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教学

2020-09-10 07:22:44李晓慧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34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核心素养

李晓慧

摘要: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教育,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核心词汇,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的音乐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音乐整体水平。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教学。

关键词:初中音乐;核心素养;音乐内涵

初中生受到中考的影响,学习压力大,心理上容易出问题。在这种紧张中,音乐起到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的作用。但是,迄今为止,考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音乐、美术等艺术能力的培养。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学科教育的重要任务,初中时代音乐教育应保持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感受音乐背景、开展音乐表演体会音乐意境、组织竞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结合生活实践感受音乐价值、渗透德育思想培养积极观念五种教学方法。

一、结合音乐背景感知音乐内涵

音乐创作源于音乐家对生活的自觉、对历史的追忆或者对身边事物的启发,在观赏音乐时,从作者的创作背景,可以让学生理解音乐的意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领域享受其便利性,教育也不例外。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用多媒体向学生拓展音乐背景,吸引学生的眼光,提高音乐教育的效果,提高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会唱的歌,在教国歌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词的意思,笔者在这首歌的创作背景下向学生介绍。让学生看看中国人民抗争的照片,结合照片谈谈自己的心情。之后播放了电影《风云儿女》的主要插曲,告诉学生这首歌本来是《风云儿女》的主题曲,让学生看电影的同时,激发爱国情怀,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感受歌词的气势,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感情。

二、开展音乐表演体会音乐意境

音乐是一个特殊的故事性很强的艺术,其节奏的变化、音调的高低体现了作者不同的心情。在教书过程中,为了引起学生和作者的共鸣,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音乐,将学生科学地分为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音乐表演活动。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音乐剧的编排过程中意识到音乐的境界,感受到不同人物的形象,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主题的思想,获得感情上的收获。

《军民一家亲》是芭蕾剧《红色娘子军》第4回《党育英雄,军民一家》中的歌曲,學习前,笔者先播放《红色娘子军》芭蕾剧,让学生学习音乐内容,感受音乐的形式美、境界美,加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之后,总结学生《军民一家亲》这个主要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舞台形式演奏。学生不会跳芭蕾,只要简单地用身体演奏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就可以回到当时的情况,感受到女主角在党的领导下的思想意识的变化。

三、组织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参与

众所周知,初中生自尊心强,在同龄人中不能落后,竞争是积极提高学生自我的有效途径。事实上,学校的文艺活动除了庆祝、娱乐等作用外,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竞争,在日常音乐教育中,教师将学校单位组织的文艺活动表现为班级,积极地申请学生参加,展示自己的音乐学习成果。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参加课程。

学音乐后,笔者和班上音乐课的代表一起策划了以音乐为中心的竞赛节目——《唱星》。比赛的主要评委是笔者、班长、文艺委员,从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中选出了7名大众评委。参加者的第一部分需要唱教材的曲子,自己准备伴奏,唱完后由主要的评委评分,获得2票以上升到下一部分。第二,学生需要寻找合唱伙伴,两人一起唱好歌曲,唱完后由主要评委评分,大众评委重新评分,每人以得分选出优胜、亚军、季军。这种方式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才能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有很大影响。

四、结合生活实践感受音乐的价值

音乐来源于生活,最初的音乐雏形是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而产生的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传递信息的呼声,通过人们庆祝收获时敲石器和木器来表现喜悦。音乐是一门非常自由的学科,在教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引入生活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感受音乐的价值,体会音乐的魅力,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爱好,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才能。

学生不仅要学习观赏音乐,还要学习创作音乐,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表达自己的感情。在音乐课上,有时突破课程的模式,带学生去学校周边的公园和其他空地,观察身边的场面,把自己想看的写在歌词上,用学习的节奏和音符作曲。学生认真完成后,笔者仔细看和修改每个学生的作业,珍惜他们的创作成果,为他们自己创作的音乐感到骄傲。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素养,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感受到音乐的价值及其传播的意义。

五、渗透德育思想培养积极观念

素质教育的德育为先,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初中生处于反抗的时期,思想价值观不成熟,缺乏面对事情辨别善恶的能力。这需要通过德育促进学生思想的进步和发展。积极的音乐不仅能让人欣赏,也能锻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作为初中音乐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音乐渗透的德育精神,培养学生的积极观念和正确思想。

例如,《青春舞曲》是新疆民谣,情绪开朗,奔放,节奏鲜明,教这首歌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唱歌,也要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例如,《我们是冠军》是世界足球迷唱的歌曲,他的歌词很简单,表达了运动员胜利兴奋的心情,在教这首歌的时候,教师能够使学生渗透出坚强的体育精神,学生在学习上具有坚强的品质,不断进步。例如,《我和你》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歌曲,歌曲旋律宁静,歌词朴素,给人以很舒适的感觉,表现了中国人民欢迎世界人民来到北京的友好态度和诚心。在执教过程中,除了学习唱歌,笔者还让学生渗透我国的外交态度和原则,使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友好、和平地与他人交往。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在,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这就是现在许多父母申请学生学习兴趣班的原因。初中开设的音乐课程,不仅有培养学生才能的功能,还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等多方面的提高,满足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小丽.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J].北方音乐,2018,38(14):37-138.

[2]宋步妍.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音乐教育策略[J].课堂教学研究,2018(29):223-224.

[3]徐佳.以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音乐教育[J].学周刊,2018(34):158-159.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榄圩中学 532200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鉴赏教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51:29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8:35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