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泽民 杨柳
摘 要:移动互联网正在迎来碎片化时代。“碎片化”时代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信息传播方式、知识体系、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碎片化”四个层面。“碎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而问题在于“碎片化”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难度,同时也迫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速变革。面对碎片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紧跟时代潮流,探索应对之策,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导,主动适应“碎片化”特征,开展“微”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运用“碎片化”传播,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碎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碎片化”一词最早被应用于社会学中,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被打破成零散部分的过程[1],后来被引入到传播学研究领域。目前,“碎片化”一词常被应用于新媒体研究的话语体系中,通常用来表示在网络空间中完整被割裂,整体统一的信息被解构成多种多样的信息片段。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发展产生了“碎片化”市场,信息从“系统化”被解构为“碎片化”呈现爆炸式增长。与此同时,信息的碎片化也加速各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发展,移动互联网正在迎来碎片化时代。如今,人们每天通过搜索引擎、即时通信等多种类型软件平台获取信息,在工作生活社交的间隙随时随地获取网络信息,网络教学、在线直播也越来越普遍,“碎片化”已经成为常态。在互联网语境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被视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传播活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正确认识“碎片化”的时代特征,主动适应“碎片化”环境,准确把握“碎片化”困境,紧跟时代潮流,探索应对之策。
一、碎片化时代的主要特征
在碎片化时代人们对于网络信息获取的时间、地点、方式可以自由选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与以往相比数量更加巨大而内容趋向分散的信息。碎片化时代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传播方式、知识体系、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碎片化”。
(一)传播方式的碎片化
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人都是麦克风”的传播方式呈现出“点对点”“众对众”的交互网状、立体化传播特征。各类网络平台上融合了个体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等多种模式。正是因为这种传播特性,导致完整信息被各式各样的分类解构为信息片段。[2]人们获得的知识不再完整,甚至是零散无序的,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经过多次的分享、转发、评论、加工等产生指数级裂变效应。而传播效率较高的内容往往正是这些比较零散、存在系统不足、且低质重复的类型,好奇心会驱使人们热衷于探寻充满新鲜感,但未必真实严谨可靠的信息。
(二)知识体系的碎片化
“碎片化”的传播变革必然会造成知识体系的变革。在过去,人类的知识体系是由完整的、通过精细化学科分类、按照一定内在规律组织起来的系统,层次清晰、条例明晰,按照“线性”结构有序连接。而如今,知识信息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一个个网页、超链接来呈现,所有的知识点、信息点相互交织,构筑起网格化的立体结构。每一个网页呈现的知识信息相对独立,与其他网页可能有关联也可能毫无关联,人们很难提前了解超链接之后将看到什么。好奇心被一个个网络链接驱使着、诱惑着,如果不是目标明确很难获得较为完整的知识。互联网信息的丰富与开放,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接收信息更加多样,看似能够学习到了很多内容,但真正转化为有效知识的并不多,并且容易陷入信息超载的海洋中,消耗着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当然,知识体系的“碎片化”也能够带来一定的好处,比如,它有助于人们摆脱思维定势,开阔知识视野,并且启发创新。
(三)学习方式的碎片化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注意力和时间的价值被认知,人们开始按小时、按分钟来计算时间,力求精进每一刻。因为时间选择上的碎片化,进而导致了学习方式的碎片化,又因为知识体系的碎片化从而加速了学习方式的碎片化。人们将整体、系统的知识分解为若干短小的知识点,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空间, 进行片段式微学习。[3]因为碎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快餐式文化应运而生,进而加速了碎片化信息的生产。当人们习惯了的碎片化学习方式后,完整的时间也会被人为的切割成碎片化,人们不再习惯花费大量的时间慢悠悠地生活,不再冥想沉思、不再深刻思考,对于长时段信息的耐受力减弱。任何依托互联网开展的教学活动,都有其天然的局限性,就是学习方式的“碎片化”,每堂网络课时一再“精简”,时间被切割成碎片状,有限的时间很难被用来系统、全面的讲述复杂的知识点,网络教学内容上也呈现出“短小”“简练”的特质,如果不加以线下的进一步深化,通过有限的网络教学很难做到对知识点的有效掌握。
(四)思维方式的碎片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时代也不例外。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和深入应用,网络已经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内容、时间选择的碎片化导致了思维方式的碎片化[4],使得人们难以从整体上进行直观判断,进而造就了人们独特的“碎片化”思维方式。“碎片化”的思维方式主要呈现三种特征:一是深度思考能力受到阻碍。获取信息的方式虽然越来越便捷,但探寻信息背后的本质越来越难。人们对外界的信息依赖性越强,思维的惰性也就越强,注意力被分散,思考力被弱化。二是即时决策较为普遍。每天都会接收到巨大信息量,使得大脑对信息加工的速度要加快,需要短时间内思考并做出决策,多数情况下决策缺乏深思熟虑,随机反应增多,加速碎片化信息的传播。三是开放性思维成为共识。碎片化时代,人们接收信息更加多元、丰富,思维的局限得以破除,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去伪存真”,这对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碎片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在经济社会全球化的今天,网络空间中多元价观值并存、各类文化相互交流,大学生的个性选择呈现多样性、个体价值更加张扬,并且乐于接受不同文化的多元价值观。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特征,使得学生对于系统性的理论接受难度增大,淡化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效度,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过程。网络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引起教育者深层次的思索,互聯网时代对“教与学”是促进了,还是迟滞了?
