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焉
摘 要:纪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纪念活动中进行仪式感教育,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重要意义。在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与回顾中加入仪式感教育,唤起大学生社会情感与集体观念,强化重要历史事件背后价值观念、精神品质的影响力,对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意义。探讨纪念活动中的仪式感教育,挖掘仪式感教育价值,分析其短板与不足,有利于避免仪式感教育流于形式,进而寻求解决思路,提升教育效果。
关键词:纪念活动;仪式感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纪念活动与仪式感教育
纪念活动作为一种社会仪式,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它以特定的纪念对象为载体,传播特定价值理念,维系巩固社会情感,具有较大的政治功能。仪式感教育是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设计特定的纪念内容、流程、环境、氛围,让参与者融入到某种群体氛围中,产生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最后内化为个人行为动机,实现育人目的。
(一)纪念活动的内涵
纪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仪式,它有特定的程序与方式,是增强群体团结意识,进行有效社会动员的重要手段。学者陈金龙指出:“纪念活动是一种政治仪式,也是一种政治象征。”作为一种政治仪式,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在我国古代,纪念活动最初源于以伦理道德文化为核心的礼仪文化。最初是人们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下,为消除内心恐惧,延续种族而开展的一系列祭天地、祭祖先、祭图腾的祭祀活动。它最初的出现与巫术、图腾、生产密不可分,反映了原始人类社会的生存形态。而后出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仪礼、庆典、礼拜等仪式活动,《说文解字》中“仪(儀),度也,从人,义声”。《国语周语》中“设仪立度,可以为法则。”南北朝北周开始设有专门的官署“礼部”。这反映了仪式逐渐的“人为化仪式”演变,“礼仪”成为巩固我国古代社会秩序和国家政治制度的社会观念形态和价值系统。而后,它演变为象征性、表演性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和程序,它注重程式和規范,通过集体行动维持群体间的依附感和群体团结意识。作为社会认同与社会动员的方式之一,可以是特殊场合下庄严神圣的典礼,也可以是世俗功利性的礼仪、做法,是被传统所规范的一套约定俗成的生存技术或由国家意识形态所运用的一套权力技术。
在我国高校教育中,纪念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对重大历史事件、伟大人物、重要节日、特定纪念日的纪念,譬如对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等重要历史事件的纪念与庆祝;对于伟大人物包括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毛泽东诞辰125周年、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等伟大历史人物的诞辰进行纪念;对教师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妇女节等重要节日的纪念,还有对于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北京奥运会十周年等特定时间节点的纪念,此外还包括校庆、院庆、缅怀楷模人物等与高校自身历史息息相关的重要的纪念活动。
高校纪念活动作为一种仪式,它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通过对特定对象的纪念,设计、实施一套完整的行为模式与流程规范,传递弘扬纪念对象背后所承载的价值观念、精神品质、道德品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与集体荣誉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
(二)仪式感教育的内涵
校园仪式感教育由来已久,从中国古代开始就有开蒙礼、拜师礼、开笔礼、乡饮酒礼等。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将孔子诞辰纪念日与“国历”推行结合起来,重新规定了孔子诞辰纪念日的仪式,阐释孔子学说与三民主义的密切联系。而今,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仪式感教育,早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就曾指出:“要提倡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升国旗、唱国歌,开展入队、入团、入党宣誓、成人仪式以及各种形式的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将“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仪式感教育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入手,通过设计特定的活动环节、打造特定的活动环境、渲染特定的活动氛围,开展浸入式体验教学,让受教育者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于特定的感官体验,从而在脑海中发生认知变化与情感共鸣,强化价值认同,产生特定行为动机 ,最终实现教育内容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大历史事件、伟大历史人物、重要节日以及特殊纪念日等纪念对象,在纪念活动中成为了承载某种价值观念、精神情感、道德品质的特殊象征符号。他们通过仪式过程得到了新的政治内涵与使命,并通过集体成员的集体记忆而不断取得认同,进而激发起群众动员行动。高校通过纪念活动,营造立德树人的教育氛围,感染大学生思想情绪,促进大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响应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二、纪念活动中仪式感教育的价值
重大历史事件、伟大历史人物、重要节日、特殊日期是特定价值观念、精神情感、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开展纪念活动的目的就在通过仪式媒介,将其所蕴含的这些精神宝藏进行深度挖掘,并广泛传播。高校纪念活动中开展仪式感教育,就是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逐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让大学生在仪式感教育中深化感官认知,强化价值认同,提升道德品质,明确行为动机。
