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写作”,着眼“精准”

2020-09-10 09:48陈凌
高考·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写作写作教学精准

陈凌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核素养的提升,而其中的写作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的。然而,不可回避的是“写作究竟能不能教”一直是语文老师心中的暗结。作为一门课程,连须不须要教都成了问题,可见问题之严重。而這根源来自于写作教学的无效性。真正有效的写作教学,应是先让学生“写”,通过精准分析学生的写作样本,来确定学生学习的目标,再有所“作为”,最终达到分步解决学生写作困难的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力争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整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标指向学生思维品质的磨砺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精准;写作教学;提升核心素养

一、作文教学现状困惑及相对应策略

写作教学,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我们往往会教一些正确但又是无用的东西。例如,我们告诉学生,写论述文观点要明确,论证要有力。这些内容很正确,但在实际写作教学中却没有提供可操作性的支架。最终的结果是:学生熟悉了这些术语,却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到达。

王荣生老师曾说:我们的语文课堂里几乎没有写作教学。对此,黄厚江老师也曾说:教师承担的角色,考官(出题),裁判(打分),法官(宣布结果),唯独不是教练。作文课的低效是摆在我们面前实实在在的问题。

对于这个难题,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在哪里。任何一堂写作教学课,我们都得先了解学情。因为学生写作起点不可能是全面空白,而只是部分发生缺失。那我们就要让学生先写出来,再仔细去分析评判他们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明确训练点,施以抓手。但在作文教学课堂上,却有太多没做学情分析,往往老师是满腔热情,学生却毫无反应。中国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荣维东教授就曾作过一个写作教学教学方法的统计。认为教师在作文讲评时,最为欠缺的是没有仔细分析学生在习作中反映的真实问题,没有施工图去诊断这些写作存在的普遍性症结。写作教学如果不去分析自己学生写作样本和存在的问题,那等于是无教学目标的教学。所以我们必须先对学生写作的文本进行分析,探测他们的“瓶颈”所在,确定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样的写作教学才是有效的,精准的。

钱梦龙先生曾接手一个初二年级水平极差班级的教学任务。接手后的第一次写作训练,钱梦龙先生通过学生写的文章,发现“句子不通还不算主要障碍,单是那些缺头少尾千奇百怪的文字以及文字间莫名其妙的组合关系,就让老师觉得没有勇气看下去。学生欠缺太多,钱老师把风而没有一堂课就面面俱到将汉字书写、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知识悉数教。一堂作文课,他布置一篇题为“我的一家”的作文,只提这一点要求:标题必须写在第一行的正中间;文章要分段,家里有几个人就写几段,每段开头必须空两格。钱梦龙先生这一课实在精彩。其本质是根据在学生实际水平,展开一课一得有针对性教学。这也是基于深刻了解学情基础上,教师明确作文课堂的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己可以达到的目标。

不难发现,作文教学的困境与老师课前缺少对学生习作精准分析有很大关系。写作课堂没有精准,就难以让学生在每一堂作文课都有一个收获的“点”。相反,如果能有“精准”那么每堂课上的这一个个点,将会形成一条条线,而那一条条线,将能形成一个个面,近而形成学生立体的写作素养。接下来笔者将以以下案例来说展示具体的操作。

二、“精准”分析,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暴露问题

笔者在课堂上给出了几道作文题,让学生选择其中之一作文全班统一练习。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2018年杭州市统考作文题“作为限时训练题。作文题目如下:

自2004年以来,有近两百人在攀登途中遇难。此事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有人认为时至今日,人类的勇气和精神力量,不必靠登山来体现;有人认为冒险登顶,满足了自我,却可能把悲伤留给亲人,不负责任;也有人认为在实现自我和追求梦想的途中,有些代价我们必须承受。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我清楚地知道他们挑选这个作文题的原因,因为他们认为这个题目好写。同学们写好后上交,也认为自己写得不错,信心满满。交上来之后,经过分析,我发现了问题的存在,即他们可以完全忽略掉作文中其他声音的存在,只是选择其中一方。我对这些上交的写作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可以根据观点不同,分成了红黄蓝三大方阵。

将写作样本分为三大类。

A红方认为:我不喜欢登山,也不爱运动,所以就更无法认同为一项运登山就放弃生命。

B黄方认为:我难以想象,如何能不顾及父母的感受,身体发肤,出自于父母。

C蓝方认为:什么东西能比自己的理想更重要,就算是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惜。

很显然,学生只关注到其中的一个“有的人”,而没有关注其他“有的人”。顾着自己的声音,而没有听到别人的声音。正如叶黎明教授所说:越是能充分考虑各种不同的、反对的声音,就越能说明作者对自己立场的坚持不是盲目和无知的。显然学生在此次作文中,没有关注到这一点。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并能够找到解决方法,是我们这堂作文课的教学目标所在。

三、“精准”驱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

如果老师找出学生的症结所在,却没有设置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驱动化解,就很难让学生有实质性的提高。所以,在本案例中我们探寻了问题所在之后,就开启了破冰之旅。

(1)表达与交流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的个体语言经验和个性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看综合体现。所以笔者设置了红黄蓝三大方阵互相交换文章,意图说服对方。学生在互相交换阅读后,觉得谁也能让谁服气。三方僵持不下。这才认识到了自己在写文章时有太多的“一厢情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说的因势利导。总结如下:我们要有读者意识,要关注到其他声音的存在,在表达观点时大而空。就如一个拳击手胡乱朝空中打一通,发了力,使了劲,却丝毫攻击不了对方一丝一毫。那怎样的论述才是有效的?

