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良英
摘要:数学是中专学生的基础文化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和为专业发展服务的功能。然而,大部分中专生的数学基础都较为薄弱,学习困难,本文从调查和研究影响中专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知识基礎、态度、心理和教师授课方式、教材教学大纲等不利因素入手,分析教学特点,提出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因素,运用特色化教学方法,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热爱及情感等,来改善中专生数学的学习状况,以便更好的避免和改进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中专学生;数学学习;特点;教学对策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基础性和工具性较强,这对中专学校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然而,我国中专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却并不乐观,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大纲要求较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因素,致使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都不高,如何扭转这一局面,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成为中专学校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作者从自身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与对策来进行探讨。
一、中专数学教学的意义
中专学生的培养有别于普通高中,以具有专门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为目标。一个人的数学能力伴随其终生,生活中也处处都需要用到,它提供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是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基础,是打开其他学科大门的钥匙,因此,数学的学习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中专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中专学校的学生通过中考分流而来,通常成绩都相对较低,尤其是在数学这种基础文化课上。根据新生入学数学水平测试的调查显示,18.6%的学生未达到小学毕业所需的水平,52.3%的学生未达到初三年级水平。这说明中专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差,水平远远低于正常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要求。
(二)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未能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
根据对学生的抽样调查,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甚至有看数字而怕数字的心理;部分学生在认知上也存在偏差,认为数学成绩占整个中专所学比重很小,毕业后也很少有机会使用到数学来进行工作,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一部分学生认为,进入职业学校就是学习技能,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就行,因而,从意识形态的理解中将数学排除在学习之外。
(三)中专数学教材不太吻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教育部对于中职教育大纲规定也只在普通高中的基础上相对降低难度,而当前中专数学教科书采用的理论版本较多,难度各易。再加上多数学校对数学教学不够重视,课程安排上又大大减少上课时间。致使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安排变得紧迫,易出现讲授不到位、跳过学习内容等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也跟不上教学节奏,很容易滋生消极情绪;此外,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使用同一本数学教材,未关注到专业特点和要求。编排的数学教材过于重视理论系统的完整性和论证严密性,未能融合学生专业区分教材,忽视了体现数学的实用性。
三、中专数学教学过程中易存在的问题
(一)中专生数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中专学校的学生都是中考分流而来,本身在文化课方面基础就相对薄弱,大多数学生都是抱着掌握一技之长,进入社会能找到一份工作而来,对数学这种基础课学习积极性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畏难和消极情绪。且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导致不同学生之间的水平的差距较大,数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二)教师授课方式不适应学生实际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仍采用老一套“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未能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摸索出一套适应当今学生,能体现个性化的灵活教学方法;多数教师在授课方式上一成不变,依然采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灌输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落后、手段单一,易造成学生厌倦情绪,致使处于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费力的境况。
(三)中专数学教学大纲较为落后
教学大纲的落后,也是造成中等职业教育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教学大纲对于课堂教学具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对落后,无法进行及时更新和调整,因此存在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实际需求的情况。
四、中专学校学生数学教学对策
为了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错误认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须先努力改变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循序渐进,达到为其他学科打好基础的目标。
(一)学法指导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应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二是教师应在各个方面指导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三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运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来提高学生的信心。
(二)抓关键期策略
抓住入学的第一学期以及每学期的开始和中期这几个关键期。第一学期为进入新环境的开始,学生的学习行为需要指导和养成,这个时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严格要求会影响学生整个中专阶段学习生涯,且也容易接受管理;期中是学生学习之后的重要的反馈阶段,要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引导方法,对不良行为及时纠正,使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定型。
(三)培养思维策略
学习数学的目标是学习数学思维,以及掌握运用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应引导他们运用数学思维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加强对学生反思的监督,将反思作为学生的日常要求,通过培养思维来引导他们对数学的错误认知进行纠偏,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制定特色教学方法
针对授课方式不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特色的教学方法。将数学与学生专业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明确各专业的侧重点,加强教学针对性,如会计、审计、出纳、工程预算等岗位学习专业,数学计算能力是重要的能力之一。另外,教师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而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积极性,引导主动学习,例如问题教学法,利用好奇心理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将抽象概念通过图文声像呈现,寓于直观而形象的事物中,来提升理性认知和理解;分组学习法,以小组为学习单元,共同探究完成任务,做到让学生真正参与。
(五)编写与学生相适应的教材
针对当前中专学校数学教材与专业课程脱节的问题,建议教材编制部门,根据不同专业类别特点和学生接受程度、实用性相结合,编制不同内容教材,有针对性的让学生掌握此阶段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从专业学科不同方向,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达到培养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
结束语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针对一些学生的各种不良习惯,教师应耐心地给予指导和纠正,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马雪梅.基于微课的中专数学教学实践探究[J].才智,2018(34):159.
[2]缪佳俊.对中专数学教学的问题思考及建议[J].学周刊,2018(33):29-30.
[3]卢洁.谈如何把握中专特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才智,2018(28):120.
[4]孙杰文.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5(1):25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 53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