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宏来 周小雅 兰园淞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改革,分析存在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符合高职特色、受益人群不多、创新的含金量总体不高等问题,提出开发创新创业课程、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依托“双创中心”构建实践服务体系、从实战中学习、以比赛促教学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C-0182-03
创业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的名词。1998年国内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亦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将其纳入学分管理中”。从政策上来看,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非常关注,并且强调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由此可见,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非常有必要,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创业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创新创业能力是人的核心能力之一,在人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基础性与战略性作用。高等院校承担着高级人才培养的社会职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注重人才核心能力提升发展阶段,创新创业教育顺应了人才强国的口号,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顺应了国家的号召和政策的需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另一方面也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日后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极大助力。
二、创新创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没有完全形成,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把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和创新创业的文案事例简单堆砌,只重视经济管理、法律法规、财会知识、创业基础知识的讲授,对实践教学和应用课程安排较少。大部分高职院校尽管均已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课程,但是由于师资水平和能力不足,学校创新创业气氛不浓,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设置形式化,并没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与实际经营脱轨,纸上谈兵,对正在创业中的学生和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并不能提供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和指导,也不能很好地对接学生需要的资源。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还只是重视相关理论知识的教授,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此外,很多学生虽有知识和创业热情,但缺少实践机会和平台,这是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弊端。
(二)创新创业课程不符合高职特色。由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与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无法跟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大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自身定位非常模糊,为了完成上级部门的教学要求而进行教学,多数教学生搬硬套,课程千篇一律,缺乏自身的职业特点和定位,致使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往往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完全沦为形式主义,要么被当成是企业家的速成班,这些都违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
(三)创业课程与专业教学没有交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多以选修课、网课或者业余活动等形式展开,完全没有将课程融入各专业的教学中,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课程少之又少。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并没有把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或素质的培养纳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开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并未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特性化设置。
(四)创新创业课程虽有开展,但受益人群不多。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是仅仅有极少一部分学生从中受益。在整个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创业教育的大氛围与创新创业环境,很多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在我国,创业教育活动主要用于创业大赛,而此类比赛参与群体毕竟是少数。
(五)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主要关注的是创业,创新的含金量总体不高。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围绕让学生实现创业、如何多开项目,往往过于关注数量,缺少对项目质量的把控,也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在项目中实现创新、提高项目的竞争力,这些项目往往很快夭折。比如指导学生如何开实体店、网店,如何进行商品的宣传和营销,对创新重视不够,就缺少了竞争力。新的技术、新的专利、新的产品才能带来更好的创业机会,所以指导学生开发新的产品,进行专利申请,然后将专利成果转化,才能提供更好的创业项目。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态度和课程体系建设意见调查
为了客观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态度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5个专业利用问卷星开展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815份,其中有效问卷180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3%。
(一)调查对象的年级和专业。此次调查学生群体中,大一学生为611人,占总人数的33.7%;大二学生为834人,占总人数的46.0%;由于大三学生在医院实习,回收问卷较少,为270人,占總人数的14.9%。调查人群的专业构成方面,护理专业人数为1152人(63.5%),助产专业人数为129人(7.1%),临床医学专业人数为456人(25.1%),养老健康管理43人(2.4%),其他专业人数35人(1.9%)。
(二)各选项的统计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在“您支持大学生创业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上,1512人表示“支持”,占总人数的83.8%;表示“不支持”的人数为36人,占总人数的2.0%;除此之外,还有267名受访学生表示“如果有好的项目可以创业”,占总人数的14.7%。在“您认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成功创业是否重要”这一问题的回答上,1159人表示“重要”,占总人数的63.9%;选择“一般”的学生人数为572人,占总人数的31.5%;选择“不重要”的学生人数为48人,占总人数的2.64%。可见由于当下我国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大部分学生肯定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渴望在校期间通过创新创业的课程学会更多创新创业的知识,提高自己创新创业的能力,所以创新创业教学应该顺应当下,广泛开展。
