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夫之的知行观

2020-09-10 07:22乔桂珍
今古文创 2020年21期
关键词:客观事物王夫之先知

【摘要】 知与行的问题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问题,在王夫之那里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其“行可兼知”的思想,在传统哲学认识论语境内,具有总结性的意义。

【关键词】 知;行;知行观

【中图分类号】B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1-0030-02

一、王夫之知行观的基本内容

(一)知行有别,行先知后

王夫之在认识论诸范畴中最基本的就是知行这一范畴,我国历代学者对知行这一范畴几乎都做了符合自己学说内容的阐释,王夫之对前人们的知行观进行了合理的借鉴和批判,提出了自己的知行观。首先,他明确指出知行有别,强烈反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同时也反对程朱理学所主张的知先行后,在此基础上王夫之提出“知行有别,行先知后”的观点。

“在中国哲学史上,王夫之第一个明确提出和论证了行先知后说,把唯物主义的知识起源论向前推进了重要的一步。”王夫之首先对唯心主义所说的先天固有的“知”和根本不需要和客观事物接触、根本不依赖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的“行”的知行观进行了猛烈的批判,破除知先行后说对人们的影响,树立了行先知后知行观。

王夫之将批判的矛头直指程朱理学,批判了朱熹“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的观点。将“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命题和孔子“先难后获”的思想结合起来得出了“行先知后”的重要认识论结论。王夫之说:“ 《说名》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千圣复期……圣言决矣,而孰与易之乎?”王夫之用知易行难来论证行先知后的方法虽不十分科学,但他能从古代圣贤的言论中推绎出“知非先,行非后,行有余力而求知”的结论,却是一个创新的见解。

同时,王夫之认为一旦用经验事实来说明行先知后,知是从行中来的道理,却有着不可辩驳的说服力。就像是:只有吃过梅子的人才能知道梅子的鲜美味道,产生想吃梅子的欲望,而没有吃过梅子的人则不会为之流口水,因为他不知道梅子的味道是酸甜苦辣哪种。“知路是从行路而来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这句话说的就是只有从行中去求知才能一步一步获得真知。

王夫之的行先知后说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程朱理学知先行后说理论上的垄断和其对和其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为知行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

王夫之在批驳程朱理学知行观的同时,也深入批驳了王阳明以知代行的“知行合一”说。

王夫之对阳明的心学批驳是如此阐述的:“若夫陆子静、杨慈湖、王伯安之為言也……而曰知先行后,以堕其术中乎?”

由此可见,王阳明之流认为是内部主体制约着外部客体。没有认识到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否定了客观规律的存在。 王阳明所说的“知”,就是良知,指的是天赋的道德观念,即封建伦理道德规范,“行”指的是“良知”向外显露,表现于事物中去,实现知中的封建道德原则。

他说“我今说……即是行了”。他这样说是将“知”分成了两个层面,用知代替了行,这样知和行就紧密联系两者不可分割,完全抹杀了主客观的区别,混淆了概念。通过对阳明心学的具体剖析,王夫之深刻的批判了一切唯心主义“划然离行以为知”“尊知而贱能”的知行观。

同时王夫之对唯心主义这一知行观产生的原因做了分析,认为他们都“惮行之艰,利知之易,以托足焉”。在此基础上,王夫之得出“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这一结论。在行先知后说的基础之上,他又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理论,他表述到:“且夫知也者……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这一论述包括以下具体内容:“知以行为功”说的是知必须依赖于行。“行不以知为功”说的是一件事情要取得成功,要致力于行,思想本身是不能实现任何东西的。

(三)知行始终不相离,相资以为用

王夫之虽然强调行先知后,但是他并不是单单重视行而轻视知,他并不否认知对行的反作用。他认为知的可能性并不仅仅是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去一板一眼的反映客观世界,而其更重要的作用是用“知”指导“行”来改变世界。

