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态课堂制约课堂容量归因及对策

2020-09-10 17:05:18程焕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高中化学

程焕

摘 要: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具有非常重要地位,但传统化学教学过度关注知识的传递过程,学生的课堂融入度与学习效果相较于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需求依然存在显著差距.生态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关注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与探索欲望,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了根本性提升.全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使得化学的课时非常有限,教师必须要有效利用有限的课时完成“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活动,在提升生态课堂容量的同时为学生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内容,积极推动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得学生们既能有效参与到化学学习活动之中,同时又能够将更加多样化的内容呈现给学生,生态课堂的构建将从根本上改变高中化学教育现状,推动高中化学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生态课堂;课堂容量;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09-0094-02

生态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们提供丰富而多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生物的整体性、实验性与生命性为学生们展示了丰富而多样的化学世界.在生态课程中,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与个性表达更加多元,高考化学改革使得教师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教师也获得了更加自由的教学空间,围绕课堂容量的制约因素展开分析并寻找发展对策是高中化学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高中化学生态课堂及其特点

生态教育学理论认为,教育活动应该满足学习者的成长发展需求,建立学生、教师与环境之间的循环和交互关系,使得教学活动更富有影响力与渗透力,特别是要让学生能够有效融入课堂,实现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在高中化学教育领域推动生态课堂构建,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同时关注化学的生命性与主体性特征,重点关注学生们的个体需求及学习特征,打破传统化学教育的整体化一,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高中化学生态课堂的师生关系发生了转变,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教育设计师转变,例如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的改变,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参与实验过程,积极主动开展实验研究,发现化学与生活间的关系.在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调动、整合与利用,為学生们提供更加多元的教育内容,多媒体资源、课外实验、网络教育工具等等方式的综合运用使得生态课堂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影响力.另外高中化学生态课堂也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及主动性等等特点,化学教育环境的改变为学生们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条件,而积极推动化学生态课堂的落实能够为高中化学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实现高中化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中化学生态课堂制约课堂容量的归因分析

课堂容量是教育改革后教师关注的重点,如何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将更多的教育内容高效地传递给学生,进而实现教育的持续发展,这是高中化学教育关注的重点.教师不仅仅要关注自身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内容,在生态课堂持续推进的当下,依然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课堂容量.

1.统一化的教学预设制约了课堂容量

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各不相同,教育环境的改变和教学状态的改变对学生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日益提升,他们对化学的认知与融入存在明显差异.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高考制度改革后很多学生失去了化学学习动力,教师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很难完成教学目标,只有通过扩充课堂容量才能够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师在教学前往往会进行教学预设,人为地拓展课堂容量,却未能考虑到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与接收效果,统一化的教学未能准确契合学生们的差异化需求.

2.教师的课堂组织与预期存在差距

“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是当前高中化学生态课堂容量拓展的发展方向,这也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要求,缺乏有效的组织则很容易导致课堂出现失控现象,进而导致课堂容量被压缩.例如学生的展示讲评耽误时间会导致其他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讲解,而课堂动态的生成也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们一定的思考和感悟时间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每堂课都只能围绕少数问题展开讨论分析,较为有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使得学生们很难高效融入课堂,一些基础性知识点的反复讨论研究导致教师和学生无法快速找到重点,在讲解之后依然无法探寻到答案,进而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变得非常低效.

3.多媒体的异化失当影响课堂容量提升

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媒体等教育技术的引入有效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教师能够将很多原本抽象的内容用直观而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也有效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出现了异化失当现象,课堂教学节奏过快且拓展补充内容过多,学生们沉浸于虚拟的环境之中,实践和感知的机会大大减少,这未必能够提升课堂容量,非常不利于生态课堂的构建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高中化学生态课堂容量提升对策

1.注重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在生态课堂中教师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承担着教育引导和教育组织的重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们的总体学习状况,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们的个体需求,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够融入课堂,避免一味的强制性灌输给学生们带来负面影响.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能够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化,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活动.

2.强化课堂组织与协调

课堂的有效长度取决于减少低效甚至无效的活动.充分规划好 45 分钟内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是确保课堂容量的有效长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强化课堂组织和协调,明确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和简要介绍的内容,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井井有条,有效避免时间的浪费,确保学生们能够高效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推动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3.合理运用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能够将知识用更加多样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些方式是高中化学生态课堂扩容的有效支持.为了进一步合理运用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将多媒体教学资源向课外倾斜,鼓励学生们利用多媒体展开自主学习,同时在课堂上适时引入教学辅助手段,这将有助于课堂容量的拓展.

参考文献:

[1]曹少华.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化学课堂容量[J].教学与管理,2018(28):71-73.

[2]徐明奎.高中化学生态课堂中被忽视的限制因子的存在与转化[J].化学教与学,2015(11):14-16.

[3]符晓东.高中化学生态课堂的优化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04):24.

[责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2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40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38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与优化策略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2:08:13
构建生态课堂,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