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教学

2020-09-10 21:23李嘉贤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欣赏课小学音乐新课标

李嘉贤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不仅仅是注重学生认知技能的增长,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新课标中明文规定,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的感受与欣赏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学生的乐感和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时,音乐欣赏课程是一种重要手段。音乐欣赏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主动体验音乐的美,从而引发联想和想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聆听和欣赏音乐的兴趣与态度,使音乐的艺术审美价值观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是新课标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欣赏课

新课标中明文规定,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的感受与欣赏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学生的乐感和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时,音乐欣赏课程是一种重要手段。音乐欣赏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主动体验音乐的美,从而引发联想和想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聆听和欣赏音乐的兴趣与态度,使音乐的艺术审美价值观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是新课标的主要目标。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实际教学情况,笔者在欣赏课教学中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以《加伏特舞曲》为例。

1 充分理解教材

《加伏特舞曲》是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赛克所作的歌剧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来被改编为管弦乐、钢琴曲等其它乐器演奏形式。加伏特原是法国古代民间舞曲,17世纪中叶由法国作曲家吕利采用歌剧、舞剧后,在法、德两国流行一时。这首曲子为D大调,4/4拍,单三部曲式结构,他没有遵循常见的规律,而是采用了较早期的加伏特舞曲形式,开门见山地从第一拍开始。A段的主题旋律采用对称的乐句组成,旋律中运用了许多断音、装饰音和八度大跳,紧凑跳跃的八分音符和顿挫有力的四分音符一前一后,相辅相成,构成了活泼明快又略含幽默的色彩。A段反复一次后,是乐曲的B段。它运用了许多连音和保持音,使前半段节奏连贯,旋律较平稳,和A段里短促的断音形成鲜明的对比。后半部分仍保持了活泼的特性并用了许多大跳,尤其是最后一个小节,连续的八度大跳更显得风趣。最后A段再现,并以减慢减弱的处理结束全曲。

2 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

2.1 導入部分的尝试

良好的音乐氛围比较容易激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笔者以音乐王国举办《加伏特舞曲》音乐会的情境情境作为导入。以音乐会主办者:戈赛克;森林乐师:单簧管先生、钢琴小姐;音乐王国地图等系列的角色安排,激发的了学生好奇心以及学习动力。音乐地图的《加伏特舞曲》森林巧妙地将乐曲三段体融入途中,为展开部分的欣赏教学作了良好的铺垫。这样的设计符合新课标中低年段的教学目标,充分注意1-2年级学生好奇心重。

2.2 教学过程中的尝试

2.2.1 强化欣赏实践,关注知识体验

笔者在《加伏特舞曲》A段教学中运用了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音乐,凸显出音乐的情绪以及风格。

师:(播放A段第一乐句)你能听出兔兔老师在这段音乐中干什么吗?

生:蹦蹦跳跳地,好像很开心的样子。

师:它是怎样蹦蹦跳跳的?跳得很高?还是?

生:有时候会跳得很高,然后又跳下来。

师:你再听听这段音乐,兔兔老师是不是跟之前一样跳得很高然后又跳下来,还是有不同?

生:不一样。它是连续往上跳的。

师:你感觉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兔兔老师感觉怎么样?

生:我感觉兔兔老师很开心、活泼。这段音乐的情绪是很欢快地、活泼地。

在上面的教学案例中,通过结合图谱,有效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使学生认真聆听音乐并跟随音乐一起律动。图形谱的运用使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感官出发,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感受以及体验A段旋律的情绪以及结构,进而使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2.2.2 突出乐曲应用,创造音乐想象

《加伏特舞曲》是一首舞曲,音乐的B段相对来说比较平稳,音乐线条较为连贯。在教学中笔者创设了以舞蹈的形式去感受音乐的变化。教学中通过播放B段主题音乐,让学生释放自我,配合丰富的肢体动作随性舞蹈,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在此过程中,学生与老师自由即兴搭配形体动作,在较平稳的音乐旋律中加入适合的动作。此外,笔者还对部分旋律进行了歌词的创编,把舞蹈的基本姿势和体态以简单的语言描述,让学生在律动的过程中无形地进行了舞蹈形体的训练。

当笔者播放第三段旋律时,孩子们就能马上判断出与A段的旋律非常相似。乐曲的ABA结构马上就能呈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

音乐是有画面感的,它就像一幅美丽的连环画,也如一部美丽动人的电影,听懂一首曲子就能在音乐的世界里徜徉。这样的尝试,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用简单的形体动作以及表演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让生硬的知识融入到音乐的体验中。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动性,学生乐于参与聆听、创作与实践,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

2.2.3 拓展音乐外延,释放音乐空间

将小提琴、长笛演奏的《加伏特舞曲》作为拓展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作品,无论是在音色、情绪、色彩上都有有一定的变化。通过聆听、对比、发现他们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弦乐器与木管乐器在演奏技巧上是有差异的,弦乐组的乐器演奏的音乐较连贯,给人华丽的感觉;而木管乐器的演奏的吐音很清晰,跳跃性强,音乐显得更加活泼、欢快。

不同乐器演奏版本的介绍作为课堂欣赏的延申,让孩子有了自我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更多元化的了解。同时也增加了乐器小宝库的知识储存,为以后的学习做储备。笔者认为欣赏课不仅仅局限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孩子的艺术欣赏也不应该被禁锢在这40分钟。

欣赏课是小学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如何去体验和理解音乐中的丰富情感。

音乐欣赏课乐曲复杂,知识点较难,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会本末倒置。总而言之,音乐欣赏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主动体验音乐的美,从而引发联想和想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聆听和欣赏音乐的兴趣与态度,使音乐的艺术审美价值观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音乐[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

[3] 赵仕敬.创新,让课堂活起来[J].新课程:中学,2014(03).

(作者单位:广州市从化区西宁小学)

猜你喜欢
欣赏课小学音乐新课标
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