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

2020-09-10 07:22李萍
南北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

李萍

【摘    要】现如今,为了不断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水平,教师要重视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从而才能进一步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以道德与法治教学为研究,总结了教学过程构建活动情境的具体措施,旨在通过实践探索,能够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教育  道德与法治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26

情境教学法的进一步应用,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于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因此,教师在进行活动情境创设过程中,要重视结合學生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情境教学,从而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活动情境的特征,总结了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模式的对策。

一、活动情境的特征

(一)生活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所以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情境设置中,教师注重要将教学情境设置地更为落地、实际化,教师切忌假大空的内容出现,使得学生的理解出现困难,反而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例如,节约用水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师可举例在日常学习的生活中如果观察到水龙头没有拧紧,学生应当第一时间拧紧水龙头。尽管这只是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却能够极好地调度学生养成正确的习惯,达到了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生活的目的,形成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二)主体性

在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不断强调。所以,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尽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真正意义上得到了锻炼。教师也要积极听取来自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使得教育的内容更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能因此构建一个更为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师还需要摒弃传统“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转而加强在课程上的交流与互动,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候积极与教师探讨,针对不同的情境组织学生互相讨论、分享经验,真正将教育的主人翁地位交还给学生本身。

二、活动情境创设策略

通过对活动情境的进一步分析,能够促使教师快速掌握活动情境创设方法,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基于此,教师在创设活动情境过程中,要重视结合生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才能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

(一)整合教学内容,创设现实情境

不同于理论性课程的教学,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之中,往往是出现在学生的现实实际生活之中的。而这一点,就需求教师积极探索、挖掘,找出生活中具备教育价值的内容并将其创设专门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多加钻研、多加学习,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之中,强调了小学生应当做到“讲文明、树新风”,教师可播放一段视频——一位小学生每天上学都会和学校的保安叔叔打招呼,教师要启迪学生从中学习到了什么,你是否也这样做到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积极联络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状态,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加强了课程的说服力,帮助学生能够更快学以致用,以更高的要求与更好的状态迎接生活。同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也大大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营造课堂氛围,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相对较小,所以其学习能力不可避免地相对较弱,为了更好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引入游戏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例如,在讲解《上学路上》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将角色扮演这一形式融入其中,让几个学生扮演警察、其余几个学生扮演过马路的学生等,并播放相应的动感音乐,带领学生全方位地融入情境中,进一步地深化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使学生懂得如何在过马路时保障自身安全,促使教学目标得以达成。同时,游戏情境的使用与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学习状态以及当下情况进行随时随地地变化,如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等多元化的方式,不论是哪一种的情境创造方式,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有价值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传授给学生,就有实践的作用与价值。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活动情境

伴随我国互联网信息科技力量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多媒体的信息技术逐渐进入了小学课堂,除了传统的理论课程以外,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也能够运用这一现代化的技术,尤其是在创设活动情境上,有着突出的实践价值与意义,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课程《天气虽冷有温暖》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预先使用互联网搜集一些我国北方区域的冬景图片,如打雪仗、堆雪人等,通过这样具体而生动的展示,即使学生身处夏天,也能够很快地感受到来自冬日的氛围。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动,帮组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平台,搜寻一定有学习价值的内容,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因此,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断保证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从而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吴丽,柏晋萍.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11):42-44.

[2]秦瑞芬.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03.

[3]奚丽萍.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42.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