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晶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资源已经成为现在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互联网资源与高中数学教学进行结合,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资源;高中数学;教学探讨
引言
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先进性创设教学活动,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在基于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提出几点看法,不足之处还望指出。
一、基于互联网资源的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加强学生的知识理解
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知识的讲解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利用互联网技术,教师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进行简单化,充分运用学生各方面的感知能力,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必修第二册第八章节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由于这一章节的内容主要考察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部分同学空间图形构造能力不够,在进行三视圖和直观图的教学活动中,无法有效理解图形变化的过程。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制造相关的课件材料,在进行这一内容教学时使用图文结合的形式,通过动态图画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空间图形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以互联网资源为教学参考的进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根据互联网上的名师课堂,探寻更加良好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如在进行有关圆锥曲线与方程这一内容教学时,由于这一章节的内容较为抽象,且解题过程也较为复杂,对于学生来说是属于比较难的一部分。教师可以搜索互联网上有关本章节知识内容的教学,学习其他教师的教案设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完善。不仅如此,由于本章节内容繁杂,教师进行课件制作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教师可以从网络上选取合适的课件资料进行数学教学,在减轻教学负担的同时能够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研讨和创新,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措施
(一)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实施教学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学生如果无法掌握相关的重难点知识内容,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也会出现一定的困难。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多媒体课件,利用颜色,声音或三维动画等形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将繁杂的数学知识进行简单化,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原理。
例如,以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第四节内容教学为例,这一章节的主要知识内容是有关点线面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大多直接在黑板上绘图,这样的方式无法让学生形成较完善的立体感,比如在判定两个不在同一立体图形中的面平行的时候,教师无法通过有效的旋转移动等变化,使两个平行面重合。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条件下,教师能够利用动画软件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构建相关的立体图形,利用动画技术让立体图形实现旋转平移等变化,并随时进行暂停观察此时点线面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例如,在判定线面是否平行时,教师可以将该图形面放置在一个立体图形中,并使该图形进行相应的变化,直至图形接近于所给的直线,判断直线这一个面会出现相交还是重合的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教学活动中图形自动变化,更加容易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空间感知能力,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和简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还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网络资源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
(二)依据网络环境,实现补充教学
线下课堂学习是教师有效进行内容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基本的掌握与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完善。但学生的课后学习巩固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对学生的课下学习情况考察,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补充教学,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以必修第一册第三第四章节内容教学为例,这两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函数类型的学习以及函数的应用。为了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相关的函数性质,教师在课后可以发布相关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依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电脑几何画板上绘制不同函数的模型图形,并通过函数的数据观察图像变化。归纳总结指数函数,幂函数等其他类型函数的奇偶性,图像的变化趋势等。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内容的主要场所,而线上学习时对课堂教学的进一步补充,能够提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助于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再一次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依据网络资源,在没有教师亲自执导的情况进行数学知识的分析,对于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基于互联网形式下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利用网络环境,实现补充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结束语
将互联网与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课堂,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唐敬轩.浅谈利用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促进高中数学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2):244-245.
[2]狄晶.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新模式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0(10):171-172.
[3]刘会锋.互联网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20(13):84-85.
[4]陈卓莉.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开展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36):0180-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