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林
【摘要】小学低段儿童刚进入校园不久,在新的学习生活之旅中学习习惯亟待培养。针对这样的儿童成长现状,教师、家长都应给予重视,应相互配合对低段儿童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教师与家长应联手合作,从低段儿童容易出现的不良学习习惯着手,进行学习习惯的矫正与培养。同时,还应引导儿童在正确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以为今后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段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前言: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受益终生的事情。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注重对小学低段这一时期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教师可在学校教学时,着重对低段儿童进行学习习惯指导,讲授正确的学习习惯;作为家长可在家庭中发现儿童的不良学习習惯,及时给予修正;而儿童自身也应通过家长与教师的帮助,主动改正不良习惯,继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师教学引导,养成儿童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作为低段儿童学校学习生活时,接触最为紧密的人,是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信赖的人,也同时是儿童敬仰的人。由此,教师可于教学过程,随时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着重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继而积极进行效仿。由此,教师可针对低段儿童学习的习惯还没有成型,并不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特点,依托儿童对自己的认可,指导儿童完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如,教师可在语文教学时,培养儿童阅读的良好习惯,并可讲述自己从小阅读的收获,影响儿童的阅读意识,使其意识到阅读带来的好处,继而积极效仿教师小时候阅读的经历,进行阅读习惯的养成活动。教师作为儿童良好习惯养成目标的指导者,除了要关注儿童的这些良好习惯,还应注重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这些低段儿童从阅读习惯的培养伊始,就以正确的姿态进入到阅读中,并一直保持这样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阅读习惯。同时,教师经过阅读习惯的培养,还可引导儿童拓展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习惯养成中,有效完成良好习惯养成目标。
二、家长监督修正,养成儿童良好学习习惯
家长作为低段儿童生活中的主要陪伴者,对儿童日常学习习惯应给予重视,并与教师随时进行沟通,了解良好习惯培养的正确方法,并在儿童回到家后,基于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进行监督,发现不良习惯时,及时给予修正。同时作为家长,应提升自身的影响力,运用自身的习惯行为,引导儿童正确学习与生活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家长应树立自身良好生活习惯,为儿童树立标杆。
如,在现今电子产品普及的时代,无论大人孩子都会因手机、电脑、电视中丰富的内容感兴趣,这很容易分散小学低段儿童的学习精力。那么,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从发现自身不良行为着手,进行改进,不应每天拿着手机不离手、坐在电脑前玩游戏、看电视连续剧看到废寝忘食,而应与孩子一起阅读,探讨学习问题,并利用儿童完成学习任务后,一起去户外做体育运动,增强低段儿童的体质。以此通过这样的家长监督与引导,修正儿童不良生活中的学习习惯,身正示范,提升儿童学习意识,继而不断提升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能力,循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三、儿童自主努力,养成良好学习方面习惯
小学低段教育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主体,是小学低段儿童。由此,教师与家长对儿童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实施中,应注重锻造儿童自主努力的能力,以此高效率完成儿童良好学习方面的习惯养成目标。基于这样的教学要求,小学低段儿童应经过教师的指导、家长的监督,循序提升自主养成意识,紧跟教师培养步伐,虚心接受来自家长的监督与修正,取得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效果。
这样的养成过程,儿童应首先具备自控力,这种自控能力教师可与家长共同配合,实现学校与家一体的培养模式,提升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其次,儿童可依据教师与家长的指点,自主进行练习自控力。如,儿童可以这样进行练习,遇到作业没写完,但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已经开演了,怎么办呢?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超强的自控力,儿童一定会扔下作业,去看动画片了。而具备了超强的自控力,儿童会对自己说“老师说过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应当先完成学习目标再去做其他的事情。我是一个坚守目标的孩子,我可以做到。”儿童经过长此以往这样的自控力养成,养成不完成学习目标,绝不去做其他事情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综合学习能力,有效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目标的达成。
总结:
总之,小学低段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经过指导与监督修正,提升儿童自主习惯的养成意识,循序提升的过程。因此,想要培养低段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可从教师教学引导、家长监督修正、儿童自主努力三方面着手,开展养成活动,以此通过这些环节的养成策略有效性,提高养成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曹玉荣.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国新通信,2020,22(01):192.
[2]罗庆华.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效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0):1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