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其应对

2020-09-10 07:22陈兰兰
关键词:微文化影响对策

陈兰兰

摘  要:“微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微文化”可以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拓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载体、提高核心价值的渗透力,但“微文化”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教育主体的权威、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构成了挑战。在“微文化”背景下若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至少需要做到三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政府对“微文化”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微文化”的管理制度;加强“微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提高“微媒体”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微文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影响;对策

近年来,以微博、微信等为传播媒介的“微文化”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日益渗入到人们生活中。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力军和“微文化”传播载体的重要使用群体,势必会受其影响,尤其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涉世未深、甄别能力有限,其价值观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在微时代背景下,如何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微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文化”逐渐形成,且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而高校是各种文化思潮相互吸引与碰撞的阵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部分,“微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势必会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因此,需首先了解有关“微文化”的相关理论内容,以便深入地探讨有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

(一)“微文化”的内涵

“微文化”最早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当时的“微乐队”主唱麦子提出,这个概念源于《微的哲学》这一著作。在国内学术界现如今的研究阶段,并没有对其内涵形成统一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微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是以微博为载体传播信息并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而逐渐形成的;有的学者将“微文化”界定为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现象,主要由微博衍生而来,因形式微小被冠以“微某某”标志。有的学者则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对“微文化”进行界定,其中石裕东等人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影响等多方面分析了其内涵,从而得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把握“微文化”的内涵,其中,从广义角度来看,“微文化”是指进入21世纪后,借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的具有自身特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它是一种在个人互联网时代注重主体性、平等性价值观念的精神现象。

综合上述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微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本文将“微文化”定义为借助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个人互联网的兴起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在满足自身需要和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以“微”为特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本文的“微文化”则侧重于精神层面。

(二)“微文化”的特征

1.信息传播更为快捷、高效

如果说网络技术在传播信息方面大大超越传统媒体的速度,那么“微文化”的兴起就更加彰显了这种优势。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发展必不可挡的趋势,正在走向社会各个领域,如“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手机”。在“微文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的便捷和高效,这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引起的:一是移动互联网终端——智能手机的普及。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手机已从最初简单的通讯工具演变为多元化的信息载体,直至今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2019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有8.29亿人口加入网民行列,而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已达8.17亿,大学生更成为智能手机普及率较高的群体。纵观多数高校,无论是在高校马路上、食堂中还是在教室里,无时无刻都会发现学生在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使用俨然已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可忽视的一道风景线,而且相比以住,今天人们对智能设备功能的要求更高,希望其更加的多元化,以满足自身需要。与此同时,就其实用性来说,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通过手机来应对各种学习任务,部分高校通过在手机上安装“翻转校园”APP软件对学生进行出勤考察。二是“微文化”主要是借助网络平台来传播信息。普受大众欢迎的微博、微信等传播形式大大缩减了信息传播的时间,人们通过移动端的APP,就可以及时的了解到各种信息。这种传播形式降低了传播难度,同时也满足了当下人们外部世界信息同步的需求。

2.内容多元化、碎片化

“微文化”是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反映,其内容也呈现出生活化、娱乐化、情感化倾向,表达的是个人的生活情绪等“小我”内容。多元化的个性表达,通过网络传递个人故事、心情与感悟的创意作品,分享个人的价值观念,成为当前年轻人刷“存在感”的新途径,同时也使“微内容”呈现多元化,而那些在网络上为大家所熟知的段子、流行词也体现了“微文化”的多元化。“微文化”内容的碎片化主要表现在其内容要简洁,以便于人们能够快速阅读,比如微信朋友圈将字数限制在700字以内,近两年大热的秒拍,抖音,其用户发布的内容大多都控制在60秒以内,其内容简洁化,易于被当今快节奏的人群所接受,人们可以利用各种零碎时间来接收信息。

3.传播方式交互化

在信息化社会,人们可借助网络的开放性、即时性实现信息的互动式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介中自上而下的单向信息传播格局:“微直播”通常是以个体独有的幽默风趣的语言或拥有某种才艺、技能在网络中与网友互动、交流;此外,人们也会积极参与“微文化”互动,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名人效应,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对偶像明星更是迷恋,他们会随时关注这些明星的所有报道,进而也会相继转发。个人可随时随地通过微信等微媒介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也可评价、转载别人所发表的内容,实现了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互动。同时,借助网络的零障碍交流,不仅可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也能结识更多与自己有共同语言、興趣、思想的朋友。这种无距离、无时间限制、随时可借助网络进行交流的方式使“微文化”的传播方式具有交互性。

二、“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载体的“微文化”正成为年轻人的宠儿,值得注意的是,“微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方面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开辟了价值观教育的新领域、拓展出了新手段。

