传统“学而优则仕”的“精英情结”,大众普遍接受和认可的职业地位等级观念,导致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单一:即推崇白领和脑力劳动,歧视蓝领和体力劳动。以上两种观念对出身农村的经济困难学生影响甚大,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之所以读书,就是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他们不愿再回到农村,也不愿从事与务农相关的职业[。因此,由职业不认同所导致的就业困难情况在涉农学生的身上普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部分涉农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五)自身认知不够充分,职业期待普遍过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劳动分工的日益细化,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主要表现为:不能以社会的实际需求和个人的真实能力为前提,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实现,渴望去薪水高、稳定性强的企业或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一次性终身就业的观念仍然存在,缺乏创业的意识和勇气;部分学生依赖性强,不敢直面社会,消极应对,靠学校和父母帮助其解决工作。由此可见,这种自我认知不清晰、定位不准确、又对职业抱有过高期望的择业心态,势必将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而这种择业心态不端、脱离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的现象,无疑将进一步加剧部分涉农学生的就业困难。
四、涉农专业学生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低
我国的职业指导工作因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目前我国已开启有计劃的职业指导专业人员的培养工作,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缺口相差较大。以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为例,目前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一部分是辅导员,另一部分是各系专业课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基于对不同学生独特个性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就业形势和政策的高度关注,开展一般化的职业政策咨询和解读。各系专业课教师和班主任基于对本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感悟,开展诸如专业启蒙教育、创业培训等方面的指导。以上两类职业指导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培训,他们主要基于实践经验和专业素养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缺乏深度和广度。这导致了职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难以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二)职业指导的开展缺乏多元技术和方法
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虽然都已经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但就其授课对象和授课形式来看,依旧更多的集中体现在为毕业班学生举行就业专题讲座,其授课内容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设计,实用性和吸引力不足,课程呈现形式过于单一。这导致了很多学生临近毕业却依然对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缺乏全面、科学、系统的认知,职业价值观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职业能力、就业心理等方面准备不足。以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为例,目前的职业指导方式主要有开设职业指导理论课程、开展职业能力测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培训和讲座、新生专业导论课以及就业政策解读专题讲座等,其中大部分职业指导方式以授课或讲座形式进行,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校园内,与社会实际和形势发展联系不够密切。其次,各技术和方法独立实施,衔接和配合不够密切,缺乏统一的体系设计和规划。再次,理论表述较多,实践体验较少,资源较为零散,缺少科学化的整合。最后,对职业指导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个性化指导的研究重视不足。
(三)考量指标混淆致使职业指导效果不佳
职业指导效果是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结果的直接反映。职业指导效果不仅体现在就业率、薪酬情况等量化的指标上,也体现在就业结构和层次等表述性指标上,后者更能反映职业指导的整体效果。一般而言高校职业指导效果会受到社会因素、校内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多重影响。以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为例,虽然职业指导工作受到一定重视,但因受到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及学院资源等多方原因的限制,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仍更多的倾向于指导学生如何在毕业季实现就业这一层面,而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涯教育、全程指导等理念,一度被忽视。且这一职业指导主要依赖于短时课程的理论讲授,其实习基地建设、专业模拟实验室建设等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的混淆,进一步导致了职业指导的效果不佳。
五、高校涉农专业就业困难学生群体职业指导的探索
(一)充分发挥学校在涉农专业学生职业指导中的主导作用
1.提高职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打造精英团队
虽然高校设有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展工作的专门职能部门,配置了专业的职业咨询人员,但由于人、财、物和时间的限制,目前各高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应开展针对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第一,推荐负责就业的老师及有主观愿望投身于职业指导工作的优秀老师,通过职业指导工作的相关培训和学习,提高职业指导的理论水平。第二,积极鼓励师生参与全国就业基金项目的申报,师生联动参与全国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提高高校职业指导的科研水平和实战能力。第三,选拨历年较优秀的职业指导教师或专业老师与广东省内各高校进行交流、学习,进而达到提高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2.建设生涯导师工作室,构建涉农学生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
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是指将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涯全过程,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级和阶段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而形成与大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达到提升大学毕业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目标(如图1所示)。高校涉农专业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全程化职业指导,应与完善“涉农专业就业困难学生動态档案”联动,在充分掌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共性特征和个性化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推行具有针对性的全程化职业指导,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职业认知、职业探索、职业设计、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等不同阶段的重要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农业类高校自身必须掌握更为详细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要建立长期有效的跟踪调查,以便能够根据动态的调查结果及时地调整和修改教学方案和培养计划,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完善职业指导体系 。
3.加大团体辅导的参与力度,培养涉农“双创”型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毕业生,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培养了创新、创业型人才,才能更好的推动和发展农业,进而实现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为此,农业院校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与操作能力培养,通过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树立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实现就业并带动更多人就业。具体而言,一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专业教师承担的课题研究和科技服务工作,从而使学生获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将校外产学研基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参与科技服务和社会实践,进而提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三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到现实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及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助其分析、探索创业设想。
4.做好预防性职业指导,树立服务“三农”远大理想
自1982年以来,我国共颁布了以“三农”为主题的十七个中央一号文件,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人才是关键。为此,农林院校的职业指导应着重改变较浅层次的就业指导模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求职技巧方面的培训,加强个性化辅导,开辟便于学生详尽了解农村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和推进基层就业或农村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的专栏、网站和咨询室等。另外,聘请在农业农村领域创业成功的校友回校做报告,提供足够多的农业农村发展人才需求信息。最后,无论是在专业教学环节,社会实践环节、毕业实习环节还是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节,不断牢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塑造学农爱农和服务“三农”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履行政府、社会在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指导中的辅助功能
1.加强宏观调控,调节涉农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
