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问题研究”教学的困境与突破研究

2020-09-10 23:23贺丰林
高考·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困境问题研究高中地理

贺丰林

摘 要:本文主要以“问题研究”教学为主题展开分析,以高中地理具体教学案例为例,在简要分析高中地理“问题研究”教学困境的基础上,立足于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探讨了“问题研究”教学困境突破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研究”;教学困境;突破方法

学习过程,基于本质角度而言,就是解决问题,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取相关知识的一个过程。“问题研究”学习,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学生知识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的提高,最终全方位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然而教学实践中,“问题研究”教学存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问题研究”教学效果的提高。所以,本文在简介“问题研究”教学困境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问题研究”困境突破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1.高中地理“问题研究”教学困境分析

1.1“问题研究”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现阶段,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对“问题研究”的认识,侧重考试大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造成教师在教学设计期间,有意识的选择考试内容,并对此进行优化设计,具体包括如何教学、如何创造问题并保证问题的有效性等。针对一些不在考試范围内的地理知识点,通常选择自动忽视,仅供学生课后阅读资料。

1.2“问题研究”开展频次低、时间不足

高中物理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普遍认为学生升学是教学第一目标,尚未意识到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1]。正因如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着眼于快速提高学生成绩,忽视学生思维与学科素养的培养。正因如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问题研究”教学活动时,会由于种种因素,快速终止“问题研究”,造成“问题研究”教学无法发挥出实质性的效果[2]。另外,部分地理教师直接放弃“问题研究”教学,认为“问题研究”需耗费大量课堂时间,不如直接知识讲解更具效果。

1.3“问题研究”教学与素质培养目标相悖

通常情况下,高中地理内容繁杂,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全部地理知识学完。正因如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以一般知识性内容为主,意味着这类知识点讲解时间占比重最大,需要学生讨论、学生实践收集资料的内容,可谓是少之又少[3]。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高中地理教师课时安排十分紧张;另一方面说明了地理教师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问题研究”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2.高中地理“问题研究”教学困境的有效突破方法分析

2.1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强化“问题研究”教学认识

信息化时代,一味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忽视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会逐渐降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所以,教师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得过于重视知识传授,而是立足学科,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重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因此,“问题研究”教学的实践,地理教师需在转变自身观念的基础上,深层次认识与理解“问题研究”教学。只有这样,高中地理教师才能在地理课堂上,重视“问题研究”教学,并合理开展“问题研究”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问题研究”教学期间,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得到有效培养。

2.2重视“问题研究”可开展性的提高

“问题研究”教学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与教学时间有关。所以,地理教师在问题教学中,重视“问题研究”可开展性的提高。具体言之,知识点讲解可在选择基础上,将其转化为驱动性问题,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逻辑性且层层递进的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种“问题研究”教学,一方面不受形式限制;另一方面问题内容十分丰富,贴近生活,问题探究时间可有效掌控,“问题研究”教学有效性自然有所保障。如此一来,在“问题研究”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均可以明显提高。例如:必修二《人口变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提出《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问题,并设计出农民工队伍、农民工与农村、怎样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等分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文本,并独立思考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逐一解决问题。这样一来,老师组织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有效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

2.3加强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高低与“问题研究”效果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地理教学实践中,需重视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信息获取,接触问题时,培养学生问题信息提取能力,并让学生结合自身理解,对问题信息进行描述;其次,引导学生将问题与知识相结合起来,明确问题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逐步解决问题,最后,问题解决方法予以总结,并加以应用。例如:“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学生需要自行阅读问题,并结合自身理解,复述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分析问题并探索问题的有效解决对策。然后,个别学生以文字形式,汇报探究性学习成果。这种方式开展“问题研究”教学活动,可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结语

总之,高中地理“问题研究”教学实践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教师认识不足。所以,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问题研究”教学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重视“问题研究”可展性的提高,以此促进“问题研究”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为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辰丝.基于问题情境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究与思考——以“水循环”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115-116.

[2]杜淑丹.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以“乳畜业”课堂教学为例[J].地理教育,2019(08):46-48.

[3]叶芳菲.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滑坡与泥石流灾害”为例[J].地理教育,2019(08):48-50.

[4]雷寿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以“锋面气旋”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5):88-89.

猜你喜欢
教学困境问题研究高中地理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