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效增强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2020-09-10 07:22周颖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初中研究

周颖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遣词考究、用语凝练等特点,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开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深入文言文意境,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目标。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有效增强文言文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 文言文教学 研究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之一,汇集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采用导学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这一观点指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知识的热情,激发学习的动力,而导学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习的自觉主动性。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找出重点和难点,通过讨论交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实现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例如,学习《论语》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思考问题:“中国历史上,谁被称为‘无冕之王’?哪一部著作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最深刻的影响?哪一部书产生的成语最多?”通过这三个问题将学生的自觉主动性调动起来,等到学生找到答案后,教师再加以引导: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故事可以从武官下马、文官下轿的典故说起。通过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学习《论语》的兴趣越来越强烈,这时提出自主学习任务:(1)阅读课文,找出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句子;(2)文中其他话说的是什么内容?(3)《论语》中的很多话后来都成了成语,把它们找出来。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自觉投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同伴之间互帮互助,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再寻求教师的帮助。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同时还能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吃透课文,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导学式”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成为学生的“领路人”和“帮学者”。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求知,最终答疑解惑,不仅可以强化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体会成功带来的乐趣,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二、通过开展诵读教学,加强对意境的理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实,不仅会“其义自见”,其“情”也会自见。文言文中隐藏的丰富情感、优美音律、精练词句如果不经过深刻的吟咏和反复的诵读,又怎么可能有深刻的体会呢?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吟诵多读,丰富情感体验,强化内涵体会。教学中要注重形式多元化,如小声诵读,课前预习的时候默读,课后按照记忆诵读。还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配乐读、对读、分角色读、轮流读、集体读、自由读等多元的诵读方式。初中语文教材所挑选的文言文一般都是篇幅较短的文章,通常经过多次诵读,再结合课文的注释,以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基本可以理解文章的大体含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诵读文章,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加强学生对文言意境的理解。在指导学生诵读过程中,要注意两点:第一点,字音要读准,文言文中一些字的读音和现代文中的字读音是不一样的,这类文字被称为“通假字”。这类字的读法不同,含义也千差万别。所以,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些通假。例如,《論语》中存在大量通假字,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里面的几个“知”字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读音自然也不一样。如果不提醒,学生就有可能出现混淆,对语句的理解出现偏差。所以,要在字音方面多加留意和指导。第二点,断句要准确。准确的断句对于句子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文言语感的重要细节。例如,在《陈涉世家》中有这样一句话——“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很多学生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不知所措,不能准确停顿。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及时帮助学生准确断句:“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如此断句,学生就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清楚“渔阳”是地名,“闾左”是人名。因此,通过准确的断句才能理解文意。最后,就是最重要的品读神韵。文言文用词精练,蕴藏丰富的情感之美、智慧之美、品德之美、情怀之美,这些“美”的元素需要细细品读才能体悟。例如,学生以四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一个人品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其他人仔细听。如果遇到需要补充或更正的地方,应及时提出,做到相互共享,实现整体提高。

三、不断梳理总结积累,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一个“用”字,在应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文言文教学讲求“学用结合”,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合在一起,做到知行统一。文言文因为时空跨度较大,其中的故事情感如果没有生活经验的支撑,理解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更不用谈厚积薄发了。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梳理总结,从而实现“学用结合”。例如,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比,完成写作训练任务。以《小石潭记》这篇文言文为例,利用简练的语言就将出游和返回的经历生动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运用写心和写景相结合、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定点描写和移步换景相结合、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效果。再如,采用古为今用法。就是将文言文中的“道”元素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思考自身的情感实践和人际交往。以学习《论语》一课为例,可以开展“学习与应用”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体悟文言文中的情感元素和文言知识。在阅读中探究,在探究中阅读,从而对《论语》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此外,学习《论语》的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拓展,给学生讲一些名言名句,如“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等。这些经典语句让学生耳濡目染,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熏陶。还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下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或一些古人的饮食习惯和衣着服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实现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最后,注意归纳复习,定期进行知识的总结梳理,通过提炼总结来实现知识的积淀,将实践应用和文言知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教学的目标。

总之,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加强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学以致用,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克祥.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四个着力点[J ].教书育人,2019(32):69.

[2]马阿艳.探究精准教学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20(01):14-15.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初中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