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课程,教材分析,“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15-030-08
2019年9月,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正式在北京、天津、上海、山东、辽宁、海南等6个省市使用。按照国家相关要求,“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①统编版新教材容量大,概括性强,选择性必修教材很多内容教师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些特点给教师使用新教材带来挑战。如何用新教材开展教学,以达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成为高中历史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统编版教材编写者和历史教学研究者的角度,以笔者编写的选择性必修2第1单元为例,谈谈新教材的体例结构与设计意图,以及对单元教学设计的初步设想,供使用新教材的高中历史教师参考。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必修课程采用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势;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②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教材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这两类课程的内容、组织方式和意图如表1所示。
必修课程采用中外历史分编,侧重叙述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选择性必修课程采用中外历史混编,侧重从多角度展现人类社会的历史。两类课程互相补充,前者为后者提供宏观历史背景,后者为前者提供深入探究的视角。《经济与社会生活》是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第二个模块,下面从课标要求和教材体例结构两个方面介绍该模块的内容。
(一)高中历史新课标的相关要求
1.内容要求
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由“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6个专题组成。课程标准对该模块的总体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一是“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此外,课程标准对每个专题的内容都提出具体要求。例如: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①
专题内容是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每项内容的要求分两个方面,一是知道或了解具体史实,二是知道、了解或认识该史实的意义或影响。通过对6个专题具体史实和意义或影响的了解和认识,达成“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等模块的总要求。
2.学业要求
学业要求概述了通过本模块学习要实现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生产、劳作方式、居住环境、交通运输等的变迁历程,以及人类为改善生活而进行的经济活动、科技发明、医疗防疫等方面的努力(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能够进一步理解经济活动与社会、科技与生活等之间的关系,深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和谐发展的认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自觉养成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和珍爱生命的优良品质,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②
模块学业要求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本模块基本史实(如食物生产的变迁历程)的了解,其中包含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素养;二是在了解史实基础上形成历史认识(如经济活动与社会、科技与生活等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其中包含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模块学习目标需要分解到每个专题的具体内容中加以落实。
(二)教材的体例结构
教材的体例结构主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设计,以下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栏目设计两个方面作概括介绍。
1.知识结构
教材用单元和课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单元及其标题基本与课程标准中本模块的专题保持一致,即每个专题为一个单元,名称和顺序基本不变。单元下的课则根据课时和具体内容重新作了整合。例如: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生产关系的变化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美洲物种的外传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第3課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2.栏目设计
选择性必修教材按照专题设立单元内容,单元下设课、目。每课以正文为主体,辅助一些功能性栏目,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单元导语。此栏目分为两段,第一段概述本单元涉及的主要历史内容,第二段提出本单元的学习要求,便于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内容线索、应掌握的必备知识和应形成的历史认识。例如: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在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大约1万年前,农业出现,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使人类有条件从事各种文化创造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农业各具特色,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古代文明。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的食物物种的交流,丰富了食物的种类,改善了人类生活,也改变了生态环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2)本课导入。置于每一课的课文标题之下,通过图片和导入语构成的历史情境,生动、简洁地导出本课内容。例如,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稻茎叶等遗物的照片,以及农业起源相关文字叙述,导入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3)学习聚焦。置于每目的标题旁,以精练的文字概括本目基本内容。如第1课第1目“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的学习聚焦为:“农业出现以后,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4)史料阅读。提供简要的文献材料,以其作为课文知识的补充或拓展,供学生阅读。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加深对正文的理解。例如:
史料阅读
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二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
——崔寔:《政论》
此则史料阅读出现在第2目“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中。教科书选取了东汉崔寔《政论》中一段关于牛耕的材料,同时配有东汉画像砖图片,两者互相印证,旨在展现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
(5)图表。提供各种插图和表格,与课文内容配合。
(6)历史纵横。此栏目为编者根据相关材料编写的简短历史叙述,从时间和空间等角度,扩展、补充正文内容。如教科书正文关于尼罗河写道:“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有利的条件,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历史纵横则对古埃及人如何利用尼罗河进行灌溉,使农业获得丰收作了补充说明。
(7)思考点。置于课文旁边,紧密结合正文提问,学生即时回答,以培养学生从课文中提取历史信息,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例如:
思考点
与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此思考点设置在第1课的第1目“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要求学生阅读课文,通过对比教材中关于农业出现前后人类生活的叙述,概括出答案。
(8)学思之窗。提供一段材料后提出问题,学生要读懂材料再回答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例如:
学思之窗
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恩格斯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
此“学思之窗”栏目,设置在第1课的第3目“生产关系的变化”,选取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关于氏族社会末期社会分化的材料,要求学生回答:“恩格斯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学生需要读懂材料描述的现象,然后运用教材中学过的相关知识做出判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9)探究与拓展。此栏目置于课后,含“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两个内容。“问题探究”结合每课内容而设,一般是提供一两则材料,设置思考题。“学习拓展”则是对本课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所设问题是在课文内容基础上的延伸,要求学生课外查找相关资料完成任务。例如:
问题探究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淮南子·修务训》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
——班固:《白虎通义》
上面两段材料对远古人类生活和农业起源的描述有何不同?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问题探究”提供两段古代不同文献中的材料,要求学生比较材料中对远古人类生活和农业起源的描述有何不同,并结合相关史实谈谈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通过此项任务,训练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学习拓展
汉朝在蔬菜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氾胜之书》《四民月令》总结了多种蔬菜栽培技术,《汉书·召信臣传》还有温室栽培的记载。
查找资料,了解汉朝栽培的蔬菜有哪些种类。
