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兴臣
摘要: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设计科学合理的作业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所学内容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从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此,文章从学生主体视角出发,对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业设计 优化 学生主体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是课堂内容的补充,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可以通过作业进行解决和弥补。过去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作业的作用,设计的作业形式单一、缺乏新意,不仅无法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而且会打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从学生主体视角出发,优化作业设计。
一、设计搜索型作业,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搜索型作业是一种开放式作业,对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视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可以设计搜索型作业,引导学生尝试收集需要的相关资料,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设计搜索型作业,让学生收集科学家的故事:“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大家知道了张衡的故事。人类发展历史上,除了张衡,还出现过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比如,邓稼先、袁隆平、居里夫人、祖冲之、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陈景润。请利用课下时间收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下节课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主动收集科学家的精彩故事,还把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写了下来。第二天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再如,在学习《白杨》这节课时,为了填补学生对戈壁滩印象的空白,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关于戈壁滩和白杨的资料,并尝试组织语言描述其特征。可以看出,搜索型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设计好搜索型作业,紧密联系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搜索学习资料的能力,实现语文作业目标。
二、设计层次化作业,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存在差异性。为了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要改变传统作业设计理念,围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优化作业设计,保证作业的层次化。对于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除了基础训练巩固外,还要进行能力强化和知识拓展的训练,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大的提升;对于基础薄弱、对知识消化慢的学生,要适当放慢节奏,将重心放在基础知识的强化上面,巩固生字词,理解文本内容,将基础打牢才是首要目标。例如,在教学《金色的草地》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能力,将作业分成三部分:首先,画出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等方式了解字词含义和用法,尝试对字词进行归类,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次,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造句练习。最后,选择一种熟悉的植物,模仿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描写方式,分析植物特征,将植物成长的过程描述出来。这样将作业分成三层,可以使学习思路更加清晰,缩短完成作业的时间,将作业内容和课堂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一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强化字词记忆,打牢基础;第二部分重在培养学生语感;第三部分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起到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
三、设计生活化作业,加深学生理解体验
“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家陶行知的重要思想之一。在陶行知看来,只有扎根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语文和生活密不可分,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形式和内容,拉近语文学科和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和动力。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的时候,要考虑作业的生活实践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学习《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身边常见的昆虫,并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再如,在教学《肥皂泡》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泡泡,观察泡泡的颜色、形状。这种生活化作业打破了传统书面作业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束缚,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师应避免作业的重复性和机械性,要设计具有探索性、体验性、研究性的生活化作业形式,让生活融入作业,让作业走进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在作业中感受生活、体验人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四、设计个性化作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传统作业中,作业的数量、形式、难易程度等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然而,这种一刀切形式的作业不能完全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无法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灵活设计作业形式,适当增加个性化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从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努力张扬个性。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几种作业形式:阅读课文后,你一定可以体会到庐山之美。那么,你想用怎样的方式展现庐山之美呢?是选择富有激情的朗读?还是精美的绘画?又或是富含情感的写作?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作业。将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不但突出了學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充分激发其自主意识。再如,在学习《秋天》时,教师可以设计多个作业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如果你喜欢写作,就写一篇文章,描绘自己眼中的秋天;如果你喜欢读书,可以阅读一些描写秋天的文章;如果你喜欢画画,可以将你眼中的秋天画下来;如果你喜欢古典文学,就收集一些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施展才华,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总之,语文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主体,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想象力,促进其个性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达到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江平.设计趣味作业,培养语文阅读能力[ J].小学教学参考,2019(34):56.
[2] 罗方生.优化作业设计,保障语文教学质量[ J].江西教育,2019(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