(一)深化感官认知,产生情感共鸣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环境的变化、物质生活的改善、文化生活的丰富,当代大学生接受的外界感官刺激越来越多,重要历史事件、伟大人物、重要节日在青年人心中留下的痕迹也越来越浅,大学生很难再去理解当时历史事件的伟大意义,以及伟大人物的崇高品质,在娱乐文化盛行的互联网时代,甚至出现了“恶搞英雄”、“抹黑英雄”的网络文化现象,不仅是对党和国家历史的轻视,也是对伟人英烈的亵渎。因此,通过纪念活动开展庄严的仪式感教育,强调历史事件、伟人英烈的伟大性与严肃性,是捍卫党和国家的权威,捍卫历史的重要举措。
与课堂理论教育不同,纪念活动的仪式感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体验,通过预先设计的一系列环节动作,如布场、列队、歌舞、视频、致辞、敬礼、默哀、鼓掌等,重现历史事件发生情景、回顾伟大人物生平事迹、渲染重要节日气氛,将参与者拉回到历史的巨幕当中,通过感官上的刺激,加深参与者对纪念对象的理解认识,在预设的情景之中体会纪念对象所蕴含的情感内核,激发心理上感动、喜悦、悲愤、敬畏的情绪,从内心深处敬畏党和国家、光辉历史、伟人英烈,以此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荣誉感、责任感、正义感、同情心、爱校荣校情感,将自己的情感同理想信念结合在一起,实现内心的升华。
(二)强化价值认同,坚定理想信念
重要历史事件、伟大人物、重要节日、特定纪念日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其所承载的核心价值,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包涵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念;“12.4国家宪法日”、“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所包含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五四运动100周年”、教师节、劳动节、伟人英烈所包含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重要的纪念对象用最生动的历史,最鲜活的人物,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最有力的事实依据,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最重要的思想基础。
通过仪式,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不断重现,信念的不断强化,社会情感与集体观念被不断延续与唤醒,使得集体中的人们坚持公利反对私利。“可以把仪式解释为符号表象,在此意义上,仪式具有认知内容;这种观念既可以扩展也可以更改,我们把这种仪式的象征解释成为是对一个社会的性质及其运作方式的表述,一旦我们这样做,这个观念就能得到扩展。”因此,在仪式感教育中,纪念对象成为特定的价值符号,被赋予特殊的重要意义,人们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對象或活动上,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彼此形成相互作用,产生了更加强烈的价值认同感。此外,高校往往会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学校发展目标设计会场标语、悬挂国旗、校旗、校标甚至是设计有象征意义的吉祥物,这些都是校园仪式的符号,通过这些符号在不知不觉中向大学生传递一种价值导向,在价值认同中形成党和国家、学校要灌输给大学生的积极的理想信念。
(三)反映社会秩序,培育规则意识
仪式的秩序性在高校培育大学生规则意识,提升道德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封建社会,礼仪活动依托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衍生出了一套完备的规则体系,南北朝北周开始设有专门的官署“礼部”,通过设置复杂严苛的礼节,封建社会的长幼尊卑、权力秩序和阶级统治得到了巩固与强调。仪式秩序本质上是社会秩序的集中体现,传统社会中,仪式感在规范社会活动中人与人的地位关系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祭祀礼、相见礼、飨燕饮食礼仪等,本质上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严格的界定。随着时代的变迁,诸如“男尊女卑”等一些封建糟粕思想早已为人们所抛弃,但礼仪秩序作为社会秩序的反映,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秩序这一点,始终保持着其应有的生命力。
在仪式感教育中,对参与者的座次安排、发言顺序、服饰要求、参与纪律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在校园中不论是室内还是户外的集体纪念仪式活动,现场氛围一般都是要求非常庄严肃穆。要求参与者提早到达仪式现场,按照原先设定好的位置站位或者就座;对参与者的衣着打扮也有要求,需要干净整洁、大方得体。活动过程中有着非常严格的纪律要求,不得随意走动,不得嬉笑打闹。仪式的位置安排、活动流程也都有着较为严格的长幼之分,长者坐于主位,并且作为开场或者压轴发言。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参与者的社会关系在仪式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与强化。在参与群体共同的聚焦之下,集体意识、集体规则得到了重视,参与者在集体中的归属感得到了认可。在这样浸入式的体验中,社会秩序、社会规则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得到了重塑,是规则意识、大局意识、服从意识在大学生思想头脑中最直接的展现。
(四)明确行为动机,推进社会发展
针对重要历史事件、伟大历史人物、重要节日、特殊纪念日开展纪念活动,举行纪念仪式,其目的不仅在于回顾历史、缅怀先人。更重要的在于纪念活动中仪式感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教化作用,在庄严肃穆或者温情感人的氛围中,大学生能够与纪念对象产生情感共鸣、接纳或者强化纪念对象所承载传递的价值理念、道德品质、精神意志,使得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得到传承与发扬。通过这些活动,在大学生心中播下了理想信念的种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其精神世界搭建理想与道德的边界,正所谓“承前人之志,启后世之风”。仪式感教育为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来到基层建功立业,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筑牢明确的行为动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通过纪念活动仪式感教育,高校进一步加强了对大学生的理想启迪、道德教化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