(一)积极影响
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是网络空间的“原住民”,对互联网“碎片化”有着天然的适应性。他们充满好奇,喜欢追求新鲜事物,乐于接纳多元文化,这也造就了他们在思想领域具备开放性、创新性和包容性的品质。一是有助于丰富传播途径。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社交途径、更加宽广的信息来源渠道、更加开阔的观察世界视角,同时也因为获取信息的自由与便利,使得他们对于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依赖性逐步减弱。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教育主体的积极引导,教育客体的自主探寻,教育的协作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距离更加亲近,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二是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互联网的碎片化信息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孤立的、开放的、片段化信息相比于传统的、封闭的系统信息更加容易激发头脑风暴,思维上不受局限,对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都有好处。三是有助于拓宽视野。互联网空间中一切皆可容纳的局面,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肥沃的文化土壤。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在互联网上皆可传播,也因为碎片化思维的影响,大学生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更加多样、更少偏见,这些特质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有所凭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主动适应互联网“碎片化”的特性,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碎片化思维中的闪光点转化为学生的思维意识,进一步增加主流价值观的引领。
(二)消极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特征正在瓦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使得教育的目标变得模糊,导致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一是价值观偏移,注意力分散。正因为互联网信息量的巨大,人们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和喜好来选择性地接收有关信息,忽视那些不属于自己兴趣范围内或不关心的信息,无形中构筑起了个性化的信息圈层,加之目前的诸多互联网平台会根据大数据算法、个人浏览偏好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信息,无形中加剧了“信息茧房”的形成。教育主客体间存在认知差异,主流声音难以有效传播,网络异见无法有效过滤。[5]大学生如果长期沉浸在“信息获取封闭化、交互关系层级化”的网络世界中,会引起价值认知的偏离、思想认识的极端情况。[6]沉迷于网络空间所建构的虚拟世界而逃避与现实生活互动的“容器人”与日俱增,迷恋网络游戏、二次元世界等现象均与网络“圈层化”不无关联。网络信息纷繁芜杂且真伪难辨,大学生若缺乏深度思考和判断,容易将片面的认知当作整体的认知,在多元化的价值引导中迷失方向。二是主导性弱化,权威被瓦解。在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依赖于传统课堂,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也多由教师亲身讲授,思政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天然的主导性,掌握着思想舆论的话语权。在如今的网络空间中,即时聊天、短视频、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了解世界的重要平台,教师和学生都是碎片化信息的接收者、学习者、参与者,教师拥有的知识储备不再具有绝对优势,学生甚至更容易获得最新、最佳的信息内容,学生随时都有可能会质疑老师的观点和论断,这对教育主体的权威性提出了挑战,弱化了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同时,网络意识形态的多元也在深刻塑造和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三是逻辑性缺失,判断力下降。长期浏览“碎片化”的网页信息,大学生会习惯于非线性、不依赖逻辑的步骤思考问题,引起思维的跳跃,导致信息的组织比较无序,进而造成逻辑性思考的缺失。网络空间中充斥着关联性较差、话题走向不聚焦、更新频率加快的碎片化内容,一旦出现被引爆的热点事件,“吃瓜群众”会被舆论裹挟缺乏判断,在跟风的情绪趋势下会加剧极端信息的散播,众声喧哗下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场域形成强烈干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既可能在众声喧哗中脱颖而出,也可能在众声喧哗中销声匿迹。[7]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意义重大[8]。面对现实困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有所作为,主动适应“碎片化”的特点,主动参与积极引导,善于“变危为机、求同存异”,让“化整为零”变为“零存整取”。
(一)高度重视网络思政工作,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导
