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众文化工作者“一专多能”的重要性

2020-09-10 07:22刘耀寰
今古文创 2020年6期
关键词:基础性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对文化的精神需求愈加强烈,对群众文化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转变思维,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普及工作,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参与感、群众文化素养及群众文化的生活化能力。本文针对群众文化工作者工作内容及性质等特点,从工作对象本体、工作者自身以及群众三位一体的关系,结合时代背景的变化,提出群众文化工作者“一专多能”在提升群众文化素养中的基础作用、引领作用以及提升作用三个维度,论证群众文化工作者“一专多能”在群众文化开展的重要性和核心性。

【关键词】 群众艺术文化工作者;基础性;引领性;核心性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6-0083-02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的群众文化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人才。群众文化作为人们除了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现象。

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大众的喜爱,同时,群众文化事业工作者在管理与自我提升方面都面临着很高的要求和挑战,那么,如何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从而提升全方位发展“一专多能”的能力,更有效地传播、培育并提升群众文化综合素养,成了群众文化工作者在新时代面临的核心内容之一。

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普及,给群众文化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信息化平台便捷了文化传播的覆盖范围,有利于群众文化工作的展开,但另一方面则对群众文化工作者不仅在专业上有所涉猎,同时对于工作者在科学普及、科学教学以及群体特点等多方面科学掌握,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不仅仅要掌握群众文化相关的理论,同时也要涉猎管理、教学以及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素养,具备“一专多能”的基本能力。而“一专多能”在群众文化普及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基础性、引领性以及提升性等实际作用。

一、“一专多能”的基础性作用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等各个方面改革进入向纵深方向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大众进一步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老年大学、艺术培训机构在社会的广泛设立,参与者人数的逐渐增加说明了现阶段的大众对文化有着较高的需求,这对群众文化普及的工作者则提出较高的要求,群众文化工作者仅仅具备文化领域的相关专业理论和传授技能则远远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的群众文化发展需求,而是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适应时代的相关文化传播辅助能力,也即是“一专多能”。这为群众文化开展起到了基础性的奠基作用。

首先,群众工作者“一专多能”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自身道德素养对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作用。群众文化工作的核心在于通过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活动形式,将相关的文化内涵落入到群众的思想中去,这边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首先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尤其是职业素养,这才能够保证群众文化工作者在贯彻国家方针的过程中以高度的社会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科学、有效、耐心地将工作落到实处,全心全意以群众为工作的主体对象,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合理有效地将文化落实到群众头脑中。

其次,群众工作者“一专多能”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群众文化工作者自身良好的艺术修养对群众文化活动展开的形式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只有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才能够在具体的文化活动中选择能够传递并提升群众文化审美品位的作品,促进文化事业向真善美的高层次发展。群众文化工作者自身良好的艺术修养对群众文化活动展开的形式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说明群众工作者“一专多能”在群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起到基础性作用。

三是群众工作者“一专多能”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群众文化工作者所具备良好的培训辅导和组织管理能力保障了群众文化活动展开科学合理、有序有效。在群众文化展开宣传的环节中,更多地是以组织各类文化学习活动、群体性文体展示活动以及各类培训活动,这便需要文化工作者具备相应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序有效地展开活动的过程能够保证群众文化活动展开的安全,群众文化工作者所具备良好的培训辅导和组织管理能力保障了群众文化活动展开科学合理、有序有效,更好地诠释了群众工作者“一专多能”的基础性作用。

新时代随着大众对文化有着较高的需求,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 “一专多能”。这也是群众文化得以有序开展的基础性要求。

二、“一专多能”的引领性作用

鉴于新时代群众对文化层次的需求有所提升,把握文化舆论的引导方向,防止错误思维对人民群众思想的侵蚀,这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工作者以文化活动方式,传递群众的价值观指导群众生活,便需要群众文化普及的工作者“一专多能”不仅完成基本的文化活动有序的展开,同时要在文化活动中不仅仅要满足群众对形式的基础需求,同时也要在活动展开的同时注入文化的思想内容,关注文化对思想的引领作用,也即是文化活动对于群众思想的引领性作用。

