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的动力

2020-09-10 07:22袁鑫
高考·中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任务驱动实验

袁鑫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开展学习,获取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让学生思维认知变得更加敏捷。本文围绕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进行阐述,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物理;任务驱动;探究;实验;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追求高效课堂是一线教师的共同心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等等。实践证明,利用学习任务驱动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积极思考,又能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学中应该利用任务驱动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技能。

一、再现物理现象,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各种物理现象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利用有趣的物理现象作为任务来调动学生主导学习。通过展现物理现象,既丰富学生的感知系统,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重力》时,为了调动的积极性,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演示了牛顿发现重力现象的过程。接着,又演示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重力现象。如苹果从树上自然落下,飞行员跳伞从空中慢慢降落,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激起学生探究重力的兴趣。此时,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画面中物体为什么会自然下落?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有趣的物理现象与老师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也丰富学生的思维认知,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后,再提出这样的问题;地球上的物体为什么会离开其支持物落向地面?是什么力量让河水永不停息地流动?这样,学生就会结合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思考,从而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由此可见,结合有趣的物理现象能把抽象的物理概念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再结合老师的提问,有效的驱动了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创设驱动情境,激活学生探究欲望

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知识情境是唤起认知活动的诱因,是提高认知能力的关键。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呈现驱动学习情境,既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而且能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创设任务学习驱动的情境,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提供可能。恰到好处的驱动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全神贯注的投入到驱动情境中。例如,在教学《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这一内容时,就呈现这样的驱动情境:把一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怎样才能让这个乒乓球不从漏斗中落下?其原理是什么?学生对这样的情境产生好奇感,急切的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不少学生认为用力向上吸气与大气压的作用。那么向下用力吹气可以吗?为了弄清这个现象,教师通过漏斗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的演示,发现这个乒乓球不仅不会落下,而且被吹贴在漏斗中。这样的结果完全出乎学生的预料,与生活的常理相违背。这种现象激活了学生探究欲望,急切的了解问题的原因。此时,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并让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来寻找问题的真相。实践证明,有效的驱动情境能够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帮助学生掌握新知。

三、利用问题促思,促使学生充分思考

巴甫洛夫说过:“问题是发现的开始,探究的动力,创新的源泉。”。我们知道,中学物理中很多概念与现象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习过。甚至有的问题在生活中也有过亲身体现,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学生已经深入的理解,还需要通过问题来促进学生深入的思考。例如,在教学“速度”这个概念时,学生已经学习过与运动速度相关的数学计算题,但是中学物理学习中如何建立“速度”这个概念呢?这就需要帮助学生科学的建构速度的概念,教学中利用问题促思。首先,给学生设计“比比看谁走得快”的游戏,利用游戏驱动学生的思维,怎样通过某种办法来比较走路的快慢?面对这样的问题情境的驱动,发现学生的思维不是封闭的,而是通过不同情况来进行甄别,他们采用了路程相同就比较时间,时间相同时就比较路程。在各种情况下,速度的计算是否会有不同呢?多大的距离差才会更加合适呢?问题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交流讨论,及激发了学生对于速度这个概念的兴趣,也感觉到物理学科中对速度这个概念的精准定义。同时,他们想用自己的认知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有效的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借助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师演示实验在不断的改进,重视学生在实验中的作用。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从而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基于此,借助实验探究作为任务驱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总电阻”时,就要求学生根据欧姆定律来设计电路。首先,学生们测定各个电阻的阻值。接着,让学生自主开展实验。从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归纳出R串=R1+R2这个结论。最后,师生共同根据电流、电压、欧姆定律来进行推导得出结果。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串联总电阻与分电阻关系。同时,学生们也学会了自行设计电路,总结其中的规律,从理论上获得了论证方法。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验证法来探索电阻并联。在并联电路这个实验的探索中,教师从理论上推导出1/R并=1/R1+1/R2的关系。然后,要求学生们设计电路,动手操作这个实验,再一一验证其中的关系。借助这样的实验,既驱动了学生的实验活动,又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努力的探索与实践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为学习的动力,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究知识,内化知识。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激活了物理课堂,诱发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劉玉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素质教育,2017(01):228

[2]陈太冲.任务驱动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刊,2017(01):134

[3]梅招娣.浅谈任务驱动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实践,2012(12):29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任务驱动实验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