“学习拓展”先概述《氾胜之书》《四民月令》《汉书·召信臣传》等文献对蔬菜栽培的记载,然后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汉朝栽培的蔬菜有哪些种类。拓展历史知识,同时训练学生收集、鉴别历史资料,做出历史解释的能力。
(一)本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1.本单元教学立意
本单元围绕食物生产的出现、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展开,有四个要点:一是人类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的演变及意义;二是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三是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四是现代社會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①
本单元的教学立意在于:通过食物生产历史的学习,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认识到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动力。理解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关注食品安全。
2.本单元每课内容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的3课大体按照农业发展的时序,分古代、近代、现代3大部分组织内容,每课各有侧重。第1课重点是农业的出现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第2课重点是不同地区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发展的影响。第3课重点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及影响。这3课作为一个整体,展现食物生产在各个时代的变化与延续。
(二)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内容分析
1.本课教学立意与关键问题
本课教学通过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的变化,认识食物生产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影响;通过食物生产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的探讨,认识物质生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基于教学立意,将本课的关键问题设定为: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2.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为了说明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教材第一目先概述农业产生之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然后概述从采集渔猎到种植畜牧的历程,再叙述农业出现后人类社会的变化;第二目重点介绍亚洲、欧洲、非洲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农业文明的概况;第三目重点探讨了农业的出现对生产关系的影响,以加深学生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在教学中,此目内容可以整合到前面两目的历史叙述当中。
(三)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内容分析
1.本课教学立意与关键问题
农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推动,生产工具的进步、灌溉设施的完善、育种技术的提高、新的高产品种的引种等,都会推动农业发展。在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主要作用的因素不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历史产生巨大影响,本课从经济与生活的角度,选取食物物种交流的主题,展现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和其他地区食物物种交流的具体表现,多角度分析了食物物种交流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体现本课教学立意的关键问题是: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2.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新航路开辟前,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就有食物物种的交流。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食物物种传到亚非欧,对当地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亚非欧的物种也传到美洲,改变了美洲的面貌。本课第一目主要介绍美洲物种在欧洲、亚洲、非洲的传播,教材选取了美洲食物物种中对人类历史影响最大的玉米、马铃薯,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辣椒作为重点,概述它们在欧洲、亚洲的传播过程。第二目则选取对美洲影响最大的外来物种小麦、水稻,以及鸡、牛、羊等禽畜,概述了它们在美洲的传播。这两目通过典型案例,以点带面地呈现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第三目是在前两目基础上的总结、提升,重点论述了食物物种交流对世界经济、人口增长、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四)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内容分析
1.本课教学立意与关键问题
本课从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三个方面,说明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农业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理解现代科技对于农业所产生的双重作用。基于此,本课的关键问题设定为:在现代社会如何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从广义上讲包括粮食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数量与消除饥饿有关,质量与食品安全有关,用粮食安全可以涵盖课标中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两个方面的内容。
2.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本课第一目分析了食物生产现代化的内涵,选取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粮食作物、禽畜、鱼等,从食物生产日益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育种技术不断创新等方面叙述食物生产的现代化。第二目以粮食储备为重点,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重点选择低温制冷技术做了较详细的介绍。第三目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在食物供应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先概述,再重点介绍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①并结合课程内容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的4级水平。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水平4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①等级性考试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以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为考试内容,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②根据课程标准的上述规定,选择性必修课程对应的是学业质量水平4,其教学目标和探究问题的复杂程度,应该以学业质量水平4为主要依据来设计,同时要包含学业质量的前3个水平。
(一)单元目标和探究问题设计
2017年版课程标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构建课程内容,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③学科大概念大致与教材的单元主题对应,如“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生产工具与劳作”“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等等。每个单元主题相当于一个学科大概念,以单元主题为核心设计教学目标和探究问题,可以对每课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取舍,精简教材内容,突出重点,以确保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1.单元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中《经济与社会生活》模块的总体要求之一是:了解自古以来中外不同人群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教材第一单元“食物生产與社会生活”主要叙述人类食物生产活动的变迁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根据课标对该专题的具体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比较农业产生前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变化,分析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概述新航路开辟前世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探究新航路开辟后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产和生活,以及人类历史的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概述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探讨现代科技对食物生产和储备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关键问题的创设
根据本模块总体要求和“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专题的内容要求,创设的本单元关键问题为:食物生产方式的进步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需要划分历史阶段,分阶段描述食物生产方式进步的表现,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关键问题的分解
按照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将关键问题分解为以下几个探究问题。
探究问题1:农业产生之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如何?
探究问题2:农业产生之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探究问题3: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探究问题4:现代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对人类社会有何意义?