在“您觉得您所学专业与现行创新创业联系紧密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上,733人表示“所学专业与创新创业联系紧密”,占总人数的40.4%,觉得“所学专业与创新创业没有关系”的有1082人,占总人数的59.6%。“在您希望创新创业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结合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上,1533人表示“创新创业课程最好与所学专业紧密联系”,占总人数的84.5%,觉得“所学专业与创新创业可以没有关系”的有282人,占总人数的15.5%。可见绝大部分大学生希望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而现在的创新创业课程没能跟所学专业紧密联系,所以学生希望对双创课程进行改革。
在“您认为创新创业课程应该如何建设”这一问题的回答上,有1408名学生选择“创新创业课程要与教学实践结合”,占总人数的77.4%;选择“开设专业课”的大学生755人,占总人数的41.6%;选择“作为选修课程”的大学生933人,占总人数的51.4%;选择“应该融入必修课程”的大学生696人,占总人数的38.3%。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绝大多数学生希望创新创业课程能够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支持课程作为“选修课”“专门开设”或“融入必修课程”。选择“选修课”的学生要比选择“必修课”的学生人数多,这说明很多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根本目的,后续要加强宣传。
在“您认为学校最欠缺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存在不足”这一问题上,有1390名学生选择“教学实训基地”,占总人数的76.5%;有1266名学生选择“创新创业政策和组织”,占总人数的69.7%;有928名学生选择“师资队伍不足”,占总人数的51.0%;有1000名学生选择“资金投入不足”,占总人数的55.1%。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觉得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训基地”“创新创业政策和组织”“师资队伍”“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足。还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存在“教育方式和理念落后”“跟企业对接不够充分”“知识更新滞后”“教学单一”等方面的不足。
通过此次调查,充分反映了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态度和认识,进而发现了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上的问题。由此可见,构建符合高职专业特色的实战孵化创新创业课程势在必行。
四、课程的改革措施
对如何做好创新创业课程的改革,课题组通过广泛查阅资料文献,并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对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课程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一)开发创新创业课程,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切合高职院校特点,立足于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把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或素质的培养纳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创业阶段、不同兴趣,开发一套完善的、全覆盖的以提高学生实际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创业教育课程。例如,药学系、护理系、大健康系以及检验系都结合自己的专业开展了符合自己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学院还组建了一支具有高学术水平和高创业实务能力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团队成员包括校外企业导师、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评委和校内专任教师。学校邀请了一心药业的销售总监、市场总监和业绩优良的店长,也邀请了几家养老院的院长和主管,以及一些在医药卫生服务行业做得较好的企业及学院校友加入导师团队。
(二)依托“双创中心”,构建实践服务体系。依托学院先进的大学生“双创中心”,为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了一个孵化场所。通过大学生“双创中心”对接各种资源,构建符合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增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把专业技能课程融入创新创业理念,使学生学习的特色专业和专业技能跟创新创业对接。例如,对于助产专业,可以融入产前、产后以及产妇新生儿照护方面的创业知识,邀请妇幼保健院的老师和“月子中心”的管理人员来给学生上课,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去妇幼保健院和“月子中心”参观学习。养老健康与管理专业,可以对接养老护老行业和老人的日间照护,邀请各大养老院的院长或者主管给学生授课,并组织学生去各大养老院进行志愿者服务,既学习到了知识,也创造了社会效益。中医推拿专业则对接中医中药养生馆和中医馆,邀请熟练的推拿技师授课,学生也可以去中医中药养生馆和中医馆实习,做到尽快上手。邀请在创业中取得优秀成果的企业家或者表现突出的校友到校做报告,给学生以鼓励以启发,解决困扰学生的实际问题等。
(三)从实战中学习,在项目中成长。组织高职院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社团,围绕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活动,使学生通过创新创业社團活动进行创新创业实战孵化,让学生学到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可以转化成为项目,得到应用和验证,从而增加学生的实战能力和经验。通过校企合作和实践锻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把握商机、规避风险、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学校组建了“芳香卫生”中药香包社、“卫之元”康护健养老用品、“文福小宝”幼儿培训中心、“一口健康”饮食专家、“众康智美”医疗仪器等十几个社团项目,以项目式教学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做到从实战中学习,在项目中成长。
(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比赛,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现以赛促学。其中学院护理系的“快乐天使”健康香包坊和“防坠床病号裤”两个项目获得学院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卫之元”康护健养老用品有限公司获得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区赛铜奖。学生通过各项大赛的洗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在创新创业的课程学习中更积极、更认真。
(五)申请各种专利。因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中创新的含金量总体不高,为了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掌握创业的核心技术,学院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团队指导学生进行各种专利的申请,目前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2项、外观专利10项,每一项专利的成果转化都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课程改革,构建符合高职特色和专业特色、具有实战孵化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基地,是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和攻坚的重点,对提升学生就业率、解决人才培养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贺志强,任培华,娄建玮,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潍坊职业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群为例[J].河南农业,2018(6).
[2]刘翱翔.高职院校“多方向、活页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7).
[3]杨洋.基于“雷达图”的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评价体系研究[J].广西教育,2016(19).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XGZJG2018B074);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JG03)
【作者简介】郑宏来(1978— ),男,河北秦皇岛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