三、高校纪念活动中仪式感教育的现实困境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与实践手段,高校纪念活动仪式感教育在立德树人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作为一项涉及人员众多、内容丰富的集体活动,在实际操作中教育效果却没有预期的好。不难发现,在部分纪念仪式进行过程中,存在大学生参与度不高,甚至是迟到早退、玩手机、看书、睡觉等现象问题,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部分大学生自身纪律性不强,而更重要的是当前高校纪念活动仪式感教育遇到的尴尬问题:主体缺位导致的情感缺失,形式僵化导致的价值缺失。这两个问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纪念活动仪式感教育的思政育人效果。
(一)主体缺位导致情感缺失
大学生是高校纪念仪式的重要参与主体,也是仪式感教育的核心目标所在,因此纪念仪式过程中是否能唤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他们心中产生情感的冲击,是纪念仪式要完成的重要使命。然而,在纪念环节设计、纪念内容选择、纪念环境营造等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活动主办方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思想特点、情感特征、认知规律、关注焦点没有更多的思考与关注。而作为参与者的大学生,包括重大历史事件、伟大人物、重要节日以及特殊日期,他们并不是这些对象的亲身见证者,甚至与这些纪念对象之间存在相当漫长的时间距离,导致他们无法感同身受的体会纪念对象所承载的动人故事、澎湃情感,甚至无法理解某些事件与现象。
因此,如果场景再现不到位、环境氛围没有渲染到位,大学生很难从这样的仪式活动中获得情感满足,无法融入到预先设计的情景之中,难以产生共鸣,导致对于纪念活动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核的认识仅能停留在表面。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形式僵化导致价值缺失
从古至今,仪式活动都有着形形色色的形式规则,每一个环节的设置,其背后都有着与其对应的价值观念、情感意志作为支撑。那些被历史淘汰掉的繁文缛节所折射的也是人们对传统封建思想的摒弃。由此可见,纪念仪式的关键不是形式,而是其所承载的价值思想。
高校仪式教育实际操作中,存在活动形式僵化严苛的问题,许多环节的设置并没有很好的反应活动需要传递的价值观念,甚至与其相违背。这也导致了部分仪式环节成了“没有灵魂的空壳”,使得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没有收获感,这也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四、高校纪念活动中仪式感教育的提升策略
高校纪念活动仪式感教育最大的参与主体就是学生,提升教育内容的感染力、说服力,关键在于重新审视纪念仪式中的语言、规则、环节、环境的设计与塑造,真正强化教育效果。
(一)仪式语言内容具有创新性
仪式语言设计要兼顾严肃与活泼,传统与时尚,在确保纪念的历史事件、伟大人物得到真实还原的前提下,针对当下年轻人的思想情感特点,创新设计仪式话语。不论是活动致辞还是回顾讲述,赋予活泼时尚的特点,避免把纪念对象“样板化”复刻,将事迹分享、故事讲述与年轻人当前生活学习状况、人生困惑、兴趣爱好结合起来。让仪式语言更具有亲和力,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让大学生能够将纪念对象与自身连接起来,从历史事件、伟人事迹中获得启发。适当采用诙谐幽默,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述,调动现场气氛,让仪式话语更加深入人心。目前,不少高校在开学典礼或毕业典礼中,校长致辞“金句”频出也反映了仪式语言创新性的重要价值。
(二)仪式规则环节具有导向性
高校纪念活动仪式规则、环节的设计不应遵循千篇一律的“格式模版”,应该在设计、采纳过程中赋予更强的灵活性,针对不同的纪念对象、纪念目的,适当调整纪念环节,使得纪念仪式更具有导向性。在环节设计上,结合纪念主题,合理设计、挑选活动环节,将每一个环节都赋予生动的精神内核,增强环节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意义感。同时,选择经典活泼的艺术载体作为纪念对象与大学生之间的情感意志纽带,包括服饰、器具、表演、歌曲等。如选择合适的服饰配件,赋予参与者集体归属感;精心设计纪念品、徽章、旗帜等器具,为纪念仪式打造“精神图腾”;用表演形式还原再现历史,用经典曲目加强氛围渲染与情感共鸣。
(三)仪式环境设计具有感染性
仪式感教育注重对受教育者感官的刺激,除了仪式语言、仪式环节的刺激之外,打造适宜的教育环境也是仪式教育的关键因素。结合不同的纪念对象,选择在室内、户外开展仪式活动,对场地进行精心布局,如悬挂横幅、彩旗,张贴海报、陈列展示等,不仅起到了心理暗示的作用,也更好的还原了纪念对象的历史场景。甚至是回到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伟人故居,将自身置于历史的情景之中,让感官刺激最大化。
纪念活动本身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核,纪念仪式作为重要的集体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交叉融合,因此重新审视、打磨仪式内容与环节,精心选择仪式环境,是高校纪念活动仪式感教育需要重视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陈金龙.纪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纪念活动为视角[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8):03-07.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01-10-25(02).
[3](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7.
[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56.
[5]屈利明,梅小青.仪式感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困境与重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0):126-129.
[6]郑敏.构建仪式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6):125-127.
責任编辑 韩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