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探索

2020-09-08 06:18田璐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低段朗读小学

田璐

摘要】文本朗读是当前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形成的有效途径。在本次研究开始之前,笔者曾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称《标准》)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读,明确了《标准》对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所提出的文本朗读要求,继而围绕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这一主题展开了本次探讨。

【关键词】小学  低段  文本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0-0111-02

一、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可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注意力集中与否关系着学生能否在参与教学活动时对相关学习内容保持敏感并给予关注,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与学生的最终学习收效之间存在较为明确的因果关系。当前我国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跨度大至在6至10岁之间,处于这一年龄跨度之间的学生通常极易对某一新鲜事物产生强烈的求知及探索欲望,但其对特定事物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却十分有限。据权威研究成果显示,当前我国低龄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大致在如下范围内,即:5-6岁学生对特定事物的注意力持续时长为15分钟以内;7-10岁学生对特定事物的注意力持续时长为15-20分钟。而当前我国小学各科的课时普遍设置为40分钟。那么应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当前学生群体在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注意力,就成了亟待基层语文老师解决的实际问题。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学生听觉、视觉不断进行双重刺激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将相关朗读素材中的特定文本语言转化成为有声语言,并在自主朗读过程中,对相关文本内容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且相对无声文本阅读形式来说,文本朗读能够带给学生更为生动的听觉刺激,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的敏感程度,并使其对相关学习内容的注意力时间得以有效延长。此外,多元化的自主朗读形式以及丰富多彩的朗读教学开展模式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从而使老师的教学收效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得以显著提升。

(二)可促进小学低段学生语感的形成

知名学者叶圣陶曾公开表示“文字及语言的训练关键在于语感的训练”,所谓语感是指人在进行文本朗读及与他人的言语交流过程中,对相关语句及相关主旨的直观感受,隶属于思维能力范畴,与传统意义上的思维能力一样,语感也可以通过后天科学、系统且持续的训练而得以有效提高的。语感培养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环节,与此同时,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是对学生之后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若学生的语感较强,则能在之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对文本重点及中心思想进行准确的把握与判断,而朗读教学则是培养小学低段学生语感最为重要的手段。

通过朗读教学培养小学低段学生语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充分认识语感的培养及形成规律。与其他科目不同,语文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且不断进行知识积累的动态过程,语感的培养亦是如此。基于此,教师应为当前学生群体制定科学、系统且持续的文本朗读计划,并对学生的朗读成果进行阶段性考核,而考核形式则应突破传统考试模式局限,可以小组问答競赛、分组情境表演这类与小学低段学生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契合度较高的形式展开。②教师应提高对“范读”的重视程度,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自主朗读过程中对文本重点的把握能力。在笔者刚参加一线语文教学工作时发现,刚刚接触文本阅读的学生几乎完全无法在文本朗读过程中把握文本主旨。而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师范读,学生开始对教师的朗读方式进行有意识地模仿,并能够简单判断在相关文本当中,哪些词语该重读,哪些地方应该有相应的情绪变化,学生的以上表现足以说明其语感通过教师的范读引导及自身持续的朗读而得到了有效的提高。③朗读能够提高小学低段学生对特定文本的整体感知及判断能力。笔者通过对近几年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并结合本次研究正式开始前所翻阅的大量文献资料可以发现,通过科学、系统且持续的文本朗读,学生能够对相关文本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及中心思想有一个相对精准的把握,且在其进行文本朗读的过程中可将穿插于特定文本当中的优美词句理解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并能够在之后的写作过程中被自然地应用。基于此,笔者认为科学、系统且持续的朗读教学,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小学低段学生语感的培养,还能为其之后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

(三)能有效凸显小学低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理念对各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科提出的共同要求,小学低段朗读教学亦应将此要求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打破传统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尴尬局面,转而过渡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积极状态,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最大程度的保护。

二、新《标准》中对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提出的要求

小学一、二、三年级是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的初始阶段,也是对其阅读习惯及朗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基层教师在对小学低段学生进行朗读教学时,应参考新《标准》中所提出的教学要求:

(一)重视对小学低段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占据着语文课堂教学的半壁江山,而朗读又是阅读的重要开展形式之一。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低段教师应给予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以足够的重视。