探究问题5:如何看待现代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
探究问题与单元目标的对应关系如表2。
(二)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解决新情境下的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力不能靠知识的灌输形成,只能在综合运用历史知识、探究历史的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发展。”④因此,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需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但是,学生的探究必须以一定的背景知识为前提,教师对相关知识的铺垫和学习方法指导活动必不可少。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可以围绕分解后的探究问题,从材料的选择与呈现、教师活动内容和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活动任务等方面设计。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材料,适当补充教科书以外的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讲述、讲解展现某个探究主题的历史时空背景和概貌。在每个主题的时空背景下,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安排学生的探究活动。
探究问题1:农业产生之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如何?
教师活动:出示人类起源地区分布图,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地区分布。以中国为例,提供相关材料。
学生活动:分析鉴别中国境内人类起源相关材料,在此基础上运用材料复原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探究问题2:农业产生之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师活动:1.出示农业起源地区分布图,概述农业的起源和地区分布;2.概述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3.提供有代表性的材料,要求学生从中分析农业产生以后生产关系的变化;4.提供有代表性的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探究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活。
学生活动:1.根据材料分析农业出现后生产关系的变化;2.根据材料探究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状况。
探究问题总结:1.教师出示人类进化时间轴,比较农业出现前后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2.学生结合已有探究成果,概括总结农业产生之后人类的生产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说明农业出现的历史意义。
学习指导:教师提示学生归纳总结的维度,从生产工具、生产组织形式、社会结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分析概括。
探究问题3: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对人類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教师活动:1.复习总结古代世界各主要文明地区的农业生产;2.概述新航路开辟前各地的食物物种交流情况;3.概述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学生活动:1.分组探究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入中国的情况,以及对中国粮食生产、民众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2.展示研究成果;3.在此基础上探讨物种交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探究问题4:现代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对人类社会有何意义?
教师活动:介绍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概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
学生活动:学生课前分组收集整理材料,探究食物生产和加工储存的某项技术,课堂展示研究成果。
教师活动:提供相关材料,指导学生分析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国采取的措施和对世界粮食安全的贡献。
探究问题5:如何看待现代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
师生活动:提供食品安全事件相关报道,学生结合所学发表看法。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现代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
教师活动:出示单元探究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本单元内容回答。
单元探究问题:食物生产方式的进步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方法指导:划分历史阶段,分阶段描述食物生产方式进步的表现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单元教学开始前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同步完成。“对设计有效性的评价是针对目标的达成来进行的”,①为了准确判断目标的达成,需要把教学目标分解成更为具体的评价目标,根据评价目标选择和开发评价工具,实施教学评价。
1.评价目标的确定
参照学业质量标准水平3和水平4,以及教材内容,将单元教学目标细化为评价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1:比较农业产生前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变化,分析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评价目标
1.1根据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等地的远古人类考古发现,推测当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1.2根据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文明古国的材料,比较这些文明与远古人类社会的差别。
1.3分析这些古代文明出现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评价目标设计意图:教学中已经以中国为例探究了远古人类生活,以及农业出现对人类历史的意义,评价需要变换内容,以考查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情境下类似历史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2:概述新航路开辟前世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探究新航路开辟后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产和生活、人类历史的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评价目标
2.1制作新航路开辟前世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情况示意图。
2.2自拟题目写一篇论文,阐述外来物种的引进对中国的影响。
評价目标设计意图:教学中已经用言语等形式概述了新航路开辟前世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评价中要求学生变换一种形式呈现同样内容,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中学生已经选择了一种新物种,探究了其传入中国后的影响。评价中要求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以论文形式展现研究成果,考查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单元教学目标3:概述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探讨现代科技对食物生产和储备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评价目标
3.1制作现代农业发展历程年表并划分阶段,概括每个阶段的特征。
3.2梳理某一现代食物生产或储备技术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在消除饥饿或食品安全方面的影响。
3.3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论述农业的重要地位。
评价目标设计意图:教学中教师已经概述了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评价中要求学生用年表的形式展现这一历程,划分历史阶段,概括阶段特征,考查学生对历史时空观念的理解与运用。教学中学生已经探究了食物生产和加工储存的某项技术,并在课堂展示研究成果,评价中要求学生对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化,梳理该技术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影响,考查学生在时空背景下建构历史、解释历史的能力。在完成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后,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论述农业的重要地位,综合考查学生的五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本单元所学知识。
2.评价的实施策略
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将评价贯穿于历史学习的整个过程”。①“要使评测与教学完全整合,评测计划应在备课过程中制订”。②因此,需要把教学评价纳入单元教学设计中,制定单元教学目标、评价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开发评价工具等工作要同步进行。评价工具可以论述题或学生作品等非选择题为主,以便对高层次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达成度进行判断。
这样,在单元教学中就可以将评价工具穿插在问题探究各个环节,及时对学生表现做出评价。单元教学后,再利用单元测试题、问卷、论文等多种形式对本单元学习成就做出系统的评价,综合各种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简介】郑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普通高中统编版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选择性必修教材《经济与社会生活》主要编写者之一。
【责任编辑:王雅贞】