(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新机遇

1.“微文化”有助于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在信息化社会,谁掌握的信息越多谁越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微媒介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大学生的这种需要提供了契机。微媒介所传递的内容具有短小精悍、碎片化特性,这些内容有关于社会、国家乃至国际方面最新信息,有给人具有启发意义的美文,有一些奇闻趣事,并且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满足了不同主体的不同需求。此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通常集中于课堂理论教育,长期下来,教育内容逐渐形成定式,缺乏一定的新颖性与吸引力,难以适应大学生个性化需要,更難以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育者在选择教育方法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喜好和倾向,可选择颇受学生欢迎的微媒介来传播价值观教育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2017年3月,浙江大学教授苏德矿因在微博上直播微积分课程而广受学生欢迎,每学期所开课的课程更一位难抢,成为学生眼中的“网红”。这种授课方式不仅紧随时代发展潮流,而且可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微文化”有助于拓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载体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所变动。如前所述,“微文化”是以微信、微博等网络虚拟平台为载体,以微电影、微小说、微公益等以“微某某”形式出现的文化产品进行广泛传播的,而作为“微文化”的传播载体——微博、微信更是大学生追捧的对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引导时可借助一定的“微文化”传播载体,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已有自身的微博平台,并通过微博平台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一些集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公布在微博平台上,以吸引大学生目光,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教育观教育。

3.“微文化”有助于提升核心价值的渗透力

微媒体平台上信息传播模式是裂变式、爆炸式的,所以可借助其传播优势将核心价值观产品及衍生品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微文化”对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渗透。价值观念对人的言行举止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可引导人们向正向方面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错误的价值观念小则会导致个人发展受阻,大则将影响社会的发展。二是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渗透。传统大众化传播的思维方式是自上而下单向度的,而微媒体的传播的思维方式则是多向度的。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价值观教育的传播可以进行多向度的扩展,不仅拓宽了其传播路径,同时也提高了其传播效果。三是对大学生行为选择的渗透。微媒体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开辟了一个新阵地,它使得人与人的交往空间由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如课间可以刷微博,朋友间可通过微信交流沟通。在微社交的影响下,“微公益”、“微文明”、“微道德”已开始全面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选择之中。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新挑战

1.“微文化”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构成了挑战

在“微文化”时代,每个人都有信息源,都可以生产或传播信息,但信息的开放性在带给微众方便的同时也隐藏着难以预测的风险,增加了主流价值观的引导难度。首先,在微媒体技术领域,西方国家由于开发时间早、技术先进,所以具有明显的话语优势、先发优势。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西方霸权思想作祟,这使得它们能够利用这些优势向我国输出自己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甚至公然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的主导地位,此外,对我国的“和平演变”也从未停止,各种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不断渗透到我国。但由于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甄别能力有限,易于受到腐朽思想的诱惑和侵蚀,导致大学生不能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模糊、道德感逐渐滑坡等后果,同时也增大了主流价值观的引导难度。其次,以微博、微信为首的“微文化”传播载体,是一种低门槛的平台,任何人只需一部智能手机通过申请账号便可成为“微众”的一员。正是由于它的开放性、方便性使得每个人都有加入微众的机会,这势必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混进其中,使用一些错误言论误导人们,从而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构成挑战。

2.“微文化”对教育主体的权威构成了挑战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占据着信息传播的中心,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而大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听从教师的指导。伴随着“微文化”的发展,信息的传播中心开始多元,信息传播主体、客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教育者的垄断地位被打破,被去“中心化”。任何一个手持移动终端的个体都可以随时随地的传播一些思想观点、价值观念,打破了以往只能由教育主体才能主导的传播格局。目前,大学生无论是在听课,还是去听报告、讲座,都已对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失去了耐心,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转而拿出手机选择微媒介这种较快捷方式去学习。此外,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微媒介就能知晓教育主体所讲授的内容,而且会用一些教育主体曾未所闻但在微媒介上颇受大众喜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名词来对抗教育主体。由此可见,在“微文化”盛行的今天,传统教育的主体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3.“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构成了挑战

“微文化”在当代社会占据重要地位,而由于“微文化”是以“网络”为依托传播信息,从而导致教育环境的不可预测性、虚空性进一步增强,这无疑增加了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教育的难度。自新浪微博流行以来,任何以“微某某”形式出现的词汇都被贴上具有时尚意味的标签,呈现出“微文化”个性化特征,颇受大学生欢迎,然而,当今社会对“微文化”还未形成有效的监管措施,其内容良莠不齐,尤其是微博,由于其具有匿名特性更容易滋生一些不良行为现象,使得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所普遍遵守的各种法律规范和道德条约在微世界里显得格格不入。其次,“微文化”空间中传播的内容杂乱无章,其中那种功利化、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无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构成挑战,而大学生由于甄别能力有限,也易于受其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三、“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

