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杰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更多的是要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积累。而合唱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可以在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团结意识和合作精神。此论文的研究主要是以小学高年级合唱课中的教与学作为切入点,针对小学音乐课中的合唱现状以及课上教学对策等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合唱;教学实践;小学音乐
引言:
音乐是生活情感的一种情感再现,它不仅能带给人们听觉享受,还能够陶冶情操,加强心灵交流。合唱教學是小学音乐课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内容,从素质教育和音乐教育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普及合唱的教育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一、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学从三、四年级开始引入多声部教学即是合唱教学。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音乐教学经验,更多的是对学生前一阶段音乐学习的考察,以及之后对他们合作学习的培养。目前在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①由于小学生年级尚小,对于声部这个慨念的理解还不是很清晰,声部之间声音的强弱不和谐。一个声部声音很强,一个声部很弱,到最后,弱的声部越来越弱,甚至消失全跑到强的那个声部去了,有的学生嗓门比较大,在强的声部就扯着嗓子喊,会导致部分不自信或者声部弱的学生被强行带入到强声部中去;②各声部之间速度不恒定。起头时还行,渐渐地忽快忽慢,或是两组开始比赛,越来越快,到最后就各走各的路,各发各的音,乱成一锅粥,风马牛不相及;③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每一项音乐活动中都会有这样的学生存在,他们缺乏兴趣,对什么都没有积极性,有的游离在集体之外;有的玩自己的东西;有的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有的大脑一片空白,屏蔽周围环境里发生的一切。这些学生有的是身体虚弱或生病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的是性格内向不爱参与,有的是能力差怕做不好等等因素造成的。
二、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1、简化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根据教学需要尝试着把一些困难的音乐尝试编配成简单的合唱曲,这样可以适应音乐教学中低入、渐进、多练的需要,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将现有的歌曲加以简化,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很好地展现自己。
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材《白帆》为例,简单探讨一些教师应该如何简化小学音乐教学的难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这首歌曲的教学,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进行三个声部之间的发声练习,启发学生通过有表情地歌唱,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表现明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将他们分成三个声部,然后将三个声部分开练习。每个声部的学生单独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唱歌谱,然后从低声部开始练习,注意教材中标注的需要换气的地方,之后再以此是中声部和高声部的练习。教师通过将一首复杂声部的歌曲,简单明了的分开成不同的片段,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也分成不同的声部进行练习,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化课堂内容,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在自己喜欢的声部中,演唱好这首歌曲,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同时,不同声部之间的差异也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在每一条旋律,每一个声部单独练习演唱时,学生们都能很好的掌握好自己声部的音准和拍子。可是,一进入整体合唱表现时学生就会抢拍现象。这个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及音乐协调能力有关系,多出现在担任副旋律声部的学生身上,他们终于等待到了自己的声部,可是在张嘴的瞬间就茫然了,一紧张就出错,如果团队里有好几个同学同时出现,这种心理会传染给其他同学,导致一连好几次都没法顺利进行演唱。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老师带领学生“唱”。在学生练习合唱时,教师应该扮演一个指挥家的作用,一边指导着不同声部学生之间的演唱,一边通过表情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开口,轻松的唱出自己声部原有的声调,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第一次的合唱,这对于之后的练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分组合作,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师在平时课堂中要重视小学音乐合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为学生们分成小组,让学生们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好胜心理鼓励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材《歌声与微笑》为例,谈一谈教师如何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歌曲以及歌曲所反映的故事,歌颂爱心,培育爱心;通过学生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要充分展现声部之间的和谐、声音优美。对于这首歌曲其实大多数同学在上课前就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探讨一下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音色分成不同的小组。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并不在于学生对于这首歌曲的演唱,而是如何去理解这首歌曲所展现的故事,以及如何能够在学生都会演唱这首歌曲的情况下,让他们能够去分声部的演唱。首先对于讲述歌曲所展现的故事,教师可以让不同分组之间的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例如,第一部分实际上之后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信留下”,歌声与微信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等等。其次,对于不同声部的练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声部分开练习,然后将学生们分成几组,先是一段一段的然后再是一起合唱,通过营造情景,学生们有了画面,轻松活泼,使教学气氛融洽,也增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在共鸣中增加了对音乐的喜欢。此外,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们设计更多的合唱活动,让学生们在进行合唱的过程中能够保持高涨的情绪,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中有意地简化课堂中合唱教学的难度,使得学生们能够很好地接受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的难度,这样可以很快地提高课堂效率,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进行专项训练,培养合作意识
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尤其是在二声部合唱的教学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夹杂一些跑调或走音问题,影响整体歌声的和谐。为此,教师一要锻炼学生“听”的能力,引导他们用心聆听同伴的音准,及时交流和反馈;二要加强识谱唱谱的能力,要结合歌唱、游戏、律动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音高、音准、节奏感等的培养;三要进行模唱练习,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固定音高,全体学生起立用循环呼吸的方法唱“u”或哼鸣“m”,将有音准问题的学生进行编组,强化训练;四要培养和声意识,第二声部在合唱时最容易出问题,所以有些教师狠抓第二声部,这实际上是避重就轻,应该在唱好主旋律的基础上,加入第二声部。演唱时给予伴奏的配合,让学生感到和声的美,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声部效果。
结束语:
合唱作为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一种高效的方法,可以显著增强学生的歌唱技巧,加深学生的音乐基础,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观,同时也是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应该不断的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及时的改正,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丽娜.音乐课程中合唱教学改革——小学中、高年段合唱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222-223.
[2]蔡丽娜.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合唱教学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师),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