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洪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发现教学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数学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解。本文主要从归纳、类比、分析、试错这四个角度阐述了初中数学发现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发现教学 思考
“授鱼”不及“授渔”,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的能力是受益终身的,而发现教学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被动的学习、机械的模仿违背了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习规律,会导致学生难以把握知识的真谛,所以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亲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在发现中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
一、在归纳中发现,由特殊走向一般
教师列举研究对象的若干个特例,可以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共同特征,判断、猜想、归纳所研究的对象,进而发现这个对象具有的特征。
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教师可以不直接向学生介绍两者存在的关系,而是让学生解方程x2-6x+8=0、x2+5x+6=0、x2+3x-10=0,并计算方程两根之和、两根之积,看看两根的和与积与系数之间有何关系。学生通过探究,发现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与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之间存在的关系。接着,教师可以顺势诱导,进一步提问:“对于2x2+7x+3=0这个方程而言,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面对新的问题,学生发现二次项系数不是“1”時,结论不成立,由此自然而然地想到将二次项系数变为1。经过进一步探究,学生会发现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与系数的关系,从而由特殊情况猜测出一般性的结论。所以说,教师要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及时鼓励、疏导、评判学生的发现,让他们能进行深入的探寻,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的阶段。
二、在类比中发现,体会两者的异同
学生通过类比能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缩短思维结构与认知结构之间的差距,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如在教学《不等式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将不等式与等式联系起来,让学生探究不等式的性质。教师先让学生回顾不等式的性质,为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做好铺垫。接着,教师根据类比等式的性质1设计问题:“6>4,6+2 __ 4+2,6-2 __ 4-2;-2<1,-2+1 __ 1+1,-2-1 __ 1-1。”再根据类比等式的性质2设计问题:“8>5,8×5 __ 5×5,
8×(-5) __ 5×(-5);-3<2,(-3)×
6 __ 2×6,(-3)×(-6) __ 2×(-6)。”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等式的性质。与此同时,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指导,倾听学生的表达,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感受不等式性质与等式性质的异同,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类比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可以积累数学经验,感受不等式性质2与性质3之间的差异,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在分析中发现,把握数学规律
学生周密分析、合理论证数学现象,可以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更加合理性地运用结论。
如在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教师先呈现一个碎成两块的三角形装饰玻璃(其中一块有三角形的两个角),然后提出问题:“如果到玻璃店重新配一块,是不是需要将两块都带去?如果带一块去,你应该带哪一块?带走的那块玻璃具有三角形的哪些元素?”学生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分析了构成全等三角形的几个要素,进而发现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别方法。
四、在试错中发现,掌握数学技巧
学生在尝试错误中吸取教训,修正自己的探究方法,孕育出了新的发现。正确的发现都是在不断纠错之中获得的,在数学探究的过程中是不可能完全避免错误的,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犯错误,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薄弱点,进而引导他们寻找新的技巧与方法。
如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计算a3+a2,有的学生指出它们不是同类项,不能进行合并。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a3·a2是否可以计算?”此时,学生的答案出现了分歧,一个答案是a6,一个答案是a5。那么,教师要让学生自主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想到特殊值代入法,分别求出23与22,结果发现答案是a5。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自主探寻出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
总而言之,教师将发现教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分析、假设、猜测数学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获得数学结论。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秉义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