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城镇居民的体育需求研究

2020-09-10 17:22桑飞鸣
体育风尚 2020年5期
关键词:体育社团全民健身

桑飞鸣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走访等方法,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从场地设施、专业指导等多个方面了解城镇居民当前的体育需求。提出增加体育活动场地,完善各项设施、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加大社团管理力度等多个建议。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育需求;体育社团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明确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小康社会”到“全民健康”的重心转变,城镇居民对生活的需求也不再局限于物质,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健身、医疗、服务。因此,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不仅仅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

二、城镇居民的体育需求现状分析

(一)体育场地及设施的需求

场地是城镇居民参与体育的最直接需求。据了解,东海县居民日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场地集中在各大体育场馆、住宅小区内、广场公园等。尽管东海县已经对社会人士开放了多所学校体育场地,但通过了解,因学校考虑到管理问题和安全问题,以及综合考虑到各项风险系数较高,在对外开放时,对进校时间、准入登记等要求较高。因此大部分居民宁愿去相对而言较远的地方锻炼,也不会选择学校体育场地作为日常锻炼的场所。

(二)体质的测量与评定的需求

经走访发现,尽管东海县已经开展了国民体质监测活动并提出将长期免费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居民不了解相关事项,不知道监测的意义及如何监测。除去在校学生每年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项目测评及为相关的公务人员进行测评外,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只有较少的居民参加过体质测量与评定。也有一部分参与体育活动的城镇居民提出了希望能够定期组织体质监测活动,并针对全民健康适当增加一些项目,如心肺功能的测量评定等,可以方便其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有效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三)获取体育相关信息的需求

获取充足的信息资源是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前提,很多小型赛事及活动的传播经常性地会被忽视。城镇居民的运动动机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因此对体育的需求也有很大的不同:如对赛事的需求、对强身健体的需求等。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城镇居民的体育需求也在提高,这就产生了需求与信息无法及时接轨的情况。

(四)专业指导的需求

在走访中发现,当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远远不足,如以学生为主的群体仅依靠体育课上老师传授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学生表示,专业的老师只有一名,很多时候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很多居民表示对体育协会了解较少,参与到协会举办的活动中的居民较少。他们大多自行锻炼,缺乏专业的指导。

三、满足城镇居民体育需求的措施

(一)增加体育活动场地

体育行业作为新兴行业,体育用地在初期规划中没有给予相应的定额,导致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跟不上居民的需求的增长,增加新的体育活动场地十分必要。在已有的体育活动场地的基础上,提高开放度,可以极大的缓解居民对场馆的需求。例如一方面开设学校体育场地,缓解当前其他场馆的压力;另一方面已经开放学校场馆的地区,可以适当投入专门的监管人员,既可以保证校内管理及安全问题,又可以有效的提高居民进校锻炼的效率。

(二)定期组织体质监测

现如今大部分城市已经有专门的体质监测机构,但实施性相对落后。应当进一步明確国民体质监测的重要性,不断完善体质监测的技术与方法,强化监测手段及部门内部的管理能力,加大监测的力度。实施过程中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培养,减少误差,反应并了解居民身体健康最真实的状况,尤其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的开展,形成全面而有效的通道,加强居民锻炼情况的监控。定时监测,实行跟踪式服务,强化效果评估,这样才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加大赛事宣传力度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大部分人接受赛事信息、健康活动等都来源于自媒体、网络平台等。尽管这样的传播方式是最为迅速便捷的,但经过走访发现,这样的碎片化信息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因此增加通过社区宣传、讲座等方式,传播科学健身以及近期的赛事信息很有必要。居民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想要获取的信息,服务公众的同时通过传播赛事信息引起居民对全民健身的重视。

(四)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专业人员的核心素养决定了一个领域的发展。体育类的专业型人才是全民健身工作顺利开展的宝贵财富,也是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引路人,要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服务优势。与此同时,体育社团组织作为连接政府部门和群众的纽带,应充分发挥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优势。保证社团运营及工作的规范化,发挥好社团的优势,积极与其他部门合作,结合社区开展高质量的体育活动,并为居民提供强有力的科学健身指导。

四、总结

全民健身背景下,城镇居民参与体育的动机不仅仅停留在健康层面,已经向精神娱乐层面发展。针对居民的体育需求,提出增加体育场馆与设施,定期对居民体质进行监测,满足居民的场需求;加大对赛事活动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专业人士的培养;发挥体育社团的优势,组织高质量的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娟,王正珍,李勇勤,等.ACSM 2015年世界健身趋势调查报告及对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 (1):51-56.

[2]刘国永.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J].体育科学,2016,36 (12):3-10.

[3]刘艳.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参与机制创新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 (1):20-25.

[4]肖林鹏.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需求问题的理论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 (3):257-261.

猜你喜欢
体育社团全民健身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新闻的突破与深挖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影响和作用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
我校学生体育社团开展活动的情况研究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学生体育社团成因及其对体育课程作用简析
试析中职学校体育社团的建设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