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建设的紧迫性和对策

2020-09-10 11:53张掌山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0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社会

张掌山

摘要: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其思想道德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笔者试从这一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大因素及其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家庭;学校;社会

一、新时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未成年人犹如初升的太阳,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是中央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社会主义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新时期影响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因素的分析

(一)家庭教育状况不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未成年人生活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未成年人的性格、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的形成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家庭在教育的职能上,社会上的各种问题,都会成为家庭教育的内容。从这个意义 上说,家庭中的德育,从世界大事,国家大事,法律治安到邻里关系,亲友关系,家庭关系等等,无所不包。因此,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文化层次,价值观念影响着孩子对他们的人生的认识,道德的选择有着重大的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产生消极的影响,这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素质及其言传身教。

(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传统的学校德育方式的缺陷

应该看到,以往那种以课堂灌输和说教为主要方式的传统学校德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然而许多学校目前还比较缺乏一种综合教育的机制,这是造成学校的德育成果一直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许多教师往往认为德育只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德育教师和班主任的事。由此,在自己讲授专业知识课程时,对德育的责任比较忽略,只关注“教书”,而忽视了“育人”,这一更为重要的目的。此外,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着简单化和形式主义的倾向,说教的内容多,实践活动少,勾通交流少,这就造成学生中存在着言行不一和“知行”脱节的现象。

其次、教育评价体系的偏差

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教书育人,对孩子的德、智、体、美等方面进行基础性培养和开发,为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基础。但现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围绕考试指挥棒转。为了学校所谓的效益,他们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注重知识灌输而轻视素质的培养,重视课堂教学轻视社会实践,简单以分数高低论优劣。他们完全忽视了德育工作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意义。这是造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新时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重视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做好家庭德育工作。

家庭在今天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已不在可能再单一地发挥作用了,但仍然是道德教育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既是未成年人的养育者,又是未成年人获取道德良知的引路人,父母的道德人格对未成年人道德人格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子女生活在特定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可谓是一道过滤器透过它文化价值观,道德观就传给了子女。因此,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从家庭抓起,从父母抓起。父母作为子女心目中的楷模和权威,应注意自身的形象,为子女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因为未成年人的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家长一方面要注意正确的“言传”,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身教”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起典范作用。

(二)发挥学校的德育功能,切实有效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必须改变传统德育思路和模式

(1)充分发挥所有教师的育人作用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部分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事,同时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事。任何一个教师,无论讲授哪一门专业课程,都会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自觉不自觉传达出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教书”和“育人”是不能分开的,如果一个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业上是优等的,思想品德上却是劣等的,那他绝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所以德育的内容和任务必须渗透在任何一个教师的任何一门学科传授当中。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的外部环境。

未成年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的积极因素对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有可能给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带来消极的影响。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道德环境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社会各部门应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大众传媒的外部信息输入的形式,与青少年自发的道德理念发生相互冲突,使得他们的道德人格中狭隘性、浅层性、不稳定性逐渐为宽广性、深层性、稳定性等特征的道德人格所取代,使青少年道德人格的生成克服自发朴素的形成,形成自觉的心理倾向,使富有个性的道德人格為进一步接纳普遍的道德观念,接受道德奠定了基础。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作为网络时代影响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塑造的最重要途径,大众传媒应当惩恶扬善,激励未成年人追求美好的理想,美好的事物,给青少年以希望和力量,帮助他们分析真与假,善与恶,引导他们追求高尚进取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 孙建新:《政治小论文》,远方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2] 楚丽霞:《互联网对青少年道德人格形成趋势的影响》,《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社会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