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农村高中选课走班的实践与反思

2020-09-10 23:23刘建昌
高考·中 2020年8期
关键词:选课走班新高考反思

刘建昌

摘 要:随着2018年福建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我校立足农村完中校实际,积极做好前期准备,为顺利推进选课走班奠定了基础。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也产生一些问题,并对存在问题作了自己独立思考。

关键词:新高考;选课走班;实践;反思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面临着全方位的冲击,高中学校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应对“3+1+2”考试模式。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高中学校做好“选课走班”工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课模式和高效的走班教学,进而为高中学生适应新高考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8年福建省启动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以来,我校立足农村完中校实际,积极应对新高考改革,做好选课走班准备,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遇到了许多困惑。本文就学校选课走班的初步实践,对做好前期准备、课程编排等具体实施、现存问题、解决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好前期准备

1.开设生涯规划课程

新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生涯规划前置。高一年学生正处在生涯发展的探索时期,他们有了解自我、探索自我的强烈愿望,具有理性思索未来生涯发展的能力。因此,我校从高一新生入学开始,通过心理课、专题讲座、主题活动等课程,强化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生科学选课走班能力。如根据生涯规划课程要求,我们安排高一学生开展“体验职业、规划未来”主题活动,要求每一位高一学生了解一种职业,体验一个岗位。学校挖掘家长资源,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提前体验职业岗位。有的学生选择了体验老师这一职业,于是在观察老师一天的工作内容的同时,听一节课,批一次作业等;有的学生走进工地,体验一名施工人员是如何工作的;有的学生走进法院,体验法官案件审判工作;有的学生走进医院,体验医生工作等等,职业种类繁多,体验感触深刻。职业体验之后,学生们通过访谈了解这一职业及从业人员的一系列相关信息,完成访谈报告以及职业调查报告。经历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走进社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初步规划人生发展方向,对选课走班也有个初步认识。

2.选课走班摸底调查

我校分别在高一上学期期末、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后、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后,采用问卷星进行选课走班网络问卷调查,从学生认知入手,围绕学生对高考新方案、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的选择、分层走班的组织教学模式设计问题,形成电子问卷发布到问卷星调查网站上,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答卷,并进行模拟选科。学校通过对问卷数据结果分析,全面了解学生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组合意向,认真分析学生选课走班的数据,初步拟定将开设的学科组合,并在学生完成两轮模拟选课的基础上,到高一下学期考试结束后再次组织学生选课,最终确定自己的选科组合。

3.召开学生和家长会

为了让学生和家长全方位了解新高考改革政策,帮助学生科学选课,学校及时召开年段学生会、家长会,邀请校领导、省内专家来我校开设讲座,从新高考改革的背景意义、福建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高校科目指引、选课走班建议等方面及时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形成“学校在保障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学情、教师资源等,形成部分走班的校本方案。”同时,针对个别组合选科的学生人数少于15人的情况,年段及时召开这部分学生和家长会议,在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意见的前提下,动员这些学生重新选择选考科目组合,并经学生、家长当场签名确认。其中历地化组合只有1人,经动员,学生仍坚持选该组合,学校最后也尊重该学生选择。

4.着力提升配套水平

为应对新高考改革,在2018年暑假,我校陆续派出教师,前往浙江、上海、山东等试点省市学习考察,学习当地走班制模式、选课平台建设、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等内容。与此同时,我校借助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并进行选课走班制的探索和实践,引入排课、考勤等信息智能系统,并对现有课表进行预排课程。

5.完善学生评价制度

新高考增加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方面。高中学校对此进行记录和管理,作为高等学校录取参考。我校从2018年秋季开始,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把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研学等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

6.改革学校管理体制

新高考,考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和学校,应对新高考,学校的组织管理、师资力量的配置、教师的教学模式、班级管理理念等都需要改变。同时,由于2018级高一新生處于新高考、新课程方案、新课标、旧教材的过渡期,面临课程、教学、考试如何衔接的问题。学校要在新高考背景下,着力研究高中课堂教学改革,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

7.致力优化课表编排

选课走班后的课程表,因要兼顾学生选课的课程、体育模块教学、选修、研究性学习课程,因此课程表编排比较复杂,必须借助计算机编排。但由计算机编排的课程表也不尽完美,多数科任教师的课程较分散或不合理。所以,学校在计算机编排的基础上,辅以人工调整,使得课程表编排更加实用、合理化。

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我校的选课走班顺利推进。在实际操作中,坚持让学生先选科目,后安排配套教师的原则。在编班时,学校将选课组合相同的学生按照成绩随机平行编排,组成行政班。根据学生选课结果,我校400名学生共选择6个组合,编成8个行政班。其中选物生地组合90人,编成2个班;物化地组合89人,编成2个班;史政地组合88人,编成2个班;史生地组合54人,编成1个班;物化生组合78人,随机编成1个班54人,另24人编入其他行政班,需走班;史地化组合只有1人,需走班。需走班的同学按照选考科目2+1的模式走班(即班内同学保证两科相同,如化生X,生地X,物地X等)。如物化生组合共78人,需走班24人,其中由计算机随机安排54人在行政班,其余24人由计算机随机编入物生地、物化地组合4个班中,每班各6人。史化地组合1人,安排到史政地组合,这样25个需要走班的同学只要一个学科参与走班,便于教学与管理。

