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2020-09-10 07:22王锦艳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读写结合策略研究

王锦艳

摘要: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高效掌握语文知识,增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小学中高段年级的学生有一定语文基础,教师要在良好基础前提下,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阅读写作能力。随着读写结合教学效果的日益显著,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将读与写真正融合到课堂上,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觉学习,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语文素养 策略研究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理念,其归结点在“做”,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以“做”为目的,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转化为实践。读包含朗读、阅读等,归结起来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写”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是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感情。学生要创作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前期的阅读积累,只有不断地学习和阅读才能学好语文。教师要将读写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形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授之以学习的“渔”,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在阅读中提取修辞,在写作中嵌入修辞

“读写结合”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是获取知识第一步,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文章当中丰富的修辞手法,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激发学习兴趣,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时,首先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提出问题:桂花是什么?同学们见过桂花吗?如果见过的话,桂花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的?为什么题目中桂花是“雨”?这是什么样的修辞?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所了解。学生需要的是破题。读写结合的第一步是“读”。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以及阅读量积累是学生提高阅读质量的重中之重。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往往不知道重点在哪里,忽视阅读的意义。题目是文章的核心所在,对题目进行解读,对学生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起源于对题目的质疑。这样的提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文中提到“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作者用“笨笨的”来形容桂花,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桂花是笨的,这里的笨不是一种贬义,而是包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在这时教师让学生用拟人的修辞描写自己喜欢的植物,学生有的会说:柳树迎风跳舞。简单的修辞却将柳树摇摆的样子充分描绘出来,很形象,很有立体感,为平淡无奇的“柳树在空中摇摆”平添色彩。

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桂花雨》这篇文章涉及很多修辞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二、在阅读中发现语言风格,在写作中形成风格

在经过大量阅读之后,尤其是阅读同一个作者创作的文章之后,学生渐渐发现虽然写的内容不同,但是自己在阅读的时候获得的感受却是相同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发现自己的写作风格,不断改进,形成专属于自己的语言特色。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暮江吟》的时候,先分析这首古诗,要明确这是一首意境很浓的古诗。教师需要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放映其优美场景的变换,从夕阳西下的江边再到月色渐浓的夜晚,两幅场景要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让学生在视频中寻找对应的诗中的意向,采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以烘托这绝美的景色。“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个“铺”字说明了残阳深红,可以将江面血染,红色铺在江面上,既是霸道的红色,又是温柔的抚摸,对半分的江面是因为光,江面接受光的不同导致这样的差别,红色与碧色的对比让诗人、让读者陶醉其中。这是白居易的古诗,白居易的诗一般只选择一件事集中突出一个主题,语言风格一般浅显易懂,平铺直叙,不会过于含蓄和委婉,通俗易懂是白居易的一贯作风。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读白居易的古诗的时候要集中于一个思想感情进行快速理解,一般不会有晦涩难懂的词语,只是会出现用法较为深刻的词语。学生在刚开始写一些小短诗的时候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在今后的用词方面会更加流畅,一般不要运用太过晦涩的词语,后期可以慢慢加大难度。

这部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把握风格,让学生有意识地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这对今后的写作更有帮助。

三、在阅读中体会情感,在写作中融入情感

情感和哲理往往是作者写文章的“主线”。学生要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深切的思想感情,字里行间的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怀。简单的动作描写即可刻画出内心所想。

例如,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慈母情深》全文没有任何华丽的语言,但母子情深蕴含其中。作者从侧面描绘母亲工作的地方,那个地方空间很小,“压抑”大概是一个孩子最直观的感受,环境糟糕,潮湿拥挤,缝纫机几乎把小小的房间占满,夏天最热的时候不能开窗子,让作者感受到最糟糕的热。由于人很多,没法找到母亲,问了人才找到母亲,在提出“要钱”要求的时候,母亲二话没说就给了。作者这里没有一丝一毫描写母亲的内心感受,读者却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爱。文章用平缓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小事,书写了母子之间的深切的爱。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这种爱,课后将母亲对自己的爱也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叙述,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母亲的辛苦和对自己无私的爱。

