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琼
摘要:在素质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应注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数学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完成高效课堂构建。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由于初中数学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深远,在课堂教学中习惯运用传统的一刀切、灌输式等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宰者,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收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成为限制学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基于核心素养背景,初中数学教师要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培育观念,进而更新固有的教学方式,堅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多元的教学方式,点燃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为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翻折与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点燃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教师遵循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等方面,向学生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发现有哪些图形属于轴对称图形?”等问题,有的学生想到“蝴蝶”,还有的学生想到“眼镜”等,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教师借此时机引出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特点等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动手活动,教师为学生发放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让学生根据顶角平分线折叠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折痕两边是否相互重合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所折叠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具有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通过运用此种教学方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良好激活,教师不断发挥自身的引导与促进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总体效果。
2 精心进行教学准备
2.1 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有些知识内容是学生并未接触过的,教师要将这些内容较好地传授给学生,就要进行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实效。例如,在“有理数”的教学中,在讲解正数和负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需要精心寻找生活中用到的正数、负数的例子,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的知识点,提高教学实效。
2.2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能引导教学方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围绕的核心。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以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新课改要求,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特征相适应,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也要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运用,还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例如,在教学“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这一内容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幂”的概念及升幂、降幂的意义,并掌握排列方法,自主探索不同排列的规律。
3 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们创设针对性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情境的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引导学生们积极探究,提出质疑,从而更好地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体会数学的学习乐趣。
例如,在学习《等边三角形》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出以下问题:首先“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它具有什么性质?”其次“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与其底边相等,那么这一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学生可以通过教材来找到答案。通过教师的问题,学生能够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设类比的情境,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类比,从而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自己感悟到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问题的难度,教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首先,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问题的设计。例如,学生们在刚接触“圆周角”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就需要简单一点,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即可。而当深入学习之后,可以适当地增加难度来锻炼学生的几何能力。其次,由于一个班的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有着差别,所以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注重难度梯度的划分,从易到难地设置问题让学生都能有思考的空间,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4 认真设计课堂练习
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熟练运用数学知识,教师就要重视课堂练习。有些教师习惯于把课堂练习留到课后,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其实,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练习,教学效果会更好。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利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抓住教学重难点认真设计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使多种思维相互碰撞,以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教师还要分析和点评学生的练习,针对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这样,既能有效规避学生的错误,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判定”时,教师可设计如下的作业:对公路、常用的标尺、书籍进行分析,看两条线(公路两边、标尺两边、书籍两边)是否平行,并让学生说明判定理由,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平行现象,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5 结束语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学科,良好的数学课堂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实践能力等,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核心素养实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高萍莉.探究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