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芳
摘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本身发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积极地思考问题、探索问题。文章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几点看法:营造氛围,激发读书兴趣;加强指导,保持读书兴趣;课外拓展,延伸阅读兴趣。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兴趣;创设氛围;阅读指导;课外拓展
孔子曾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重要的意向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发展能力。一个学生对语文有兴趣之后,他就会主动地去阅读一些有价值的书籍,热情而耐心地参加各种语文竞赛活动,他的语文能力也就会在阅读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真正的阅读兴趣来自于对读物本身的“领悟”和“发现”,来自于阅读成功的“喜悦”,来自于阅读成果的实际“应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激发读书兴趣——营造氛围
从“潜移默化”这个词语可以看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笔者在班级中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深受环境的影响,教师要在教室布置、氛围创设上进行完备,并提供读书的资源。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一面墙,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教室的黑板每天的宣传语都是精选中外名人名著小学生喜欢的励志性语句。黑板报设读书专栏,使学生走进教室,触目所及是读书,内心所想是读书,潜移默化地享受读书。
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生活空间内尽可能地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笔者让每个学生上学时都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按照学校安排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在书的海洋中畅游,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同时也充实班级图书架,提供学生读书的资源。引导学生和家长购书,并鼓励学生将书籍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图书架。制订图书管理、借阅、阅读的相关制度,选出图书管理员,流动作业,对图书进行分类整理,统计编册,做好班级图书的借阅,方便学生阅读。
二、保持读书兴趣——加强指导
一位好的教师,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否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已被激發的兴趣要长久保持并最终转化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并“授之以渔”——教给读书方法。
(一)根据小学生学习实际,推荐课外读物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但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才会游刃有余。当然教师绝不能忽视推荐方式的机动性,据其要求和内容而言,1.在课前推荐读物,以帮助学生课文内容。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十里长街送总理》《军神》等课文前,指导学生在课前读有关书籍,使他们对名人、伟人有初步的了解,并提供机会,在课内进行交流、介绍,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2.在课后推荐读物,引导学生及时把课内所学方法及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教授《迷人的张家界》《威尼斯的小艇》等课文以后,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介绍祖国美好河山和国外风景名胜的文章,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做到举一反三。
(二)根据小学生不同程度的求知欲,推荐读物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看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所以笔者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数学、史地、天文等各种通俗科普读物,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
(三)针对不同层次的小学生,教师应提出不同的要求
1.要读懂故事;2.能对书中的内容有所想法,想办法独立解决书中出现的问题,能有所异议;3.能摘抄好词佳句。优等生的任务是完成以上3点。对中等生要求做到第1、2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只要求达到第1点。由于要求合情合理,学生兴趣会日益浓厚。
三、延伸阅读兴趣——课外拓展
将自主阅读的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及时与家长沟通,教师、家长携手,做到家校结合,不因阅读地点的变换而使兴趣消退。
(一)丰富的校园读书活动
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读书活动,促使学生自主读书。一是独特的班级活动。二是新颖的读书作业。如收看《焦点访谈》《动物世界》等电视节目,绘制手抄报,记录日记、周记等。
(二)家庭读书活动
家庭读书活动包括学生家庭阅读和课外实践,家庭阅读,引导家长建立家庭小书架,丰富小书架的内容,使孩子在家中乐读书,由家长做好统计管理。课外实践活动由教师统一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博物馆、书店、书城等进行调查参观,选择阅读好书。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见”“作…‘吟”均是有所感悟的表现,也是语感的初步生成。这样不断积累,不断积淀语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读书,自主读书,大量读书,对于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译.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