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士杰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的协同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紧密联系可以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弥补各自的不足,实现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并为实现我们的体育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对通过对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找出现有的问题,并根据提出的问题给出建议,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全民健身
随着我国进入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我国体育行业也进入了改革时期。一系列的体育政策的颁布,给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现如今,全民健身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体育产业也风生水起的发展起来,这些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全民健身的开展促进了体育的消费,拉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吸引着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进全民健身的热潮中来。两者出现了相互补充发展的局面。但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面对这些问题并提出对策,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得到共同发展。
一、全民健身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体育社会指导员少及专业水平较低
在政府的号召下,人们积极的锻炼,但是由于缺少对健身方面得知识,这就容易在健身过程中受伤。有的体育社会指导员水平较低,把人们引向错误的健身锻炼,这也使人们对全民健身产生误解,降低人们对全民健身的兴趣。
(二)全民健身开展的项目少无地方特色
自全民健身开展以来,有许多项目被引进来,如慢跑、太极拳、气排球等,这些项目比较简单,但是时间一长,人们会觉得项目太过单一,失去对这项项目的原来的激情,但是没有别的项目可以运动,这会对全民健身带来消极的影响。
(三)残疾人、留守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健身意识薄弱
残疾人留守妇女儿童也是全民健身计划的一部分,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对其关注度不高,有些地区没有开展对其教育工作,甚至对弱势群体有所歧视。弱势群体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对弱势群体的不关注就是对他们的不公平,全民健身的意义也不复存在,也是对全民健身的讽刺,不关注弱势群体的发展就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
二、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经过我国多年的探索,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大型赛事的举办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2010年,仅广东、浙江、北京、辽宁等体育强省。其体育产业增加值占中国GDP的比例就超过0.58%,对GDP的带动达2770多亿元[1]。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显示出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益甚至是领域的不断扩大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这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也一些问题。
(一)大众体育消费水平低
大众体育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运动衣、鞋、运动工具等方面,而那些观赏比赛、表演等消费较少。我国城镇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社会消遣方面的费用支出,只占全部居民消费支出的0.34%,而用于体育消费方面的支出,平均不到整个社会消遣和娱乐消费的10%左右[2]。
(二)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体育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方面不健全。主体产业包括竞赛表演,健身娱乐旅游等方面。但我国的体育主产业是制造业,而非竞赛表演和健身娱乐等。美国体育产业结构均匀,体育器材与服饰销售占12%,体育广告占13%,体育传媒占13%,体育博彩占10%,体育演出占11%,占比最大的体育旅游占21%,几乎是1:1:1的结构[3]。我国目前只形成了以篮球排球足球为主的竞赛表演业,其运作方式主体不是靠市场运作,这与国外有很大差距。体育中介在我国也开展起来,但是起步晚很多制度需要完善。
三、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体育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主体是制造业,真正的实力大国的体育产业多以赛事为核心,我国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建立多元化的体育产业主体,以开发竞赛表演市场和开展体育健身市场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推出赛事产业来吸引大众的消费,刺激大众的消费欲望,进而可以增加全民健身的人数,可谓是双赢。
(二)改变全民消费意识
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低,主要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消费观念有关。我国1996年、2000年和2007年体育人口占总人数比例分别为31.4%、39.5%和38.5%,仍然有64.5%的人群没有参加体育锻炼[5]。对此,我们要引导居民积极消费,大力宣传体育健身,形成“花钱锻炼,健康常伴”的概念,还要开发一些与居民经济水平相关的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要看居民的经济水平,还有注意年龄层次特点,使得各个年龄层次的居民都可以消费。
(三)全民健身资金多元化
政府单一的对全民健身资金投入导致城乡全民健身发展不平衡。引导社会有实力的企业公司向社会积极投入资金来加大体育设施的建设,这不仅为全民健身提供了资金,还为自身企业公司做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为投入资金的公司企业提高了知名度,形成了良性循环[8]。此外,企业公司对全民健身的投入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体育产业做出了贡献。
(四)建立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学科
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不完善,全民健身处于发展的关键期,设立这两门学科可以加快探索的步伐、追赶其他体育强国。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设立课程,发现和储备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的人才,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人才帮助[10]。(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朱施成.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概况的探讨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3,05:182-184.
[2] 于振峰,叶伟,许高航.对我国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03:23-25.
[3] 戴超平,许可.以全民健身为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探索[J].湖北体育技,2006,01:17-19.
[4] 陈明.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模式[J]. 体育学刊,2004,03:25-28.
[5] 季华,陈爱霞,方新普.合作参与:体育产业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协同发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04:20-23.
[6] 夏斌.试论以全民健身为特色的体育产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02:22-23.
[7] 肖彦俊,韩春利,王秋华.中国梦进程中全民健身运作机制构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09:5-8.
[8] 王冰,余卫平.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理论研究评述[J].运动,2014,1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