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的教学实践方式

2020-09-10 00:53:49乔丽丽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高职院校

乔丽丽

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新课改教育的重点改革单位,也是为社会和国家输送综合型职业技术人才的育人基地。所以,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教育的形势下,高职院校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推进教育改革行动。尤其是像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这种具备较高实用价值的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以提升教学效果,使得人才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通过让学生学习对应社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素质以及知识,提升自身岗位职业能力,从而在职业道路上为他们指明方向,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在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个人实践对高职院校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的教学进行探究,以期能对广大相关教育从业者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轮机设备及运行;教学实践

0  引言

汽轮机设备及运行是热能专业中的重要专业课程,同时这也关系着很多其他课程的学习。这些年来,我们学院教学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地对当前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学生的就业岗位分析全面考虑,把课程对应的集控值班员岗位以及汽轮机运行值班员的岗位要求,与汽轮机设备及运行的专业知识、素质和技能培养紧紧的联系了起来,从而选择最贴切的教学内容;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首要教学任务,把汽轮机生产运行过程作为典型工作任务、主线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构建出了符合学生认知理念和规律的科学课程体系。

1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本校教学组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的课程设计理念为: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教学,由学校任课教师和企业内部从业者共同设计课程;始终把培养集控值班员岗位、汽轮机运行值班员综合职业素养作为重点培训方向,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汽轮机工作任务和运行工作任务有序化、多元化教学内容;把学生作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把培养他们的能力作为核心理念;把知识学习和课程实践有机结合,将实践练习贯穿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全过程。

2  教学内容设计

2.1 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把课程涉及的汽轮机运行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规范要求作为重要依据。教学组成员曾到多家火力发电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和企业专家、行业先进工作者交流,分析汽轮机运行岗位的职业要求,探究岗位需要的知识、工作的任务、专业素质以及技能,并结合行业内通用人才标准,从而将本课程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以及能力培养目标等内容确定下来。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汽轮机热力系统的工作流程、运行操作以及组成;汽轮机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结构;开、关、维护运行汽轮机的基本规范;汽轮机事故的处理及分析;汽轮机主要辅助设备及其结构、运行和工作原理。实践技能的培训内容则主要包括:检查汽轮机设备、识读;调整和监视运行中的参数;开、关汽轮机及其主要辅助设备等。

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以典型工作任务、职业标准以及职业岗位,能够满足火力发电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课程内容回根据汽轮机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以保证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案例均为现场中所涉及到的实例,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实用性很强。把实际应用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理念,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一体性,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作为第一要任,实现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完美接轨。

2.2 教学内容的组织

本课程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以实际工作任务作为载体,嚴格按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实现有序化组织教学内容,构建出了教学内容由浅至深、由易到难的课程内容体系。

在汽轮机运行岗位之中,最为典型的工作任务便是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系统地启动、停运、运行调整、检查以及保养等。通过系统性地分析汽轮机的运行流程,把汽轮机的热力生产过程作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及学生为主体,有序化组织教学内容,共设计5个教学情境:汽轮机的启动、汽轮机的停机、汽轮机辅助系统的运行、汽轮机的运行维护以及汽轮机的事故处理。前面四个主要是基础知识和操作的学习,最后一个是能力提升性学习情境。每个情景都分别囊括了实践技能地训练和理论知识体系地学习,充分考虑到高职学习内容的典型性、实用性、可拓展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因素。

3  教学模式设计

设计教学模式时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实行“学、做、教”一体、“任务驱动、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3.1 “学、做、教”一体教学模式

本专业的校内实践主要是在仿真实训室以及设备模型室开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一的教师做示范学生在旁边看,应该做到边教边学,边学边做,把学习和教学有机的融合为一体。这种学习和教学联系紧密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操作中总结出经验和技巧,进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并且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操作熟练度。

3.2 “任务驱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安排教学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己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分工合作完成收集信息、资料查阅的工作,初步制定学习计划,由教师审阅后给出指导意见,学生根据教师的意见完善学习计划。之后让学生按计划进行开展学习活动,教师负责协调活动的开展,在学生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时及时指导。最后,各小组进行成果汇报,教师负责检阅学生的成果,并引领学生做好检查和反思工作。在这个学生过程中,充分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专业知识,并且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4  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严格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在本理念的支持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灵活运用角色扮演法、仿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而使教学效果得到保障。

4.1 仿真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把企业员工培训的仿真系统融入到实践训练中,把真实的发电过程在仿真系统中重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学生则边听边练,一定要注意先学习汽轮机安全运行操作的技能和知识,因为无论何时安全都是第一位的。现场控制室和仿真控制室实现全面模拟,最大程度上保证现场氛围。为学生提供多次训练的模拟条件,并且对他们的训练情况进行实时考核,依据他们操作结果以及操作过程表现,对他们的技能操作进行综合性评定。

4.2 角色扮演法

在进行实践训练的时候,让学生扮演真实的操作工人,让他们三到五个人为一个合作小组,每一个合作小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工作班组。任课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工作角色,完全依据企业运营模式进行自我管理和开展工作,并且在模拟过程中填写工作日志,将每天工作情况记录下来,以便于日后的考察。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的让学生體会到真实工作的状态,从而对以后的就业建立清晰的认知,并为此做好心理建设。

4.3 四阶段操作训练法

该教学方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①任课教师为学生安排任务,同时将相关的专业知识讲解清楚。

②教师可以在示范操作的同时将实验的要求和程序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做,从而将操作的详细环节贯彻给学生,让他们彻底理解实践操作的过程。

③学生小组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有教师在一旁指导,一方面是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练习情况,一方面是能够在学生陷入困境的时候,有人能够及时指导他们。

④在学生把训练任务做完之后,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进行反思和评估,将训练中的内容归纳整理,以便下一次开展训练的时候更加有条理性。

4.4 案例教学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方法既能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安全生产意识。

4.5 现场教学法

在学习汽轮机以及相关辅助设备的知识时,教师应该把教学从课上转移到生产现场,并从相关企业中邀请一线工作人员作为指导教师,利用真实的系统、工作过程、生产场景以及生产系统进行教学,从而提升学生感性方面的认知,同时使学生对自身未来即将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

4.6 任务驱动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很广,因为每节课都会有相应的学习任务,从而在任何内容的学习上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把任务作为学习中的导向,为学生指明本节课要努力的方向,从而提升他们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把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起来,让他们掌握这种效率较高的学习方法。

5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在制定本课程的评价方式时应该采取多元评价的方法,构建同时考察技能、职业素养以及理论知识的综合评价体系,重点考察学生技能素质、知识掌握的发展和培养。由专业任课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同时把其他的学生还有负责现场指导的企业工作人员计入考核体系内。评价的形式不必局限于书面考试的形式,还可以采用他评、自评、口试、操作考试、过程评定、笔试、专题报告、学习报告等形式进行,不仅要考察学生操作和学习的过程,同时也考察他们的综合学习水平;不能只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培养,也要重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6  结语

客观地说,想要提升汽轮机设备及运行的教学水平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全体教师不断的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一次次失败后才能总结出成功的经验。我相信,只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必将能总结完善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有效增强他们的各项综合素质,从而在以后的就业时提升他们的竞争力,让他们以较强的综合素质与竞争者拉开差距。教师要在汽轮机设备及运行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他们能学有所获,为他们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集控值班员[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3]高职院校“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学习情境设计[J]. 杨巧云.新丝路(下旬),2016(11).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高职院校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3:49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9:29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7:24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37:05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08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