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电费核算提质增效策略研究

2020-09-10 09:26尹悦陈涛柳明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电费核算资源整合有效策略

尹悦 陈涛 柳明

摘要:电费核算工作电费核算是供电企业正确发行电费收入关键环节,即是企业收益的来源和保障,又是业务管控和客户服务的有效手段。在高标准、严要求与巨大工量的情况下,核算资源统筹尤为重要。随着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不断推进,对电费发行的及时性、正确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由于智能营销发展趋势,必定向着未来自动化、智能化的核算方式转变。如何以提质增效的方式进行核算工作,平滑适应智能核算发展方式是当下电费核算转型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以目前电费核算工作难点为出发点,研究以统筹资源、经营业绩提升的电费核算有效策略,为电费核算工作质效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对适应智能核算方式转变同样有现实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费核算;资源整合;有效策略

随着电力营销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深入,电费核算标准也不断提高,电费发行的及时性、正确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核算工作无论从管理制度、人员素质以及技术手段都要适应整个电力营销发展的趋势,应对越来越庞大的业务量和各项政策。

一、电费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电费核算工作属于内勤岗位,其重要性往往被忽视,随着智能核算不断推进,电费核算执行到位与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否保质保量完成核算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力营销工作质效和企业经营。目前,电费核算工作存在以下困难:

(一)核算工作性质带来的工作难题

电费核算是供电企业公司内部业务,必须在企业内网中登录营销业务系统进行处理,因此,核算工作必须人员到岗到位处理,同时现阶段智能核算在很多特殊情况下尚未建立比较好的筛查规则,只能通过人为判断。

(二)响应需求带来的政策执行难题

多项政策的起始执行日期早于实际政策下达日期,存在前期已产生应收电费的政策性调价造成的电费退补问题。如何在员工无法集中专题培训的情况下保证新发布的电价电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也成为了核算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困难。

(三)管控工作风险带来的提质增效难题

在近年来抄核流程不断优化、智能核算比例持续提高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几乎已无改进空间。

二、供电企业电费核算提质增效策略

按照“安全第一、服从大局、面向问题、有所侧重”的原则,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组织协同、人机协同、工具协同”工作模式,最大化整合资源,解决核算工作面临的工作难题,有效策略如下:

(一)整体规划上的有效策略

以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切入点,从点到面培养业务骨干,提升整体业务水平和效率。整合内外部场地、设备、人力资源,形成基于核算工作的弹性计划、组织和执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在每一位一线员工的积极参与和群策群力下,激发出诸多可行做法。具体到业务细节规划方面,重点一是抓好工作质量的分析考核。本着对差错“四不放过”的原则,坚持开展月度核算工作质量分析例会制,通过差错事例举一反三,深化问题分析,确保核算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二是加强对异常和退补的管控。严格审查电量电费审核环节的异常户,并手工做好记录,核实无误才能发送。强化退补工单质量审核,退补工单原因描述应清晰,依据有标准,计算要准确,杜绝跑、冒、滴、漏。三是加强对直购电清算业务的审核管控。为确保交易清算质量,设立营业所-对应核算员-核算班长三级审核模式,审核无误后在营销系统走算费流程,比对系统和手工计算结果是否一致,避免差错发生。四是优化智能抄核系统应用。积极探索高压智能核算系统的应用模式,优化智能核算校验规则,减少人为出错的机率,提升电费核算准确率。五是强化培训。要及时并反复的组织电费核算员进行新旧业务的培训,通过小考的方式让核算人员尽快熟悉、熟练地掌握业务要求和操作技能,提高工作质效。

(二)组织方面的有效策略

充分发挥和信任系统流程以及计算结果,分配任务优先考虑常规核算任务按期完成,后期再通过抽查、重点核查等方式追溯和管控质量,对政策性调价因文件下发滞后等原因未落实到位的,后期退補处理。同时,细化到工本的基层配合联动。将基层抄表复核人员纳入到相应临时核算组中,做好每一个工本先完成抄表复核再安排电费审核工作日的流程衔接;做好对简化系统内异常处理流程后,系统外异常问题的人工记录、处理衔接。

(三)技术方面的有效策略

提速高压流程,考虑到客户主动申请的影响计费的容量变更、改价改类可能性极小,自动化抄表差错风险较低,评估认为原来的高压每户必审核的流程可进一步优化,因此,协调营销系统运维厂商,对高压智能抄核流程进行了调整,对于抄表复核、电费审核环节无异常的抄核流程,允许自动跳转到下一环节,一批耗时的无异常高压流程可自动生成并流转到等待发行环节,核算员可通过审核按抄表段待发行应收电费汇总电费均价、明细汇总平衡方式,快速确认整册改造是否正确从而快速提交发行。同时,减少系统异常流程,核算员在电费审核中发现的电量、电价参数等异常问题,尽量不发起系统内异常工作,而是换采用与抄表复核人电话、微信沟通等形式直接确认问题,缩短异常问题提出回复时效和系统流程工量,减小当月常规定费发行工作量。

持续深入推进智能化核算工作,核算人员充分利用营销系统智能核算的运行监控功能以及同业对标的预警功能,对核算前的档案效验、抄表动态及时排查、及时反馈,确保将差错风险降至最低,保障电费发行数据完整、准确;同时学会运用采集系统作为“反侦察”手段,竭尽所能减小抄表质量差错,为抄核收工作起到“关口作用”。此外,基于直购电用户和零售用户成倍突增以及直购用户签约时间严重滞后的现状,一方面积极推动现有系统进行全面优化,实现批量退和批量补收,杜绝人为手工退补。另一方面争取实现远期核算自动化、智能化的目标,满足现有核算人员大幅减少的现状和提高核算工作整体效率。

(四)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

强化智能协同,打造稽核质量防控体系。强化横向跨专业协同监控分析,坚持日、周、月均衡监控周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智能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并快速更正,及早防范问题的出现。重点运用同业对标系统与智能核算的预警功能弥补稽查监控平台的不足,变事后稽查为事前预警,形成稽核防控的工作态势。同步开展稽查主题治理,根据稽查工作发现的与电费核算发行相关问题,进行逐户核查,确认是否存在差错,进行差错分析,督导基层单位及本部门差错整改及电费退补,优化操作规范,减少同类差错再发生风险;对于无异常的,反馈给稽查相关工作人员,用于优化稽查算法。最后,进行抽检及问题治理,针对业务能力较弱、年龄偏大员工核算的工本,定向抽检是否存在因压缩工作时间带来的工作差错,处理发生的差错问题,评估分析后期杜绝问题和优化工作质效的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提质增效的大环境下,电费核算工作协同采用了弹性工作组、跨单位跨部门联动、按资源条件动态管控目标计划、多维度质量回溯优化等多项工作方式和方法创新,这些大胆尝试为日后的营销日常工作、突击任务项目工作以及危机应对特殊工作均积累了新经验,开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路径,成为部内部工作机制运作的活力源泉和宝贵财富,最终保障供电企业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昊.提升供电企业电费核算质量的策略与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8):167-168.

[2]尤莎琳,朱孟,刘奕.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及电费核算策略探析[J].国际公关,2019(12):202.

[3]杨智宁.电费回收管理及核算策略分析[J].科技风,2017(21):145.

作者简介:

尹悦(1981-03-),女,江西,本科,高级工程师,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

猜你喜欢
电费核算资源整合有效策略
国有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