二、以智而视,得形之微——归结存在问题

1.行政班管理功能弱化

实行选课走班后,出现了教学班与行政班共生共存的局面。教学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行政班的教学功能,班级建设与管理也受到相应的弱化,导致班级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教学班的班级活动少,选课走班的学生几乎没机会参加教学班活动,让选课走班的学生没有“家”的归属感。同时,选课走班的学生参加行政班活动的机会和时间也大大减少,这势必会弱化走班学生对行政班的认同感,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流浪儿”的感觉,不利于培养走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2.班主任管理作用削弱

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体制中,学校通常采用行政班管理制度,班级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同学、固定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师生之间交流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能及时了解并掌控。但是选课走班打破了这一传统的管理模式,选课走班的学生每天都要到指定的教室去上自己选择的课程,上完后才返回原有的行政班。这样,班主任对走班学生在教学班的听课、作业等学习情况以及思想表现就难以掌控。

3.教学班管理功能单一

教学班是一个组织相对灵活、宽松、自由的临时班集体,学生来自同年段的不同行政班级。教学班工作重心在于教学工作,至于班级管理与建设涉及的少,与行政班相比,教学班的管理功能显得单一,其教育功能明显弱化。

4.教与学的评价难操作

新高考选考科目的成绩是实行等级赋分制,而在本校内的不同选科组合的考试成绩不具有可比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缺乏标杆意识、竞争意识。因不同组合的学生原有基础层次不同,也造成对科任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成绩难以进行客观评价,不利于学校对教学的有效跟踪管理。

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提出解决策略

1.实行平行管理机制

学校在管理形式上,应以行政班管理为主,教学班管理为辅;在管理内容上,教学班不能只关注教学工作,也要积极参与学分制、综合实践活动、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在班级组织建设上,教学班可以参照行政班组织架构,设置教学班班主任(明确科任教师即为班主任)、班主任助理(学生担任)、学习委员、小组长、科代表等,确保教学班班务正常运转。因此,在管理上可以实行教学班与行政班平行管理机制,即行政班级班主任承担主要管理责任;教学班的班主任拥有相对独立的班级处置权,其主要任务是管理好教学班,并向行政班班主任适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思想情况等。

2.强化自主管理意识

选课走班后,必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我校制定《学生自主管理量化评定细则》,细则由出勤、课堂纪律、作业考试、安全法纪、文明礼貌、仪容仪表、卫生保洁、爱护公物、集体贡献、荣誉表彰、学生违纪处置办法等组成,内容涵盖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方方面面,有奖有惩。学生自主管理量化评定细则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在班集体里由一个被管理者成长为一个管理者,从而培养学生的班集体主人翁意识。学生自主管理量化评定细则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实现自主管理、自我评价、自主调控,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最终达到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

3.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我校实行让学生轮流担任教学班“班主任助理”制度,让他们对教学班班主任负责,管理好教学班当天的考勤、纪律、卫生、作业等日常事务并做好记录,当天结束时向教学班班主任汇报管理情况。让班集体的成员在履行班级管理职责的过程中,真切体验到管理他人工作的繁琐与艰辛,体验到协调同学关系、维护班集体荣誉等的不易,进而培养自己的自理、自治、自律的能力与自觉性。

4.创新学生评价办法

针对不同组合的学生成绩无法比较、质量分析难于进行的情况,我校采用年段学生成绩等级转换赋分制,这样可以知己知彼,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即将学生再选考科目按年段汇总排名,先按等级进行赋分,赋分后再按物理、历史两大组合分开、按总分进行排序,得出各科的质量分析。如2019年秋期中考试成绩,从等级转换赋分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组合的总分、各科情况,一目了然。

赋分的做法、意义,是让学生从质量分析中知道自己在年段里的位置,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找到努力方向;让科任教师能够分析自己任教班级与年段成绩的比较情况,便于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争取进步,增强了竞争意识、标杆意识。

5.修订配套管理制度

选课走班给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原来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选课走班的需要,因此必须对原来的制度进行了重构和完善,如我们修订《德化三中选课指导手册》、《德化三中走班教学管理办法》、《德化三中全员育人导师制》等配套制度。

總之,“选课走班”的班级管理是当前学校教育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农村高中校要未雨绸缪,做好准备。同时正视“选课走班”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困难,积极探索解决“选课走班制”的管理体制机制。我们相信,只要认真学习,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技巧,并不断研究实践“选课走班”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就一定能实现“选课走班”班级管理的新突破,从而走出一条适合农村高中校的“选课走班”班级管理特色之路。

猜你喜欢
选课走班新高考反思
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选课走班教学思考
选课走班形势下的分层化学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复习策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