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思维特点 提升解题实效

2020-09-10 07:22:44袁圆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能力高中物理教学培养

袁圆

摘 要:本文围绕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题来展开分析,再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09-0038-02

高中物理学科是一门较为抽象以及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时,难免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教师要想在本质上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总体质量,促进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就要培养学生形成专业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意识到物理教学工作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各种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意识,应根据物理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思维特点来开展教学,注重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以抓住思维特点,提升解题实效为原则,探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针对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发散思维来处理物理问题的分析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发散思维来处理物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所谓发散思维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尽可能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够让学生以多样化的手段来处理物理问题,提升自身的处理问题能力,那么这就会大幅度的减少物理问题的解决时间,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观察生活中的“力”,并且发表自身的建议,说一下自己对力的认识和了解,分享在实际的观察中都发现了哪些“力”,有的同学说发现了生活中自行车的摩擦力、重物对桌面的压力、以及打篮球过程中的力,通过这种手段能够让学生们自主的探究力的类型和表现形式,让学生在这种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且将这种思维形式合理的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因为要想促使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学习重点,只有具备灵活的思维才能够高效率的学习,这也是学习物理必备的思维品质之一.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敏捷性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事物的变化来运用自身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及生活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转变以往对这种事物的看法,避免自身的理解只是局限于落后或者不符合科学依据的假设当中.

二、针对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分析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培養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面临着学习上的压力,还要应对高考各种考试的压力.在这种学习背景下,学生的各项能力正在不断地释放出来.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学生在学习时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因为物理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只有当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时,才能够处理具有抽象化的物理问题.但是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问题的理解会有各自不同的观点.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以及角度不同,那么处理结果以及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全面分析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辩证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会从各个角度来看待物理问题.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特点以及心理个性化需求.因为本身高中时期的学生其心理压力都相对较大,在学习上容易出现瓶颈期,以至于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产生消极心理.教师就应当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学,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并且教师在为学生们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对问题的看待形式,培养学生全面的探究分析思维的能力,提升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针对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式来实现思维发散的分析

教师应当在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构建物理模型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因为物理学科各种知识点的学习都是属于思维型的,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够掌握和理解重点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积极的利用思维的特点来为学生们构建学习模型,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的发散.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对这一节的内容进行预习,也可以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共同探究学习.完成预习环节后,在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深化基础概念知识.完成教学工作后,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设计电路,然后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实验以及记录,在设计电路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和帮助学生们去发展自身的思维发散,促使设计工作更加完美,也让学生能够设计出更加复杂的电路.而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通过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构建物理模型,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如果教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出现自身的思维和其他学生思维不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合理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掌握重点学习内容.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充分的意识到在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中物理是一门思维性以及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产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积极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并且实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发散思维来处理物理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构建物理模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物理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广波.变“囧图”为“通途”———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83):140.

[2]李衣康,付凉萍.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10-112.

[3]蒋勇,韦娟.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5(Z1):37-38.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能力高中物理教学培养
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08:02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9:51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