(2)阅读与鉴赏

郑可菜老师曾说:我们教学就是要教学生感知不到的,现在揭示出来给你看,提供给你思考的方向与可操作的范式。确实,我们需要通过寻找,筛选并分析一些范本,去找规律性的东西,一个可操作的支架,讓他们扶着这个支架先走起来,运用娴熟后,再去跑,让他们跑得有力量,并能不断增加自己的力量。

杭高的钟峰华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篇,可谓是“万里挑一”范文。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中,与自己文章作出比较,并使自己得到提升中。从同学们读“范文”后脸上表情我读出了这节课的价值。但我知道还得让价值更大化。

我抓住时机进行引导:请同学来说说,有没有觉可以触及你的文字?同学们在找准问题所在后,又在这篇极有针对性的范文身上,发现自己论述的不足,课堂里便有了更积极表达。

以下为红方同学代表发言内容:我看到了,这篇文章中具体针对我们这种对登山毫无感觉的人,提出了自己看法。特别是这段话;人生有一百万种活法,我们没有立场去评价他人对人生之路的选择,攀登珠峰对那样一群人而言,绝没有只是登山这么单薄的意义,他们在悬崖峭壁间触摸到的是自己的梦想,他们挑战的是人类的极限,当他们登上顶峰时他们征服的也不再是一座山,而是更高远,更深奥的东西。

其实是让我们站在登山爱好者的立场上去思考,这是一种换位思考法。

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中的这段论证,看看有没什么“法宝”。

范文片段一:有人认为时至今日,人类的勇气和精神力量,不必靠登山体现。诚然,此言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说这句话的人一定不是个登山爱好者。人生有一百万种活法,我们没有立场去评价他人对人生之路的选择,攀登珠峰对那样一群人而言,绝没有只是登山这么单薄的意义,他们在悬崖峭壁间触摸到的是自己的梦想,他们挑战的是人类的极限,当他们登上顶峰时他们征服的也不再是一座山,而是更高远,更深奥的东西。有人说,站得高一些,你就离你的灵魂更近一些,也许在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上,他们看到了自己的灵魂,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即便为此献出生命也是值得的。当他们的灵魂升起来,俯瞰群山时就已经实现了对自己的征服。

黄方同学这样表述:我们也觉这篇文章让人心服。我们一直认为保护好自己就是对父母最大好;而作者认识到了我们这种看法的狭隘,具体针对我们这样的看法,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论证。在这里我有一种冲动,想把这篇文章里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听。如下:

片断二:有人说冒险登顶是自我满足,却是对亲人的不负责。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想《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人,他们的蹈死不顾是为了“义”,他们的牺牲实现了自己对义的追求,但这是对亲人的不负责吗?不是的,死亡固然会带来悲痛,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五人之死拨动了历史,留下了骨气,他们的亲人也必然带着这份义无反顾的勇气昂首挺胸地活下去。在登山者身上我也看到了这种勇气。我认为亲人给予你生命不是为了让你残喘苟活,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去寻找生命的价值,去真切感受活着的意义,这才是对生命、对亲人负责的体现。这不仅仅是一种自我满足,更是自我实现。

蓝方同学作出小结:我们知道了我们在论证上的不足,那就是不顾具体对象,不顾其它声音,一个劲只会说“梦想的重要性,付出代价也没无所谓。”

笔者再引导学生尝试着从阅读鉴赏范本时得出规律,并适时作出总结:

同学的观点偏颇论述无力,原因有两个:第一是说理没有明确对象,不够具体,不懂考虑“其他声音”,只顾自己一腔热情。只有明确了说理的对象,才能让说理变得有理,有力。“说理”不是凌空高蹈的玄谈本领。针对具体事物,具体对象的分析才是真正的论述,目前我们对理解大多仅停留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层面,没有意识到具体分析是说理有力的具体表现。第二是因为我们不懂得“以退为进”,论证时不要争于说明自己的正确,而应懂得以退为进,先假设对方是正确,再证之谬误所在,不就证明了自己的正确。亦如拳头得先缩回来,再打出,才会更有力。

(3)梳理与探究

根据学生根据以上两例的分析,认识到自己问题所在。教师再所得形成一个思维流程图以帮助同学进一步明确。流程图表述如下:

四、结论与思考

语文核心素养中形成与发展中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写作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一块生要内容。作文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自己先写,由学生的写,提供给老师精准的分析,经过老师精准的分析,再设置“精准驱动”,采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又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写作课堂的效率。这堂作文教学课是想要具体到点上去之后,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范式。让学生的写作有路可寻,展现风采。学生在此堂课后,也有来交流的,认为收获良多,这也是课堂有效性的体现。

可见,有效的作文教学必须得先有“精准”分析,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暴露问,然后才有“精准”课堂驱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只有着眼于精准写作教学,才能学生在课堂觉得有收获,听了作文课有用,这才能更好地激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强劲学生思想的力量,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是语文界同仁必须直面的问题,以此为己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君,以学定教,以法导学——浅谈如何进行短文指导,学周刊,2012年2月版

[2]陈建新、胡勤,论述类文章精选精评,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11版

[3]余党绪.祛魅与祛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邓彤,微型化写作教学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5]荣维东,写作课堂教学问题与改进建议2019

猜你喜欢
写作写作教学精准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