王夫之首先肯定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同时他又指出知对行具有反作用。“知对行的反作用,主要在于能够把握事物之理,预测事物之变,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趋利避害,达到使事物服务于人类的目的。”因而行先知后是对认识从哪儿来说的,而就认识的功能来说,知指导行。

在此基础上,王夫之批判了朱熹在知行之间“立一划然之次序”,而提出“知行始终不分离”的命题。“知行相资以为用……得借口以惑世。”在这里,王夫之明确的反对王阳明将知和行的差别混淆、形而上学的无差别性的“知行合一”说,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的命题。

王夫之将“知行始终不分离”和“知行相资以为用”这两个命题结合起来,既看到了知行两者不可分,同时又看到了两者“功可得而分”,看到了二者的对立统一。王夫之还提出:“盖云知行者,致知力行之谓也……则由知而知所行,由行而行则知之,亦可云并进而有功。他认为知行的对立统一是一个行→知→行→知循环往复,无穷发展的过程。认为人的认识应该随着外部客观事物的发展进步而不断进行更新。

综上所述,王夫之批判和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知行观思想,并且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阐释出了新的内涵。

二、王夫之知行观中知与行的关系

王夫之知行观对知行关系也做了详尽的说明。王夫之说:“且夫知……行焉……是行不以知为功者也……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可以看到,他提出了“知行有别,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知行始终不相离”“知行相资以为用”等知行关系,综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是知的来源和基础。他认为知源头在于行,只有经历行的过程中的艰苦功夫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正确的认识。认为事情成功的关键在于实践。

第二,行是知的目的。人们在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因而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总是在不断地进行求知,在求知中,我们并不是单纯的仅仅为了认识某一事物,而最终目的是通过知来指导行以解決我们遇到的问题。如果离开了指导行这一目的,再多的知也不能发挥效用。

第三,行是检验知的标准。第四,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即行可以包括知,而知不包括行,一个人去做某件事,就说明他对其必有所知,反之,一个人知道某件事,却无法断定他一定去做这件事。

三、王夫之知行观的意义

(一)王夫之知行观为人们提供了民族斗争的思想

武器

王夫之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大动荡时期,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和思想发展都处于一个剧烈变动的时期,封建社会暴露出各种弊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此起彼伏的交织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大多数的知识分子由于长期受宋明理学的影响,都对人生持消极的态度,他们大都跟随阳明心学只关注人的内心,而不去关注时事。而王夫之则提出了“知行有别,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的知行论,为中国哲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爱国志士提供了坚持民族斗争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同时,王夫之还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着重强调将知运用到客观世界,用知来指导行,用行来变革客观世界。王夫之一生都在为坚守民族义节而奋斗,因而他的知行观为人们提供了民族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王夫之知行观是当时时代精神的结晶

王夫之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大动荡时期,后清军入关明王朝成为历史,但王夫之仍然坚守民族义节重新联合农民军抗击清军,并联系实际阐发一系列思想,因而他的知行观是当时时代精神的体现,是站在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研究的。

在王夫之的知行观中,知不再是封建的道德原则,而是对客观事物的真知,行为不再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践行和反思,而是真正落实到客观事物上的实践,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王夫之认为,客观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的认识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而不能停滞于某一个实践阶段上,他原则上肯定客观真理是可以被人认识、遵循和利用的,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与人们认识客观真理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高到低,有微到著的过程,同时肯定了人们利用客观真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改造自然和变革社会。他提倡“经世致用”主张亲身经历,行先知后的唯物主义原则,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王夫之.船山全书·尚书引义[M].长沙:岳麓书社,

1988.

[1]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王夫之.船山全书·礼记章句[M].长沙:岳麓书社,

1988.

[4]王夫之.船山全书·读四书大全说[M].长沙:岳麓书社,1988.

[5]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王夫之.船山思问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作者简介:

乔桂珍,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客观事物王夫之先知
心送
谈我对信息的认识及在课堂上的把握
最好的财富
我不是什么先知
卧佛
模糊语言存在的价值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心送
心送
心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