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对教育学的影响

2020-09-08 06:18赵金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教育

【摘要】19世纪起,一大批存在主义哲学家,从各个角度丰富和完善了存在主义思想。在教育思想方面,存在主义者更关注个体,关注知识、真理和意义的本质是怎样在个体经验层面上产生教育意义。本文从教育目的、教育方法、课程、教师角色等四个方面,阐述存在主义对教育学的影响。

【关键词】存在主义  教育哲学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0-0001-02

19世纪,存在主义作为一个独特的哲学领域出现了,涌现了尼采(Nietzsche)、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布贝尔(Buber)、海德格尔(Heidegger)、雅思贝尔斯(Jaspers)和萨特(Sartre)等一大批存在主义的思想家,他们将存在主义发展并完善。

存在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欧洲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流传和发展,其影响远远超出哲学领域而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涉及的有关人的问题、有关教育的问题,仍然是当代思想家、教育家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主义哲学家及其思想

尼采在某些方面影响了存在主义者对个人主义的本质研究,他对个体存在怀有深切的存在主义式的道德疑虑,甚至道德不确定感。

克尔凯郭尔不关心普遍的“存在”,他只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他认为人们有必要逐渐理解上帝的心灵、命运和实在。他认为,个体面临的生活选择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决定,并承担全部的责任。克尔凯郭尔把教育视为主观性的和宗教性的,他反对把人引向世俗客观世界的职业和技术的学习。

布贝尔认为,一个人有必要用“我—你”的关系看待同伴,认识到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意义世界。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个体经历了相互的主体性,获得人格上的平等。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一种能感受对方情感的方式,即移情,这是主体—主体之间分享彼此知识、情感的关系,双方都以人的方式分享彼此的生活。实际上,在不同层次的教育过程以及社会的各种交往关系中,这种关系已经存在。他憧憬的教育中,尽管师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种类不同,但在人格上,他们是平等的。

海德格尔用阐释学,也就是对生活经验的解释拓展了现象学的哲学方法,他的思想的出发点是“在世之在”或者个体环境层次上的生活体验。这种个体存在就是“此在”。他的分析是个体对意义世界的阐述和构建。他认为:个体存在是由“环境体验”、“对他人的体验”和“自我世界的体验”三方面构成,当个体提出“我是谁”的问题时,他会强烈地感受到这种个体层面的存在,会直面存在的苦闷和恐慌,因为这些问题在经验层面上没有明确的答案,人们必须自己来回答。这是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认同危机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萨特深刻思考了个体存在的荒谬性和无意义性,探讨了意识(自为的存在)和意识的对象(自主的存在)的关系,指出自为的存在常常可超越、无视或跨越自在的存在,说明人的意识或个体性是自由的,意识处理的是事物的意义,而不是事物本身。他在哲學作品中用荒谬世界中孤独个体的表述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抉择困境;他认为,人们在世界上遭遇的任何意义都必须由自己来建构。意义的形成是个人的事情,人们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方式来设定自身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作为存在主义教育工作者,雅斯贝尔斯注重教育过程中的师生的主体间性,注重人文关怀和学生的发展,将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自主思想放到重要的位置,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被提到了很高的位置。

二、教育哲学中的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思想体现在教育上,具有以人为本、凸显个性、自我创造、精神成长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的目的

存在主义者认为,先有个体,然后才有个体创造的观念。个体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是作为一个感受着的、有意识的个体而存在着,教育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感情充沛的个体的人,关注个体存在的这一面。应该鼓励个体询问“我是谁”、“我的生活驶向何方”、“为什么我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人们必须认识到,个体总是处于转变之中,他们认识自身的那一刻可能正是他们开始全盘检验的时刻。

好的教育应当强调个体性,好的教育试图帮助每个人认识到自身的恐惧、挫败感、希望,以及通过多种方式使用理性来惩恶扬善和救死扶伤。所以,教育的第一步应当是理解我们自身。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们需要对生活中荒谬的一面进行认真的探索。人们对世界进行的理性解释可能是他们自己理性观念的运用。教育应当让人审视了解生活的多重面目,好的、丑陋的、理性的或是非理性的。教育要让人对生活的挫折做好准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对焦虑的理解力,让学习者对可能性保持警觉、感知的状态,思考全人类的状况,并理解和领会生活经验。

2.教育的方法

大多数存在主义者认为,首要的事情是改变教育的态度。不是将学生看作填充、评估的对象,而是将学生看作个体,允许他们在自己的教育和生活中起到主动积极的作用。学校应该成为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愿望做事情的场所。存在主义者想要终止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希望学生能从那些对他们有利的途径中选择自己的道路。教育应该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仅存在于课程当中,也存在于教学方式当中。应该向学生提供很多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

