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环
【摘 要】在中职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重视结合教育信息化环境,通过有效的实践研究,利用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率。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加高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从而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中职数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139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改革不断发展,为了全面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科学地进行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从而迎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进一步帮助中职学生提高数学实践能力,下面具体分析。
一、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将中职数学课程与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数学课堂的枯燥程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相较于文科的课程,数学作为典型的理工科科目,由于逻辑性思维、抽象性思维要求较高,所以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以应付的态度为主。而通过融入信息化的技术则能够切实优化这一问题,教师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内容以积极生动的方式进行呈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实现了良性学习循环。
二、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信息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尤其是对数学这一难度较大的课程积极性较低,平日有一定的厌学情绪。为了更好地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就需要利用好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为其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其学习热情。而作为教师,最为关键的任务即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想法,构建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情境,使其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到数学学习中去,满足其多元的学习需求,并养成良好习惯。例如,在进行“等比数列”的相关学习任务时,教师即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设计一个国王与大臣下棋的情景,并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课件内容。大臣要求第一个棋盘上放上一粒小麦,第二个棋盘放置它的两倍,以此类推,求出最终大臣能够获得多少小麦。通过这样的情景建设,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更为具体化,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等比数列之间的关系与知识点。
(二)营造信息化的教学氛围,实现重难点知识的突破
中职数学教学信息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将正确的学习方法与习惯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需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并将其转化为多媒体的课件及其他信息化的形式,驱动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自己的实践,并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突破学习的重点内容,形成可持续化的良性数学学习循环的成效。例如,“异面直线”一课,由于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以及知识内容较为抽象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针对学生学习进度较为缓慢的情况,教师需要利用好信息化技术,设计专门的三维立体动画内容,为学生展现生活中常见的螺母,将六角螺母两条棱不在同一平面内的现象用动画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異面直线,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三)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揭示数学学科的本质
数学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更是引导其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价值,使得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认知更为深刻,以求帮助学生通过数学思维和方法,锻炼自己的抽象、逻辑判断能力。数学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找寻到数学知识与信息化技术的契合点,针对数学教材中的动量变化特征,促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解决函数教学中数形结合的问题,在几何画板上,表达出不同的函数知识,进而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重点课程“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过程中,用传统绘画函数图像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习的效率相对有限,还会存在误差等无法避免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但如果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使用信息化技术的手段进行函数图像的绘画及展示,就能够为学生预留充分的时间加以思考。可见,仅仅将理论知识放在课件上并没有价值,只有充分展现出函数图像的形成过程,才能帮助学生挖掘知识的内涵与本质,使得学生做好理论知识的对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理解课程的本质,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分析与理解,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达成现代技术与数学课程的融合
区别于我国高校培育专业的知识型人才,中职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的数学课程设置上,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课程以及专业,注重建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挖掘信息化课程的价值与意义,帮助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使数学课程的价值延伸到其他方面与环节。在信息化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师要挖掘课程的教学平衡点,不仅要注重数学课程的深度,更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使得学生能够学习的范围更广,加强数学课程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机融合。例如,就课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和中点公式”的内容而言,加强信息化的建设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什么是距离和中点公式,学生理解了公式的推导流程,对学习的内容才能更为得心应手。
总之,为了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结合学生专业实际,科学地运用教育信息化模式,从而帮助学生加强数学综合能力。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的中职数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刘国红.在信息技术下的中职数学与专业课程融合[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7):183-184+187.
[2]乔风新.中等职业教育数学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06):95-96.
[3]韦雪敏.依托信息化技术,推动中职数学教学改革[J].才智,2019(10):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