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方式

2020-09-10 07:22:44徐健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2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徐健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其对教师的教学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的知识理论同时,应该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主,从而学生的学习水平。小学生心智并不成熟,可塑性极强,十分欠缺理解和知识掌握能力,因此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想象和创造能力,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师目前为止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在数学教育中,有步驟、有目标、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会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布置预习;小组合作;整理错题

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自学能力息息相关。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积累薄弱,知识储备量低,数学是一门具有大量知识点和定义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学习到很多抽象的定义,并不能够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可能会存在学习吃力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让学生不仅是课堂上还是课堂之外都可以积极的进行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让学生从学习的被动模式变为主动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布置预习任务

让学生进行知识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差,因此有时候教师课上的知识讲解,很多学生并不能够充分的反应和理解,在学习上是比较吃力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有个大致的了解,针对自己已经懂得的知识进行内化的吸收,对自己的不懂的知识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在课上向教师提问。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前预习,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自学的成就感。除此之外,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有趣的预习任务,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到“认识钟表”这一课时,因为本节课本单元是进行时间教学的初始单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运用生活实际学会如何看钟表,正确区分“整时”和“半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教师在教授这节课之前,让学生对着家里的钟表进行学习,看看钟表上有几个格,有几个数字,什么时候是中午,什么时候是晚上。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情况准确辨认钟表上显示的时间。学生对这节课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提高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读钟表的方式与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以后学生学习更高难度的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鼓励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有助于构建良好和谐的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课堂缺乏互动性,生硬死板的课堂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一门需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学科,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探索得出正确答案,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教师应该充分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除此之外小组合作讨论问题的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关系,趣味的课堂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授到“观察物体”这节课时,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学生各方面的观察,了解到物体的正面、侧面和后面等不同位置所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六个人分为一个组,每个组的六个人都围在一起,围成一个圈,教师在每个组的中央都放置了一个物体,每一个学生所看到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讨论,初步体会到不同角度观察的形状是不同的,培养了学生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让学生从中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欢声笑语的课堂中学习到新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自主整理错题

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练习与温习。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同一道题型出的错误不要重复的出现多次,教师可以在数学的教育教学中针对以前现象,让学生进行错题整理,让学生将自己以前课上或者课下做过的出错的习题整理并誊写在本子上,锻炼了学生的归纳与整理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将错题誊写在本子上,加深了学生对错题的印象,降低了学生做题的错误率。除此之外,学生在错题整理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一些比较久远自己已经陌生的题目,学生可以针对题目结合已学知识和课本知识再次进行解答和探索,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生即将进行期末考试之前,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无论是课上带领学生进行计算题的练习还是课下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错题,教师每周让学生将自己本周出现的所有错题誊写在一个本子上,并将其命名为错题本,每周由课代表统一收上来,教师再根据错题本中经常出现的错题,进行统一的归纳整理,第二天统一对学生进行讲解。比如许多学生在“分数与整数”这部分的演算方法上经常出错,教师就可以结合那部分的内容教授学生精准计算的方法,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将错题再一次的誊写,也加深了学生的知识印象,培养了学生细心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水平。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应该教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外,更应该运用各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充分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让学生更高效率的进行学习与探究。小学生心智往往不成熟,活泼好动,注意力常常会不集中,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不依靠任何人的时候也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学习训练,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生.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3(12).

[2]刘小燕.让学生成为探究知识的“实践者”——浅议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90).

重庆市綦江区桥河小学 重庆市綦江区 401420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53:22
谈小学数学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探究初中语文活动课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27:52
作文评改“五步曲”
PBL与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1:22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47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