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应当成为学生,学生也应当成为老师,学生不应当被老师当作接受指导和知识填充的对象,成为老师操控的目标,师生之间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从对方身上学习,相互尊重。如果教育不能帮助学生理解他们的“在世之在”,让他们向可能的成长保持开放,也不在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潜能,就会使学生远离教师。教师比学生有更丰富的经验、知识和理解力,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宜的教育环境,利于学生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可能发展。正确的教育方法是把世界的可能性带到教师和学生面前——教师重新发现学习的激动人心之处,在学生面前敞开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

存在主义的教学方法包括:让学生意识到更有效的交流方式——这些方式帮助学生具有更清晰的理解力及自我表达能力;打开人类历史的大门,让学生对人类文化有更深的理解,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发展史,更清楚地认识他们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理解每一个现在都是从过去走过来的,每一个现在也孕育着未来可能的变化和新方向。帮助学生探索世界,并将他们引入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中,就是教师在其中起的主要作用。

3.课程

存在主义者关注人文学科,因为人文学科比其他任何学科包含了更丰富的引发内省和促使意义发展的潜能。他们想要通过人文学科唤醒现代人,使人们意识到失控的技术和大都市中存在的危险。

人文学科广泛地蕴涵于存在主义课程当中,因为人文学科关注人类存在的本质,如人与人的关系,人类生活的幸福与不幸以及生活的荒谬与意义。存在主义者认为人文艺术学科能够比自然科学更好地从整体上看待人类。存在主义者是从学习者的立场来看课程,而不是从具体学科的内容体系来看,他们认为,酝酿课程的恰当方式是从与学习者反思意识有关的视域出发,但是,存在主义并没有任何明确的原则规定课程应该包括什么。他们认为,处于一定情境当中的学生所作的选择应当是一个决定因素。存在主义者还认为,课程设计的原则应当是提供个体“获取意义”的机会。如果学生不能从课程中获取生活的意义,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在组织化的教育活动中进一步异化。文学等学科可以帮助学生解释人类社会和人类个体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其它艺术形式也能够表达学习者生活当中的丰富意义,而数学等学科能帮助学生获取生活的意义。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是以人为本地平衡学生个体的要求和理解不同学科门类的需要,传递珍贵的价值和理想,以及交流的技巧。课程中包括哪些内容、应当怎样教,由教师决定,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充分认识学生是如何感知世界的。

4.教师角色

存在主义者把苏格拉底和萨特这样的哲学家视为理想教师的典范,因为他们拥有崇高的品德。存在主义者赞美知识渊博的人,而不是简单的象牙塔式的哲学家。他们相信知识和智慧,而且,知识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考验,得到应用。学校应该提升“内在导向性”,教师能够而且应该呈现观点,且应当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信念采取行动。教师应当有强有力的信仰和责任感,应当以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方式对待学生。

存在主义者对学生领悟的知识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认为,学生在面对事物的时候会有意识地采取行动,人们需要认识这种意识是怎样工作的,寻找“人的潜能和智慧”,此时教师扮演的是心理学家的角色。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此时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觉醒”,并参与到他们自己独特的视域创造当中。教师要愿意信任学生,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释放潜能。必须“赏识”学生,通过赏识学生的感受和想法,使其感到自身的价值。成功的教育应当以培养“完善的人”为目标。

存在主义教师的角色并不简单,必须保持自己的“视域”,保持个人与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之间的联系,有意识地让自己的经验不断地向前发展,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相遇的方式以及改变世界的方式。他们需要同日常生活中荒谬之处作斗争,要有勇气去实现真实的个性。

三、结语

尽管传统哲学也关注知识、真理和意义的本质,可是存在主义者思考的是,这些问题在个体经验的层面上是怎样产生教育意义的。他们探索教育中感知的重要性和具體的个体经验中“意义”的发展。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不但关注教育个体的存在问题,而且重视人何以存在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许,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也最缺乏的教育。

当然,存在主义哲学及其教育思想中也有过于尊重人们个性的发展,没有考虑到其他方面,有着时代的局限性。在这个教育改革的新时代,其教育思想中对个体重视的观点也需要经过相关研究者的探究之后才能应用于实践中,需要研究者丰富其理论知识,让其教育思想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oward A. Ozmon, Samuel M. Craver 著,石中英,邓敏娜译.教育的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夏霖.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特征与意蕴[J].《教学与管理》,2011(1):19.

[3]石中英.人作为人的存在及其教育.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2):23.

[4]孟昭毅, 曾艳兵. 外国文化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345-346.

[5]金寿铁. 教育的人化——论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及其当代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教育学》, 2015(6):245.

作者简介:

赵金霞(1969.3-),女,北京市人,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路在脚下——从萨特存在主义看《长路》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与发展:存在主义给予的启示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