市场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是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与配置。既然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已出现了供需失衡的情况,那么国家就应利用“有形的手”对人才市场进行调控。如教育部门可以依据市场需求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增设或取缔相关涉农专业招生;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对有关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增加涉农专业就业岗位;农业部门可以通过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营造重视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2.优化涉农就业政策,拓展涉农学生就业方式
就目前我国涉农行业发展的整体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从业人员普遍学历层次较低的问题。政府应适当考虑、研究开通涉农学生的招生、培养、就业直通车。另外,对那些需要专业知识支撑的农业技术类、农技培训类等行业提升门槛,为那些新兴产业比如新型农机、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和物联网技术及大数据在农业中的实现等提供政策支持。同时通过政策鼓励,一方面引导涉农毕业生到基层参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多角度、立体式的鼓励涉农毕业生在其他行业发光发热为农业服务。
3.推进院校学费改革,降低涉农学生教育成本
提高涉农专业学生的生均拨款和减免学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帮扶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多来自于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欠佳。他们当中有意通过投身农业学习,来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和家乡面貌的学生,往往会因为学费望而却步,又或因为将来可能面对的涉农行业低薪问题而止步不前。这就造成了此类涉农专业学生中的一部分最终选择了放弃在农业领域就业,转而投身到未来可能具有高收入和高回报的行业中就业。因此,若要坚定这些想要投身于农业领域学习且将来志愿在农业农村领域就业的生源,做好学费减免和加大奖助学金力度,一定程度上不失为有效的措施。
4.实施校企联合办学,创建新型职业指导模式
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是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办学能拓展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宽度,将企业的理念、文化、信息、技术和对大学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诉求固化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由企业主导的职业指导模式。这一方面能又好又快的缩短高校人才培养实际和企业用人标准之间的差距,将职业指导贯穿涉农学生学业始终,另一方面又有助于提升涉农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目前校企联合办学比较普遍的办法是打造“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即将企业冠名的“订单班”作为学校自然班的一个互补机制,相辅相成。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订单班”的学生培养方案,学校方面依据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课程设置和专业领域的学科教学,企业方面为学校专业教学提供实习、实践场所,向“订单班”学生开设包括品牌素养、职场心态、生涯规划、市场营销、参观学习和企业文化、企业运营等方面的各类素质拓展课程。
5.强化社会责任,科学规范企业的选人录用标准
高校职业指导应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长期有效联系,以便能够结合农业科技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之实际,指导用人单位树立科学、合理、规范的人才观,使其承担起为国家、社会及企业自身发展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具体而言就是要尽可能的指导用人单位制定合理的用人标准,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弱化学历和身份的选人用人标准,最大程度的解决因地区、户籍、性别的分割与歧视所带来的人才资源不合理配置的问题,从而达成双赢的目的。
6.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打破陈旧的涉农就业观念
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从业人员多方努力,共同打造。政府方面应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可见的优惠政策、潜在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加强宣传,更新社会认知,吸引更多的新闻媒体聚焦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高校要在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人才培养等科技服务类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科学技术、涉农人才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企業方面要注意良好社会形象的塑造和企业文化的社会渲染。从业人员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从业能力,积极开拓视野,用心争做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行业精英。
(三)培养学生在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指导中的主体意识
1.探索实践体验教育,激发学生寻求职业指导的主观愿望
所谓 “体验教育”就是让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发展,这里的“体验”包括两个层面,即行为体验与内心体验。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对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体验教育既注重教育活动的形式与过程,又注重大学生这一实践主体的内心体验。它要求大学生用“心”去体验,用 “心”去感悟,引导他们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实践体验教育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载体,如实习基地、专业模拟实验室建设、素质拓展基地、校企合作单位、社会工作挂职锻炼等形式。
2.推广个性化职业指导,突出职业指导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职业指导必须具有持久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特征,才能增强其实效性。因此在对就业困难大学生进行持久性和系统性的职业指导基础上,还应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以便能够在提升职业指导效果的同时,明确学生在职业指导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要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不同原因造成的就业困难群体。其次,针对具体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如安排专门的职业指导老师、建立专门的服务窗口、召开专场招聘会、树立典型等多种形式,通过提供多层次援助,帮助其顺利实现就业。
六、结语
部分涉农专业学生就业困难是社会问题,更是我国经济转型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事实。随着党和国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日益重视,涉农专业学生必将在平凡的岗位中大有作为。做好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关系着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关系着高等教育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更关系着涉农专业就业困难群体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应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党雪,李磊.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对策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5):491.
[2]闫怡宁.省属高校涉农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D].2016(6):20-36.
[3]冯楠,王翠琴.涉农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4(2):86-90.
[4]律晶晶.试论如何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核心竞争力[J].就业指导,2014(6):25-26.
[5]张彦.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长效机制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126-127.
[6]陈彦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路径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49-150.
[7]李梦兴,黄浩,李伟,邱斯远.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2(7):137.
[8]余应坤.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12(2):59.
[9]李亮.农业类高等院校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3,17(1):106-108.
[10]王毅.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教育内因与对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39-140.
[11]刘红,李昆,曲莉.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7):78-79.
[12]周斌,李磊.高校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的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5):80.
[13]卢玲.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00-102.
[14]彭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2-83.
[15]邓子萍.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6):270.
[16]杜磊,宗雪红.探析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3):128-129.
[17]罗筑华.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意义、原则及策略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4(3):89.
[18]柳秋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研究[J].理论探索,2012(12):17.
责任编辑 邱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