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的传播特点研究

2020-09-06 13:34匡宇英
传媒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传播特点突发公共事件引导策略

匡宇英

摘 要:近年来,微博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尤其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对舆论引导的作用不容小觑,基于微博平台的信息传播方式呈裂变式增长,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巨大。本文以微博传播为切入点,分析了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传播的特点,探讨了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的引导策略,旨在说明微博传播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加强引导的重要性,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微博;传播特点;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0-00-02

一、前言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事件性质主要有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持续性,此外,还有可控性和机遇性。一般来说,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强烈关注度和重大新闻价值,如何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结合四川宜宾长宁“6·17”地震事件案例,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的传播特点进行了相关思考。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的传播特点

微博作为媒介融合的典型代表,现已成为公众参与社会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前,微博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传播是有规律可循的,从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的传播特点上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传播主体草根化、舆论发展迅速化、传播内容碎片化和虚假信息泛滥化,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传播主体草根化

传播主体草根化是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的传播特点之一。传统媒体一直拥有着话语权的垄断,在如今互联网发达的信息时代,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优势逐渐弱化,新媒体时代的突发公共事件常常爆发于网络,话语权进一步下放,传播主体呈现出草根化的特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微博平台上网民对于某一突发公共事件发表言论,进而形成舆论。

(二)舆论发展迅速化

舆论发展迅速化是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传播的又一特点。突发公共事件在微博的传播,个人发声的“一呼百应”屡见不鲜,微博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舆论传播重要阵地,使突发公共事件迅速发酵,通过微博平台将网民的发声汇合到一起,传播的信息量达到高峰期出现意见领袖,引导舆论走向,影响舆论环境。

(三)传播内容碎片化

传播内容碎片化也是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传播的特点。微博信息来源广泛,对生活信息有着更为细微的描述,传播内容呈现碎片化的显著特点,三言两语、晒晒心情是微博发布的信息典型。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事件的相关信息就会在微博平台广泛传播,很多片面的描述,杂乱无章、断章取义的信息片段,掺杂着过多的受众的主观情感因素,事件表述的清晰度、完整度的降低。

(四)虚假信息泛滥化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传播的特点还表现在虚假信息泛滥化方面。微博作为新鲜事物,发布门槛降低容易导致信息失真,面对海量網络信息,信息传播中“把关人”的缺失和监管不力,助长了网络谣言之风,使微博信息中的攻击性、偏激性的言论,呈现出虚假信息泛滥化的特点。因此,探索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的引导策略势在必行。

三、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的引导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传播水平,在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内涵和微博传播的特点的基础上,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的引导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政府方面:及时更新发布权威信息

从政府方面看,及时更新发布权威信息,是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引导的关键。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发布“时间就是生命”,由于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持续性等特点,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时效性非常重要,政府发布的消息带有一定的权威性,也应与时俱进利用官方微博,第一时间进行信息的发布,及时更新发布权威信息,稳定公众的不良情绪,控制整个局面。

以四川宜宾长宁“6·17”地震为例,微博平台中的“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最先更新微博报道这一地震,在地震发生后的3分钟,即22时58分发布微博,内容为“#地震快讯#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2019年0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附近(北纬28.39度,东经104.94度)发生5.8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中国地震台网 @新华视点 @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 )”。并附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显示的坐标定位地图,便于公众详细了解地震地理位置,微博内容带“#地震快讯#”话题讨论,并@诸多主流媒体关注。随后,四川本地媒体“宜宾日报”官方微博,在23时18分及时转发微博,这样利用官方微博向公众通报地震情况,让更多民众得以知晓灾情进展。

(二)媒体方面:发挥主流媒体引导舆论

从媒体方面看,发挥主流媒体引导舆论是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引导的重要环节。微博的横空出世使媒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发挥主流媒体引导舆论作用,主流媒体通过微博发现新闻线索,发挥突发公共事件的“把关人”的作用,可以在关键时候引导舆论,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川宜宾长宁“6·17”地震发生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及@四川发布等主流媒体积极响应,《人民日报》、新华视点、央视新闻等中央媒体官微,抢占信息制高点,积极对此灾情给予报道。与此同时,“地震预警播报” “地震预警倒计时” “宜宾地震预警系统如何运转”等成为热门话题,良好的议程设置有效引导相关议题走势。截至2019年6月18日9时, “地震快讯”这一话题累计阅读量最高,达139亿,讨论数达368.4万个,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巩固了其引导舆论的正面作用。

(三)受众方面:呼吁网络公众理性发声

从受众方面看,呼吁网络公众理性发声,是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引导的有效举措。微博平台在报道突发公共事件时,公众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众在微博平台的参与度也在不断提升,面对海量的微博信息,需要公众用辨别的眼光来过滤筛选信息,避免在网络传播中由于不当言论出现“带节奏”现象。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要想更好发挥微博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应呼吁网络公众理性发生,自觉将谣言和虚假信息摒弃在外,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四川宜宾长宁“6·17”地震发生后,网友们通过微博搜索相关信息表达观点,出现了一些不实言论,如“18日凌晨四川宜宾市将有7.6级地震” “四川宜宾地震大楼出现严重倾斜” “地震裸奔视频”等在网上流传扰乱民心。四川手机报于18日凌晨00:13率先通过官方微博予以严正声明,网上流传的是谣言,请勿信谣!谣言止于智者,在灾难面前,公众更应理性发声,减少夸大灾情、传播虚假信息的传播,提高甄别事实的能力,使谣言不攻自破。

(四)平台方面:微博运营商应加强监管

从平台方面看,微博运营商应加强监管,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引导至关重要。微博运营商作为微博平台运营的主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加强对微博平台信息的监管是微博运营商的重要职责,运营商自身信息监控技术的升级,根据事态发展不断调整相关的管理制度,采用设置关键字过滤等手段自动审核信息,推进微博的实名制进程等,对信息传播链的进行把关,可以起到很好的突发公共事件舆论调控作用。

四、结语

总之,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传播特点的研究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为更好地利用微博传播引导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应加强对微博传播特点的研究,从政府方面及时更新发布权威信息、媒体方面发挥主流媒体引导舆论、受众方面呼吁网络公众理性发声,平台方面微博运营商应加强监管,积极探索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传播的引导策略,让政府、媒体、公众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微博传播的作用,营造良性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鲁阳.媒介融合时代移动新闻短视频的机遇与挑战[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8):208-209.

[2]唐绪军.建设性新闻与新闻的建设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 26(S01):9-14.

[3]刘莹.电视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8):152-153.

[4]曹林.微博传播的十大特點及对言论生态的影响[J].新闻记者, 2011(9):29-34.

[5]王志立.网络舆论场域中新闻反转现象的传播学反思[J].新闻爱好者,2018,0(2):45-48.

[6]刘博深.微博在热点事件中的议程设置功能研究——以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4(11):18-19.

猜你喜欢
传播特点突发公共事件引导策略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传播过程分析
全媒体视角下的弹幕传播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响应表现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公众号的谣言治理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多屏环境下体育节目的传播特点及改革策略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捕捉灵动话题,催生日记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