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伴随着教学理念与改革的逐步深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新时代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应全面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对体育课堂教学提出较高的要求。为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有效路径来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教育專业 全科型教师 体育教学能力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8-033-02
现如今,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与小学体育全面发展要求并不适应,这成为了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一大难题。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低,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这就需要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要结合体育教育发展要求,提出培养体育教学能力的路径,以期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
一、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意义
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承担着小学教育的重要责任。增强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掌握非常多的体育技能,另外还能让他们了解处理运动损伤的技巧。通过培养体育教学能力,将会强化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的教学热情,通过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体育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放松身心的方式,现在的学生大都要面对较为繁重的学习压力,适当参与体育锻炼可以缓解他们的压力,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意义很大。调整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完善培养体育教学能力的课程设置,成为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全科型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如此也是为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打好基础。
二、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体育教学能力培养路径
(一)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
以往的学校教学,许多学校更倾向于文化课的建设,对体育教育几乎没有太多重视,所以在体育设施与器材方面也也很少投入资金,这也造成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不能得到发挥。因而,只有对体育教育给予足够重视,提倡素质教育理念,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才能在小学中树立起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进步与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除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与高尚道德品质外,还需要人才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这样才称得上是全面发展的人才。鉴于此,针对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结合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一专多能的全面发展教学理念。小学要高度重视建设体育设施,要认识到体育教育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为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全面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校、家长与社会对体育的认识,让他们了解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让人们了解一旦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那么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给社会做出贡献。
(二)增强全科型教师有效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掌握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的能力不仅是教师必须要具备的基础技能,还是评价教师综合素质是否达标的手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实际情况,而且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或者选择教学方法,让所使用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不同体育班级与上课时间,并结合学生身体素质等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对体育基础薄弱的学生实施基础性训练方法,对体育基础扎实的学生则采用高强度的训练方法,以此来满足不同体育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全科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流程化培训
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实施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保证与内涵。通过对一些学校的深入研究与了解,能够发现在如今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的培养中,体育课的课时安排并不多,并且如今小学教育专业的全科型教师具有优秀体育教学能力的非常少。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全科型教师能够良好运用体育学科知识点,为小学生解释或解决身边所出现的现象,让小学生真正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价值,从而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让终身体育能够良好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
打铁仍需自身硬,学校为了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让他们能够顺利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学校应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流程,让教师就职之前掌握好基础的体育学科知识,如掌握人体运动器官构造与生理机能变化的特征等。教师在职期间,还要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培训,增强全科型教师的职业信念,增强教师的全方位小学体育教学能力,熟练掌握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成长发展的状况。在经过培训之后,还要对这些教师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估,定期组织培训人员做经验交流。如此可通过适当选材与流程化的培训方法逐步建立起一支可以适应小学教学环境,具有高素质的优秀全科型教师团队。
(四)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培养策略
小学教育专业的全科型教师不仅要具备充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的实践能力,还需要积极参与具有较强体育精神的培训当中,通过构建教师体育行为文化影响机制,建立起完善的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保障体系,以期培养出全科型教师热爱教育行业、重视体育教学的理念。从客观角度来讲,教师的体育行为作为学生形成体育行为认识的基础与重要目标,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培训的作用,还要关注个人形象,力求在学生面前呈现出良好的心态与自我形象,为学生们传授正确的体育精神文化。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要重视教师的个性化发展现状,激起教师的潜在能力,让教师可以不断丰富教学知识点,运用多种教学模式,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另外,还需要构建起完善的制度体系做基础保证,在全科型教师的知识培养体系当中融入体育德育培养,将其贯穿于每一项教育管理与培训当中。让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提高实践性知识的体育教学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学校要增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重视体育教学在目前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的教育理念下的关键地位,并对其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体育设施与环境、定期开办教学讲座、加强体育教学分享交流会,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增强教师有效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促使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能力的流程化培训中,展开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培养策略,从而全面推动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进程,实现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显著提升的目标,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殷玉霞.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知识文库,2020(24):86-87.
[2]周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长江丛刊,2020(33):72-73.
[3]朱海浪.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体育教学能力培养探析[J].现代交际,2020(14):30-31.
[4]杜瑞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J].新课程,2020(30):234.
熊德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