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射频消融术在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2020-09-02 02:32张永强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消融术瓣膜房颤

张永强 黄 锋 陈 同 黄 艳

1 联勤保障部队第900 医院仓山院区心血管内科,福建 福州 350002

2 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脏外科,福建 福州 350000

心脏搭桥手术和瓣膜置换术目前已经成为心脏病手术治疗的常见方式,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心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1]。但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期间患者易发生房颤,增加手术风险性,术中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对消除房颤有积极影响,且不额外增加手术的风险性[2-3]。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机体负荷,提高手术安全性,更有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本研究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术在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900 医院仓山院区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50 例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根据同期术中是否采用房颤射频消融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 例。对照组,男性14 例,女性11 例,平均年龄(36.85±7.64)岁;观察组,男性13 例,女性12 例,平均年龄(37.93±7.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所有患者均满足心脏搭桥手术、瓣膜手术指征;患者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0%。排除存在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对照组患者术中出现房颤,给予药物保守治疗,给予利伐沙班400 mg。观察组患者同期给予房颤射频消融术。

所有患者术前30 min 停用华法林,使用皮下注射100 U/kg 肝素,给予利尿剂、强心剂,保持低流量给氧治疗,改善患者心功能。手术选用全身麻醉,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开始手术,于胸骨正中切口,让心脏充分暴露。给予肝素抗凝后,给予动脉常规插管治疗,构建体外循环。患者体温降低至30℃行主动脉阻断,切开房壁对左心房探查。经冠状动脉或静脉窦灌注冷血心脏停搏,给予冰屑心外降温,对患者心肌加强保护。先分离右侧上下肺静脉,借助于尿管引导使用射频消融钳,在左房和肺静脉交接位置进行射频消融术,完成一处消融,将消融钳松开,更换位置后给予再次消融,重复进行3 次。使用同样方法对左侧上下肺和左房交界位置手术。将左心耳切除后,置入消融钳,依次对左右肺静脉、左侧上下肺静脉、左心耳至二尖瓣、右下肺静脉至二尖瓣、右心房壁、冠状静脉窦、右心耳等消融[2]。完成消融后,反复冲洗左心房,再给予瓣膜置换术以及心脏搭桥术治疗。

两组手术治疗后,对患者各项身体指标密切关注,放置临时心外膜起搏线,临时起搏。手术治疗后给予100 U/kg常规肝素药物抗凝。治疗2 d 后给予华法林3 mg 进行抗凝治疗。术后护理人员记录凝血酶原时间,视患者实际情况调整用药剂量[3]。视患者病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并于出院前检查患者心电图。叮嘱患者术后每间隔1 个月复查一次,术后3 个月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认房颤是否复发,若再次发作,需要进行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护理人员记录患者疾病改善和出院的时间。(2)术前和术后3 个月检查患者心功能[4],主要检查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Ds)、LVEF 指标。(3)统计患者术后3 个月内出现的不良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疾病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疾病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d,±s)

表1 两组患者疾病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d,±s)

?

2.2 心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心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心脏功能较术前改善,观察组患者的LVDd 和LVDs 低于对照组患者,LVEF 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头晕1 例和切口感染1 例;观察组患者无切口感染,头晕1 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脏搭桥联合瓣膜手术多应用于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患者须同时接受两个手术,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有研究提出70%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存在房颤,房颤的产生将造成心脏瓣膜病情加重[4-5]。尤其是手术期间,出现房颤将显著提高手术死亡风险。目前消除房颤最常使用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将射频电流转变为热能,通过高度集中热能促进组织细胞的脱水和炭化,破坏胶原纤维和细胞,心肌出现凝固性坏死,从而形成消融线,造成折返环阻断,实现根治房颤[6]。在手术期间同期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具有较高风险,但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性小,可有效规避术中心率失常的风险,对于左房的收缩功能产生影响较小,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有研究提出,同期手术可显著提高手术生存率,尤其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7]。高峰等[8]研究证实单纯给予瓣膜手术治疗,患者5 年生存率约为60%,同期给予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可将生存率提高至85%,同期手术治疗具有突出优势。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比较(±s)

注:与术前同组内比较,*P <0.05;与术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P <0.05

指标 时间 对照组(n=25) 观察组(n=25)LVDd (mm) 术前 62.45±3.48 62.51±3.54术后3 个月 52.93±2.64* 41.82±2.53* #LVDs(mm) 术前 45.43±1.73 45.39±1.67术后3 个月 41.12±1.37* 35.83±1.41* #LVEF(%) 术前 39.25±0.38 39.14±0.46术后3 个月 49.70±0.79* 63.82±0.84* #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疾病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给予患者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将电极导管直接送入特定位置,释放射频电流,可有效促进患者心肌凝固性坏死,快速阻断心率异常[9-11]。同时对患者机体损伤性较小,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缩短其住院时间。在患者心功能LVDd、LVDs、LVEF 三项指标中,术后两组患者心脏功能较术前改善,观察组患者的LVDd 和LVDs 低于对照组患者,LVEF 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心房位置心肌凝固性坏死,心脏恢复原本节律性,射血充分,LVDd 和LVDs 得到相应降低,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12-15]。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实同期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并未出现不良反应的增加,手术治疗安全性有所保障,联合手术治疗具有较高安全价值,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住院周期,改善患者心功能,预防手术期间发生房颤,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接受心脏搭桥和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可有效促进心脏功能的改善,缩短患者住院周期,加快术后康复的速度,同时未见异常不良反应,具有突出疗效,可推广应用改善患者病情。

猜你喜欢
消融术瓣膜房颤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国内首例“磁共振引导下脑转移瘤激光消融术”成功实施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心率的变化特征分析
“烂”在心里
预防房颤有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