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华
中图分类号:G82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6-026-03
摘要 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就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科学设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展开研究。主要结论:科学设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有助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创设情境教学、传承传统体育、增加运动负荷、加强体能练习、体育特长展示和兴趣引领等方式创新教学设计内容,能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学生体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生命教育的课程,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健学生体魄,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由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三个维度组成,具体划分为体育情感、体育品格、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六个要素。高中体育教师要从设计课堂教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着手,把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课堂,以形式多变的教法、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情境等,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和体育运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一、科学设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一)在新课程标准下创新基本体育技能的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包括必修必学和必修选学两个部分。必修必学部分是对全体学生学习的共性要求,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体能和健康教育;必修选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体育专长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球类运动、田径运动、体操、水上或冰雪运动、武术及传统体育运动和新興体育运动等。
1.必修必学部分体育技能的教学设计
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必修必学部分的体育技能教学设计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灵活处理,选择适合学生学练的教学内容,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效果。比如在组织让学生普遍感到畏惧和相对枯燥的耐久跑教学时,体育老师在设计课时可以加入如“开火车”、“你追我赶”、“数字结队跑”、“极地寻宝”等体育游戏,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乐中玩、玩中学、玩中练,达到运动负荷和练习强度,起到耐久跑教学的效果。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要注意体育教学和运动比赛之间的联系,注重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运动知识,让原本单一的知识传授、技能教学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比如在双人或集体跳绳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人与绳、人与人的关系,掌握跳入、跳起、跑出的时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必修选学与体育兴趣社团部分的体育技能的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必修选学部分和或体育兴趣社团部分的内容,通常都是学生比较喜欢和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教师在进行该部分的教学设计时,特别注意保持运动技术的完整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满足学生科学健身和兴趣长远发展需求。例如对排球社团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操教学中的“前滚翻”、“鱼跃前滚翻”等内容,加强学生自我保护等技能的培养,预防运动损伤。
(二)创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设计
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其生活等具有积极作用。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中要创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设计。
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具有启发性的情境教学设计
为了满足学生兴趣长远发展的需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进行必修选学内容的学习和训练的同时,保持对运动项目的浓厚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比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足球控球游戏”、“突跛防守游戏”、“抢断球游戏”、“趣味颠球游戏”等游戏活动,让学生的足球教学中达到运动技能学习、发展体能、保持兴趣和启迪创新的目的。
在教学方式方面,避免把完整技术动作分解开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以“讲授→示范→模仿→纠错→练习”这一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真实的、变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构建多元化、趣味化的竞赛,加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标准动作、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自然而然形成。比如在进行足球局部战术配合的教学时,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进攻基础配合方法,如“传切配合二过一”、“回传反切二过一”等,创设情境组织小组对抗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跑位、策动、支援、接应配合、二打三防守,如何压迫、保护、协防配合等,既能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创设体育特长生优秀学习成果展示的教学设计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平台,在相应的教学环节安排具有该项目特长的体育特长生进行优秀学习成果展示,激化学生学习激情,树立特长发展榜样。比如在健美操课教学中,让健美操特长生展示优秀学习成果,通过健美操运动展现出来的形体美与造型美,来激发学生关注自己的形体和健康,积极参加健美操运动的专业锻炼。
3.注重发展学生体能,增加运动负荷的教学设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等文件精神,确保每节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体育教师每节课要设计有10分钟左右的体能专项练习;要注重体能练习内容和练习方法的丰富多样、实用有趣;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体育场地和器材,最大限度发挥体育场地和器材的锻炼价值,提高课的练习密度。注意体能练习的互补性,比如在学习跳远运动项目时,下肢和躯干的运动负荷较大,专项体能练习就应安排上肢运动力量练习或者安排发展耐力和灵敏性等其他体能练习,促进学生体能协调发展。
(三)营造学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教学氛围的课堂设计
高中教师要根据体育活动的群体性、氛围性等特点,科学利用各种运动项目及其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开展健身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1.集体性体育项目教学形式多样性的设计
根据学校和年级的行事历和体育教学计划,结合正在教授的集体性体育项目,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应注重组织形式多样。比如足球教学中的3-5人足球赛和足球游戏活动等;比如在短跑、耐久跑等教学中,则可以让部分学生担任裁判员、志愿者等以其他的角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精神和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
2.学生参与社会及学校体育活动的情境设计
高中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创设社会及学校体育活动情境,吸引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及学校体育运动,在体育运动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强学生参与社会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比如常见的校园集体舞、校内足球联赛、校内篮球联赛、校内体育节等等,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及学校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二、科学设计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设模拟比赛的教学模式
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模拟比赛,学生利用本节课学习的或已经掌握的的运动技能技术及规则,进行教学比赛,通过教学比赛强化学生的运动技能技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拼搏精神。比如在足球教学课中,安排10分钟左右的足球“5对5”教学比赛;或在篮球教学中安排8分钟左右的半场“3对3”教学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查找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优良品德。
(二)创设与课堂内容相关游戏的教学模式
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如“篮球滚球球性游戏”、“足球控球抢断游戏”、“跳大绳游戏”、“占滩游戏”、“跳房子游戏”等各种体育游戏,让学生在心情愉快中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运动快乐,学习相关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
(三)创设体育保健与康复型的教学模式
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根据体育运动特点,利用体育项目的保健和康复功能,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体育习惯。比如武术、太极拳等教学时,在学生掌握武术和太极拳运动基本的运动技能的同时,教会学生运用武术和太极拳运动的保健和康复功效,引导学生积极创新研究运动项目的其它功效,为学生终身健康服务。比如在太极拳教学时,可以安排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文化课堂久坐对身体的影响,通过练习太极“云手”动作来活动腰部、下肢、上肢、颈部等缓解身体疲劳等体育功效的研究,以启发学生能更好的研究运动项目对身体保健和运动康复的功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中体育教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形成健康行为和获得体育品德,落实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形成服务。
参考文献:
[1]体育课程教程研发中心.《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钟淼,李翠琴.以发展体育核心素养的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
[3]董元卿.有效培育轨道交通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健美操课程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
作者單位:江西省遂川县燕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