四、在阅读中分析结构,在写作中整体把握

了解文章的布局安排会让阅读学习事半功倍。文章如果采用总分的结构,开头就会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可以把握全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学生就从开头和结尾寻找作者的中心思想。掌握文章结构脉络让写作变得更加有条理。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部编版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作者一开始便点题“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点题“圆明园的毁灭”时用的两个“不可估量”充分说明作者对于圆明园毁灭的惋惜,由小到大的写作手法“从中国文化史”到“世界文化史”说明事件的严重性。寥寥数语便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了。接下来的描写就是围绕第一句话展开,第二段从整体上介绍圆明园的情况,第三段和第四段从建筑宏伟和历史文物两个角度说明圆明园曾经的辉煌,最后说明如此珍贵的圆明园是如何被毁灭的——是英法联军的恶行,抢的抢,烧的烧,将这一切化为灰烬。最后一句再次表达作者的惋惜心痛之情。引导学生用这种总分的结构进行写作,內容不局限,主题自定。只有一个要求,就是用总分的结构。学生提交的作业中,有的描写的是自己的家乡,第一句表达自己对于家乡的喜爱之情和不舍之情,接着描绘自己家乡的特产和美景,描写在家乡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最后再次点题。

总分结构让整个文章非常有条理。学生能够整体把握自己的写作,在写作之前便做到心中有数,使得写作更加流畅。

五、在阅读中探索文体,在写作中明确文体

文体包含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等,从各个方面掌握基本的文章类型,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之一。教师要对部编版文章进行讲解,在写作中进行实践,让学生不断明确各个类型文章的不同之处,进一步提升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珍珠鸟》这篇文章的时候,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篇记叙文,在教学结束的时候总结记叙文有什么特点。文章的开始部分叙述“我”和珍珠鸟的相处过程,最终和珍珠鸟成为好朋友。从初见时小心翼翼地观察,除了窗前美丽的风景外,可以看到的就是红色的可爱的小嘴巴从浓郁的绿色中探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将小脑袋探出来看看,慢慢就熟悉起来了。作者之后对珍珠鸟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颜色是红嘴红脚,毛色是蓝色夹杂着白色的圆圈,慢慢长大之后就不再乖巧,很俏皮,但是让作者很是喜欢。教师可以具体提问,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对于珍珠鸟有什么动作描写?通过提問,学生能够慢慢感觉到记叙文的特点,在之后讲到议论文等文体的时候再进行对比,让学生有深刻的认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议论文的把握不是很好,可以多加练习记叙文的写作,熟悉了各个类型文章的特点,之后开始议论文的练习写作。

六、在阅读中理清思路,在写作中贯穿线索

好文章的写作思路必定是非常清晰的,思路与文章结构不同。简单来说,写作思路具体,让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快速地对文章整体有所了解。写作思路的把握需要学生有大量的阅读经验,在写作中将一条线索贯穿始终将会极大提升作文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文章始终贯穿着“为何读书”的线索,整篇文章都在传达爱国之情。教师在课前先提出问题,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在课文讲解结束的时候回答这个问题。文章开始描写课堂上的一幕,魏校长询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有的同学回答为了家父、明理、光耀门楣而读书,周恩来同学的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的叙事部分也是围绕这一线索展开描写的。文章的大致思路是一堂课引出周恩来总理,介绍周恩来总理的幼时经历和在租界的经历,中华民族的落后这个事实成为周恩来总理的沉思之事,爱国的情怀跃然纸上。

线索、思路的学习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学生的作文质量更上一层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研究从在阅读中提取修辞,在写作中嵌入修辞、在阅读中发现语言风格,在写作中形成风格;在阅读中体会情感,在写作中融入情感;在阅读中分析结构,在写作中整体把握;在阅读中探索文体,在写作中明确文体;在阅读中理清思路,在写作中贯穿线索六方面阐述了教师应该如何将读写融入语文课堂。修辞是基础,教师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要细致入微;语言风格需要慢慢形成,也与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关系;情感把握需要朗读、情景多方面结合;结构、文体、思路让高年级学生的作文质量进一步拔高。

参考文献

[1]张永信.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朱自清《春》的教学例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27):141.

[2]张军燕.“尊重·合作”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去年的树》为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2):56.

[3]包冬英.读写结合提高语文素养——低年级读写结合的有效性研究[J].课外语文,2017(10):73.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读写结合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