(二)鼓励学生进行创意朗读

由于学生在知识基础、生活环境、个性、思维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其对相同文本内容的读后感受也截然不同。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朗读方式,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朗读角度,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也能因朗读切入点的不同,而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朗读体验。其次,在进行文本朗读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朗读的机会与时间,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积极性。

(三)提升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能力

在进行小学低段朗读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儿歌、童谣及简单诗词的朗读,并鼓励学生展开自由想象,并获得最初的文本朗读情感体验,使之充分感知文本朗读及文字本身的魅力。在教学活动开展之余,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自主朗读,并在不断朗读的过程中使其语言感知能力、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文字应用能力等多个方面得以有效提高。

三、提高小学低段学生文本朗读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为学生设置科学朗读目标,提高学生朗读技能

能够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将文本内容准确无误、声情并茂地读出来是新《标准》对小学低段朗读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朗读并非是仅仅把书面文字转换成语言形式,而是一个根据文本内容将学生情感融入其中,使之与作者产生思想及情感上共鸣的过程,基于此,学生在朗读的过程当中才能充分感知文中所描绘出的生动形象、意境及人物的美感。在开展小学低段朗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及认知规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并以此为据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如此,可保证朗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避免朗读教学的盲目性。

(二)创新朗读教学开展形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朗读兴趣

对于接触文本朗读时间不久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朗读兴趣的培养是这一阶段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而教学开展形式的创新则是朗读兴趣培养最为有效的切入点。朗读教学开展形式的创新应立足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心理及精神需求现状,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创新之后的朗读教学开展形式与学生之间的高度契合,此种创新才能称之为有效。例如:①通过情境创设,突出文本的情感氛围。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原始朗读欲望。朗读情境的设置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切忌盲目,在此基础上融入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趣味性元素,并将多媒体等相对直观且小学生更易接受的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其中,如相关视频、音频的播放,此举能够使相关情境更具画面感与感染力,在激发学生对朗读教学活动参与兴趣的同时,也能在无形之中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②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轮流分角色朗读,激发小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以小组为单位的分角色朗读几乎是所有学生均能参与其中的,学生群体的整体参与能够使所有学生通过朗读教学均有所收获。同时,轮流扮演文本中的不同角色,能够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与结构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且其在文本阅读时的情绪通常会随着其对文本内容理解程度的加深而愈加饱满,情感也更为充沛。此外,此种朗读教学开展形式能够使教师对班内所有学生的朗读情况有一个更为清楚、全面的了解,并方便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对同一文本内容,尝试不同朗读形式

在开展小学低段朗读教学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将同一文本内容以不同形式进行朗读。小学阶段常用的朗读方式有泛读、引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小组分角色轮流朗读等,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根据阅读文本的不同灵活选择朗读方式,并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当中善于使用朗读技巧,并根据文本内容实现与作者情感上的交融,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得以有效提高。

(四)注重朗读体验,提高学生自主朗读能力

在小学低段开展朗读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及思维水平同时得到显著提升。首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给予学生更多进行自主朗读的时间与机会,并鼓励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根据特定文本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并在朗读过程中对相关朗读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与感悟,尽可能深地挖掘文本内容的潜在精神实质,使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不断的熏陶得以有效提升。此外,对年龄尚小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对特定文本进行朗读与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朗读之前,教师可将能够体现文本主题的词语、句子或某个自然段提示学生,用于促进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此举能够帮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正确理解文本内涵,使其深刻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丰富朗读评价方式,切实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对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的传统评价通常是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口头激励性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对学生朗读情况如字音、流畅程度、停顿、是否有错字错音等方面进行生生评价、师生评价,此举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既定文本的理解程度,也能使学生全面认识到自身在朗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同学及教师的读后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与改进,从而使其朗读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总之,文本朗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范畴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开展小学低段朗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将培养学生文本朗读兴趣作为文本朗读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任务之一,为之后对小学生聽、说、读、写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范钦.精心备课 落实阅读训练——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阅读训练问答[J].黑龙江教育.1996(10)

[2]邱秋玲.兴趣为导,自主先行——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培养探微[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0)

[3]逯宝和,汤铁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 中小学电教(下). 2011(09)

猜你喜欢
低段朗读小学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