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2020-09-10 07:22:44谢世平
高考·中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考改革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谢世平

摘 要:高考改革,意味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发生转变,按照教学目标的变更转变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并最终保证各学科之间的平衡教学成果,高中数学在高考内容改革的背景下,一方面要保证传统的知识内容教学效果维持不变,同时也要加入对于数学思想以及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注重创新意识的提升,注重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考改革;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我国高考改革的具体文件从2014年9月下发开始,改变了高考的传统模式,将其与日常学习的关联性进一步提升,不单独区分文理科内容的方式有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能够更好的通过兴趣进行方向选择,但数学科目作为必考项目,仍旧需要学生重点对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遵照改革指导政策,提升数学课程在新环境下的教学效果,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高中数学课程在改革下的转变

当前课程改革以及高考内容的变革属于同步进行的阶段,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仍旧以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数学课程的主要教育目标,结合新课改当中提到的数学素养以及思想应用等目标,将其融入到教学环节中,从课堂设计到教学实践都充分体现这些新要求,一方面从知识讲解角度进行提升,同时也要将其在考试以及测验环节上予以体现。

在人教版高中课程中,对于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的区分应当按照新的规定作出有效的改善,选修内容同样具有重要性,例如几何部分的证明题,虽然在选修课程当中,但是其应用和解析能够与其他部分的课程相互结合,坐标系,导数等参照内容都可以在几何题型当中得到体现,所以作为综合课程内容,几何题型的重要性必须得到重视。教师在进行练习题的布置过程中,也应该转变传统思维,将题型和知识运用的类型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化教学,并且积极引导学生适应这一转变,避免在高考当中出现纰漏,因为对知识的掌握不全面导致解题思路不完整。

另外在当前的新标准下,高考所重视的是综合能力的运用,而不再单纯是对于知识点的罗列,所以在不区分文理科的背景下,数学的综合难度有升有降,需要创造性思维和理解力的部分将会增多,而对于单纯知识记忆的内容,将相对减少比重,所以教师也应该以创造性训练为主,而不是总结固定题型和命题思路来给学生押题確保高分。

二、教学过程中如何应对课程改革中的变化

当前数学课程中人教版教材的应用需要结合课表改革内容进行分析,保证在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前提下进行课程排布,从而充分做到领会精神,把握重点,对高中数学课程保持一致的关注度。

首先要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对不同年级教材的必修基础内容进行总结,即便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锻炼,但基础内容仍旧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学生缺乏基础思维的锻炼,那么对于难题也无从下手,所以基础的概念、公式仍旧需要进行背诵记忆,例如求导公式以及等差等比数列的结构特点、计算方式等,都应该属于基础课程的内容序列,在全面落实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传统方法让学生充分掌握其中的关键要素,完成快速高效率记忆的目标,例如以解三角形的方式作为突破点,恒等变换等思路仍旧是必须要了解的内容,不等式的性质等基础知识也必须要有所渗透,对于最难以准备的导数内容,也应该有所体现[1]。

但除此之外,对于数学思想的发掘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则应该在完成上一步骤之后逐渐落实,掌握基础知识之后,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有了充分的提升,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来为学生进行提升训练的铺垫,例如以坐标系计算几何图形的融合题目,解题思路应该结合两种知识类型,运用各自规律以及给定条件进行计算,才能够真正完成教学过程中的目标,让学生掌握对应知识在应用条件下的解题方法。

三、数学课程教学应注重创新意识的引入

对于课程改革最大的变化内容,创新意识思维需要教师通过新的方法进行教学,以逐渐开拓学生的视野,打造更具提升效果的课堂氛围。

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应该充分设计索要考察的数学知识内容,创新思维原本是对于优秀学生选拔所必备的素质,但是在新课改当中将这一范围进一步提升,所以教师应该将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让全体学生都通过创新思维的教育在高考当中取的好成绩,完成对自我能力的提升应用。

当然在难度调控方面还需要有一定的注重,数学课程即便不区分文理科,其难度也是有一定的区分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答题模式选择重点突破项目增加自己的得分点,教师也应该区分学生类型,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重点教育,例如在数列、几何题型的解析上,更偏重于文史哲的学生会选择较多,教师可以对于这一类型学生集中讲解对应题型,增加案例教学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效果和应用能力。而对于导数应用以及多问题题型,教师则可以针对有兴趣的学生构建题型,为其进一步提升成绩水平,加强数学思维能力打好基础。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能够更好的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在培养数学兴趣方面也会有着实的促进作用,加强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2]。

四、结束语

对于高中数学必然面临的最终考试,高考的知识储备仍旧是第一位的,但是对发散性的学习内容进行掌握,将成为教学当中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关键点,教师在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同时,应该妥善解决数学知识存在的抽象性和应用性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以及抽象逻辑思维解析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多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着手解题,避免定势思维影响学生思考,才能够真正达到课改和高考改革所期望的教学目标,将学生真正转变为具有自我思考性与自我认知能力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忠.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原则与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2).

[2]李小林.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18(4):278-278.

猜你喜欢
高考改革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0:58:38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