“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如何使大学生价值观实现由实然状态转变为应然状态,成为当今社会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时代所传播的信息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量大,但内容杂乱无章。在这种背景下,应营造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氛围,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青年大学生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的认识,要将它内化到头脑,并转向到实际行动中。因为青年大学生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的发展乃至国家的未来,而大学生又处于思想未定型时期,抓好这一关键时期的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

黨的十八大从三个层面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这为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的表现,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群体,无疑担当着民族复兴的大任,这进一步突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在“微文化”潮流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导大学生不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学习,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需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教育方法,应采用引导方式取代传统的灌输方式,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但也应注意引导形式,否则其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比如在教育过程中,要增强教育者的引导意识、创新引导方法、提高引导艺术。此外,伴随着微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与传统媒体相比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迅速成为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摒弃传统的课本式教学,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分析当下的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看问题,并通过现象认识到其本质,增加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样也有利于大学生通过“微媒介”传播正能量,也在接受“微文化”的时候扬弃其中的糟粕。

(二)加强对“微文化”传播的监管,完善“微文化”的管理制度

“微文化”主要是以网络为载体向人们传播信息,为减少其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负面影响,需净化社会“微文化”环境,加强对“微文化”传播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微文化”的相关管理制度,需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是社会管理者,应及时履行其行政管理职能,强化网络监督和管理,在完善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也应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新的法律法规;确立网络舆论相关法治规则,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此外,政府也应有敏锐的洞察力,对网络中的不实传言,尤其是那些反科学、反社会的言论,及时给予回应,把负面舆论扼杀在摇篮中,对违反法律的造谣者绝不姑息,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除此之外,也要强化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真正做到人们耳熟能详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发挥技术监管部门的作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性向人们传播不良的“微文化”信息,这就需要技术监管部门对此类信息加大监管力度,一定要及时地通过相关软件技术对“微文化”内容进行过滤和筛选,以保证网民所阅读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可靠性。三是发挥高校的作用。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而互联网则是传播“微文化”的重要平台,鉴于“微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高校在建设与管理“微文化”的过程中,可利用颇受大学生追捧的微博、微信平台,建立学校微博、微信公众号,大家可在里面畅所欲言,教师也可通过这个平台给学生解答疑惑。此外,高校可通过网络信息监管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动态,以便能够及时、有效地正确引导大学生。四是个体应注重自身媒介素养的提高。任何事物的发展主要是由内因决定的,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若想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还在于他们自身,需要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微文化”这个新生的事物,并不断地用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大脑,而且要将这些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在实现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整合“微媒体”与传统媒体,提高“微媒体”利用效率

传统媒体是相对于新兴的新媒体而言的,主要包含纸媒、广播、电视三大类,它传播信息的方式主要采用文字,而且形式单一,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尤其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更是受到了威胁。“微媒体”社会快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兴盛起来的,其内容丰富、精简,信息传播速度快,活跃度高但可信度较低,但两者都是宣传思想文化的阵地,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应整合“微媒体”与传统媒体,双方取长补短互相融合,在此基础上,还要提高“微媒体”利用效率。

习近平曾强调,在信息化社会,要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充分运用各自优势,进一步优化媒体传播方式,以便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这虽然阐述的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但“微媒体”属于新兴媒体的一种,同样适用于传统媒体和“微媒体”。那么,如何达到“微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整合呢,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众所周知,以微博、微信两大网络平台为代表的“微媒体”,因其互动性、即时性等优势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在信息的准确度方面,传统媒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微媒体”无法进行对比的,只能通过两者的融合发展,最大限度地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并要拓展到“微媒体”当中,才能真正确保网民所阅读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这样也有益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防止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在传播途径方面,“微媒体”融合了以往的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方式,借助用户之间的相互关注、转发等功能以达到交互传播、相互影响的目的。在传播内容方面,“微媒体”采用了传统媒体的文字、图像、声音为一体,两者是相互影响的,传统媒体也采用了“微媒体”的优势。比如网络视频可以重播,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此外,推动两者整合发展,必须把正确导向贯穿于整合发展过程的始终,使融合后的媒体成为主流媒体,从而进一步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石裕东,刑起龙.“微文化”内涵初探[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6):77-79.

[2]CNNIC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3-01)[2019-12-20]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9-03/01/c_136506155.htm.

[3]蒲清平,张伟莉.“微文化”:特征、风险与价值引领[J].青年现象,2016(1):64-69.

[4]张筱荣,王习胜.微时代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4):52-57.

[5]郭明飞,胡玲玲.微信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机遇、挑战与对策[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7(1):20-24.

[6]肖行.“微时代”社会思潮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4):55-58.

[7]游敏惠,袁晓凤.“微文化”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青年探索,2013(4):53-56.

[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5-05)[2019-12-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_3.htm.

[9]中共中央宣傳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90.

[10]刘奇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EB/OL].(2014-04-23)[2019-12-20].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423/c1001-24930310.html.

责任编辑  邱翔翔

猜你喜欢
微文化影响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网络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与分析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