群众文化工作者只有具备“一专多能”的工作能力,才能够完成文化对群众的引领性作用。一是群众工作者“一专多能”的引领性作用体现在对文化相关内涵的掌握对群众思想走向的重要作用。新时代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转变工作思维,深刻认识并把握文化舆论的引导方向,防止错误思维对人民群众思想的侵蚀,这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至关重要的核心,不仅仅要完成基本的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工作思路同时还要加强对群众思想的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有机融入文化活动中去。对群众思想的引领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一专多能”。

二是群众工作者“一专多能”的引领性作用体现通过文化活动凝心聚力。群众工作者“一专多能”的一个核心方面便是需要其快速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需要其不断地学习理论业务的同时拓展与工作相关的其他技能,通过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结合最新的政策形式及技能方法,促进群众对理论和活动的一致认同。通过文化活动凝心聚力,使群众在思想上保持对社会的高度认同也是群众工作者“一专多能”的引领性作用的体现。

三是群众工作者“一专多能”的引领性作用体现在对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创作的相关内涵的掌握。创作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体现了群众工作者“一专多能”的引领性作用。

群众文化层次需求的提升,对群众文化工作者提出了高难度的挑战,在文化活动中不仅仅要满足群众对形式的基础需求,同时也要在活动展开的同时注入文化的思想内容,关注文化对思想的引领作用,在群众文化展开的过程中对于活动形式和内容的选择都体现了群众工作者的“一专多能”,而群众文化工作者也只有具备“一专多能”的工作能力,才能够完成文化对群众的引领性作用。

三、“一专多能”的核心性作用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群众文化承载了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则担负着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任,担负着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责。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变化,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方向也在发生变化,正确认识并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文化工作者处理工作的思维和方式具有核心性的作用,这些变化对群众文化工作者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新的机遇,文化工作者坚持“一专多能”则在网络公共文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寻求合作,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合理利用现有的公共服务文化网络,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具有核心性的作用。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普及,群众文化工作者“一专多能”显得更加重要,体现其核心作用。

如前文所述,信息化平臺便捷了文化的传播覆盖范围,有利于群众文化工作的展开,但另一方面则对群众文化工作者不仅在专业上有所涉猎,同时对于工作者在科学普及、科学教学以及群体特点等多方面科学掌握,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不仅仅要掌握群众文化相关的理论,同时也要涉猎管理、教学以及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素养,同时要对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网络文化等大背景知识进行及时更新,具备“一专多能”的基本能力。群众文化具有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等特点,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在其中引导群众做出正确的思想走向。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从而提升全方位发展的“一专多能”的能力,更有效地传播、培育并提升群众文化综合素养,成了群众文化工作者在新时代面临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一专多能”在群众文化的普及过程中也起到了基础性、引领性以及提升性等实际作用。

总之,我国现在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的转变说明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已经开始转向精神文化领域,而“一专多能”群众文化工作者便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条件,尤其是群众文化诉求增加,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转变自身的思维,由“专项专能”的单一型工作模式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工作模式转变,一方面,对群众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是群众文化事业开展崭新局面的新机遇,这是一项需要每一位群众文化工作者所需要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芳.浅谈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J].办公室业务,2014,(17):256.

[2]李玮.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浅述[J].大众文艺,2020,(01).

[3]栗永峰.群众文化工作者需具备的综合素质以及提升路径探究[J].大众文艺,2019,(04).

作者简介:

刘耀寰(1986-),男,辽宁营口,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戏剧系表演专业,国家三级演员,营口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营口理工学院外聘文艺导师,现任营口市群众艺术馆文艺部主任。

猜你喜欢
基础性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分析
试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基础性
浅析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
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与思考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浅析
提高小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以“1”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探究
从“基础性”到“决定性”:中国的市场经济更加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