“碎片化”是互联网时代造就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客观认识这一特点,以开阔的胸怀来接纳多元价值文化的存在,并争取在多元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是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价值塑造的重要场所,但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在网络空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和积极性依然不够,亟待加强。高校应该正确认识网络思政的重要价值,运用好“碎片化”优势,持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加大内容创作力度,加强价值引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二是有效凝聚网络空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最激烈地带,但目前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特点,无法有效凝聚起来,共同作战。网络空间中的积极力量需要被有效组织起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被广泛动员,主动参与网络内容的建设,拓展网络教育平台,发挥网络舆论的导向作用。三是不断拓展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源自于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基础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蕴含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论。但在网络空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广度、深度明显不够,观点传播浮于表面,“碎片化”特征明显。如何提高网络空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深度、效度,值得探究。
(二)主动适应“碎片化”特征,开展“微”型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相结合才能够发挥最大效能。因此,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适应网络“碎片化”的特点,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全媒体融合发展,探索更多内容创新、方式创新、活动创新、品牌创新,运用“碎片化”思维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网络思政的创作方面,要讲究“短”“平”“快”,注意结合时事热点和学生关心的网络焦点,从实际出发、从现实出发,用平易近人的口吻,讲述网络信息背后的故事,将高深的理论娓娓道来。在网络思政的内容方面,坚持以学生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以“内容为王”占领舆论制高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结合国内外历史、现实、未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在网络思政的平台方面,要主动接入大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网络平台,而不是花大力气建设平台要求学生过来。当前大学生群体常用的网络平台有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哔哩哔哩)、腾讯QQ空间、知乎、喜马拉雅、今日头条,等等。每一个网络平台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熟悉这些平台的特点,并主动入驻,传播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成功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清楚学生喜爱的方向,不断提升形象、口才、學识、人格等方面的魅力,成为网络平台的“网红”角色。
(三)有效运用“碎片化”传播,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
应对“碎片化”最有效的生存方式,就是“零存整取”式策略,将碎片化的知识经过加工整理,与原有知识体系相互整合,形成个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思政课程需要加速转型,向“课程思政”与“互联网+思政课程”相结合的转变。一是高校须积极探索构建“零存整取”式的网络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碎片化”思维的传播特点,打破原有的思政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突破学科限制,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改造,实现“微课程、微作业、微测试”三位一体式的网络教育模式。二是高校要从根本上突破“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的主次关系。互联网教学不是第一课堂的补充, 而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战场。现在不少高校依然没有改变以传统思政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式,仅把所授的课程内容简单“迁移”至互联网,且呈现出的网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高校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网络思政教学内容的打造上,要更好地引领思想价值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与展现,并能够积极探索构建适用于移动终端的思政微课、思政微视频、思政短文、思政测试题,并以大学生的实际“体验”为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周静.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危机及其治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8(02):184-188.
[2]李宗斌,丁伟.探析现代政府新闻执政的全媒体战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4):39-40.
[3]黄建锋.基于“互联网+”的碎片化学习策略研究——从“碎片”到“整体”的嬗变[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8):78-82.
[4]戚静.碎片化思维影响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34(02):240-245.
[5]仝泽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与应对策略[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2):123-128.
[6]仝泽民.“圈层化”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高校輔导员,2018(03):61-65.
[7]梁庆婷,包娜.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困境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6):56-64.
[8]杨晓慧.加强高校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顶层设计[J].思想理论教育,2017(03):10-14+68.
责任编辑 牛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